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项目异军突起,工程建设领域内3D打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技术的进步使得3D打印技术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缩短工期,给工程施工带来极大的便利。本文首先介绍3D打印技术,对水运工程中使用3D打印技术进行相应的设想,通过分析该技术在水运工程中的施工优势,针对施工结构,对3D打印技术在水运工程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展望3D技术在水运工程施工中的未来,推动该技术在水运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项目西船闸工程建设过程中,针对其空间结构复杂、异形结构多、建设工期短、安装精度和管理协调要求高的特点,采用3D打印技术研制船闸实体比例模型,并深入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为同类工程应用3D打印技术进一步提升建设水平提供了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为使3D打印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中有更广泛的应用,以苏申外港线(江苏段航道二级护岸为研究对象,分析3D打印技术原理,并将3D打印技术形成的二级护岸结构与传统护岸结构进行对比。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苏申外港线(江苏段)航道采用3D打印技术形成的二级护岸结构整体性较好、线形流畅,尤其是圆弧段的线形更加美观,结合顶部绿化,景观效果显著。3D打印技术在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中的成功应用,顺应了绿色航运的理念,进一步凸显绿色、环保、生态航道工程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水运工程建设中,BIM技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与价值。在BIM技术的支持下,水运工程勘察设计的整体效果得到有效改善,工程建设效率与质量也得到保障。当然,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中对BIM技术的运用依然存在一些缺陷,需要我们对此展开深入研究。鉴于此,本文以水运工程勘察设计为例,对BIM技术在其中各个环节的应用进行阐述与分析,希望能够从理论层面上支持我国BIM技术在水运工程建设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案例分析3D打印技术在国内外船舶工业尤其是深潜设备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动态,总结深潜设备发展3D打印技术的重大意义,指出现阶段3D打印技术存在的瓶颈,最后提出推进3D打印技术扎根深潜制造领域进程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BIM技术,解决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项目西船闸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探讨水运工程船闸建设不同阶段BIM技术的具体应用点:三维数字模型的建立、可拆卸式3D打印实体模型、复杂异性多曲面输水系统施工模板设计安装技术及预埋件、预留孔洞验收管理系统(PPIM系统)等.  相似文献   

7.
将BIM技术应用于水运工程行业,可以大大提高工程集成化程度,这是适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我们水运工程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BIM是数字化技术与智能化管理的融合,是对水运工程建设领域工业化发展的一次重大促进和提升。  相似文献   

8.
水运工程是我国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领域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水运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先进的检测手段来指导水运工程高质量实施。当前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现状与交通工程建设倡导的优质耐久、安全高效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诸多不足,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试验检测对工程质量控制作用的充分发挥,不利于水运工程质量控制水平的提升。本文就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水运工程建设时,招投标机制的引入使得工程双方可以开展双向选择,使得水运工程建设能够顺利、高效开展,用优质的建设方案、合理的造价来保障水运建设质量,发挥水运项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招投标在水运建设中的作用,有利于指导水运工程的项目实施,提升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运工程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效率低下、精度不高、模型难以在工程设计阶段得到有效应用的弊端,结合地质插值计算方法,通过Civil 3D二次开发实现地质层面模型和三维地质模型的快速创建技术,并实现三维地质模型的任意剖切、地质剖面图的生成以及地质模型在桩承载力计算中的应用等。工程实践证明,该技术方法切实可行,可为类似的水运工程BIM技术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贺良  李浩 《港工技术》2023,(3):114-116
价值工程是以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和有效利用资源为目的,通过有组织的创造性工作,寻求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的一种管理技术。价值工程是一种新兴的管理工具,在水运工程中的使用较少,目前在水运工程中依旧没有形成成熟的管理方法。本文通过建立价值工程水运分析模型,并对实际工程案例进行价值工程多方案比选分析,对水运工程建设各个阶段进行功能分析,建立具体的评价体系和评分规则,分析价值工程对工程各个阶段的指导意义,从而将价值工程理论合理地运用到水运工程中。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海上后勤保障及远洋供应链负担,分析3D打印技术装船进行再制造与实时维修以减少携带备品备件的可行性。对3D打印在增材制造领域的优势、国内外3D打印装船的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瓶颈问题等进行分析,提出以现有3D打印技术在船舶上进行再制造和实时维修的7个可能应用场景,可为3D打印技术装船应用提供指引,以推动船舶向现代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正3D打印技术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被认为是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契机。3D打印技术将以其革命性的"制造灵活性"和"大幅节省原材料"在制造业掀起一场革命。随着"智能制造"和"工业4.0"概念的提出,3D打印技术在船舶制造领域的应用成为热议话题已久。随着近日LR(英国劳氏船级社)对于增材制造形式认可指南的推出,3D打印技术再次成为行业内讨论的热点。主流的3D打印技术  相似文献   

14.
当下BIM技术在工程领域发展迅速,为水运工程建设领域的变革带来了一次全新机会。针对目前水运工程BIM应用实例较少、设计施工一体化应用程度较低等问题,文中对高桩码头设计施工一体化BIM技术应用进行了探索和总结。通过多专业集成应用、各参与方协同应用、跨阶段的综合应用,以及针对性的平台开发和工具开发,实现了高桩码头建造各专业的协同、信息模型的可视化和优化,为水运工程管理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在交通水运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是深化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之一,是防止“豆腐渣工程”出现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水运工程监理实际情况分析,从管理角度对测量监理工作如何保证工程质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超 《珠江水运》2024,(7):32-34
水运工程是能够为水陆运输提供必要条件的重要工程项目。基于新时期促进水运项目建设发展的目标要求,本文以水运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从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角度,在结合以往水运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能够优化提升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效果的优化方法,旨在为推动水运工程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水运工程测量技术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裴文斌  牛桂芝 《水道港口》2007,28(4):292-296
依据《水运工程测量规范》以及现实水运工程测量服务内容首次对水运工程测量进行了详细分类,该分类涵盖了水运工程测量所能提供服务的全部内容,并根据此分类对水运工程测量现阶段的理论发展和应用技术手段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同其他领域中的测绘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综合评价了水运工程测量在现代测绘领域中发展的技术水平和地位。根据目前水运工程测量的实际服务能力指出了水运工程测量行业存在的问题,并就测绘理论和技术手段的发展,针对水运工程测量的特点和今后水运工程发展的实际要求,对水运工程测量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李银发  王刚 《水运工程》2021,(8):157-162
针对水运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应用存在信息细度人工检查工作量大、效率低、容易出错等问题,依据《水运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及《水运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应用标准》,研究模型信息细度自动化检查技术,采用Revit API、Civil 3D API 技术,开发模型信息细度合规性检查软件,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和软件能准确、快速完成水运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信息细度的合规性检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可推广应用至其他水运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19.
目前水运工程建设高峰期已过,单纯从事水运工程监理业务将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应立足水运监理,拓展相关领域,做强工程管理,为员工创建发展平台,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为行业贡献管理智慧,同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升工程服务水平,打造独具特色的工程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20.
《水道港口》2015,(2):88
<正>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下称"天科院")是交通运输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从事交通运输行业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技术研究和重大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承担海岸河口、内河航道、通航枢纽、水工结构、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利用、水运工程仿真与信息化、岩土工程、勘察测绘等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工作。天科院在交通运输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