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绿色港口、生态港口等新型港口建设理念的提出,提升了港口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水平。目前,我国沿海和内河港口平均绿化率分别达到5.4%和2.6%,但内河港口的平均绿化率还不到沿海港口的一半。无论是新建生态港口还是已建的港口,必然对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扰动,为了避免和减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在内河港口建设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同时,选取适当的生态修复技术,以维持内河港口建设区的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绿色港口建设中产生的水体环境污染问题,概述港口水体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分别介绍生物修复、化学修复以及物理修复等3种修复技术,并分析各种修复技术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以期对恢复港口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港口施工可能会导致陆地、潮间带及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文章对潜在的渔业资源和底栖生物损失的定量计算,对于评估港口施工的生态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应采取妥善安排施工时间、合理选址施工场地、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注重绿化保护与建设、落实好水土保持工作、积极实施生态补偿与修复、持续开展跟踪监测等措施,可使施工期生态影响大大缓解。  相似文献   

4.
上海港口岸线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军 《中国港口》2005,(10):34-36
一、上海港口岸线资源的基本状况港口岸线资源,它是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和国土资源,是陆地部分及其水域部分的自然综合体,在利用上具有特殊的目的性、重要性和综合性;其主要直接或者间接用于或者规划用于港口码头或者相关设施建设。港口岸线资源具有陆域和水域一体性的特征,其价  相似文献   

5.
水利工程建设属于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内容,关乎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但是,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往往会对河流水域及其周边的还说呢国泰环境造成破坏,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没有充分重视生态治理。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提出了生态河道治理模式,把河道生态发展作为水利河道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对城镇河道生态治理模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探讨了关键处理技术,希望对改善河道环境,促进河道健康循环有所帮助,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遥感图像中港口水域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港口水域自动检测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熵的感兴趣区域自动提取算法.将水域和陆地背景分离,并对分割后的二值图像进行标记,最后提取出水域.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先进港口建设现状,讨论了国外生态港口建设实践对我国生态港口建设的借鉴作用。结合当前我国港口环境保护的要求,分析了上海港、天津港、大连港、深圳港等在建设生态港口方面的工作进展,讨论了当前我国在生态港口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挑战。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出了我国建设生态港口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8.
生态港口,是指既能满足环境要求又能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港口。讨论了生态港口的内涵,分析总结了国际先进港口的生态保护措施及生态港口建设经验。对我国生态港口现状进行分析。从港口发展模式的改变、生态港口的规划与建设、港口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探讨了生态港口的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港口的建设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本文将港口建设产生的用地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化计算研究。本文通过运用RS技术,建立了港口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模型并计算2000年和2013年大窑湾港口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用地服务价值及产生的变化。结果表明,2000年至2013年间,由于港口开发与扩建,建设用地面积大量增加,生态用地大幅度减少,其中草地和水域分别减少了56.25%和44.69%,从而导致该区域内生态服务价值的大量减少,总价值减少了约2.49亿元。本研究将港口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定量化,可以为港口建设者在规划设计工作中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贸易货运量日益增长的背景下,为控制货物运输经济成本,港口水域船舶运输率持续提升,为船舶进出港口提供安全、高效的航行通道,也成为海航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文章以港口水域航道规划设计为中心,阐述了港口水域航道规划设计理论,剖析了港口水域航道规划设计方法,并对港口水域航道规划设计进行了评价分析,以期为港口水域航道规划设计提供合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港口建设是影响港口城市景观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应用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出港口城市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大连市大窑湾区域为例,对1990—2015年期间2.5~10 km不同缓冲区的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进行景观格局指数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影响模式分析和缓冲区分析,并提出水域监管、生态廊道建设、物种保护的措施建议。揭示了港口时空演化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对港口生态、港城互动、生态廊道建设等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船舶在航期间对环境产生的危害日益受到国际世界的关注,而对于在靠港停泊期间产生的污染却少人问津。港口作为船舶活动的终点,是船舶和陆地之间连接的重要纽带,应加强对其污染控制,进行污染风险评估,将港口建设成为"绿色港口"。  相似文献   

13.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3,(6):532-532
<正>辽宁省政府2013年10月2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辽宁海岸带保护和利用规划》正式实施。该规划将海岸带划分为重点保护和重点建设两类功能区。重点保护区主要是强化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发展特色农果业、渔业和旅游业;重点建设区主要是推进产业发展、城镇和港口建设,引导人口和产业向海集聚。到2020年,规划陆域重点保护区面积不低于12 396 km2,占陆域规划总面积86%,重点建设区面积控制在2 074 km2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将港口生产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转换成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四种生态生产性用地,利用生物资源生态足迹、能源生态足迹、建筑生态足迹构建港口生态总足迹模型;同时,基于港口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构建港口生态承载力模型。最后,以北方某港区为例计算其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算例计算结果表明:2012年该港区生态承载力指数为5.8,出现生态赤字,港区处于生态不可持续状态。该港区化石能源生态足迹占港区总生态足迹的95.3%,是该港区生态足迹的主要来源。该港区生态承载力全部来源于港区水域,港区拥有的水域面积有效提高了自身承载力,使港区生态承载力指数低于港区所在城市的生态承载力指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某港口码头工程实例为研究背景,在分析该港口码头工程相关内容的同时,对港口码头工程结构设计的重点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在阐述结构设计要点的基础上,就港口码头工程技术要点进行讨论,目的在于提升港口码头工程的建设质量,促进码头工程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信息与资料     
港口规划港口规划包括港口布局规划和港口总体规划。港口布局规划,是指港口的分布规划,包括全国港口布局规划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港口布局规划。港口总体规划,是指一个港口在一定时期的具体规划,包括港口的水域和陆域范围、港区划分、吞吐量和到港船型、港口的性质和功能、水域和陆域的使用、港口设施建设岸线使用、建设用地配置以及分期建设序列等内容。港口总体规划应当符合港口布局规划。(摘自《港口法》)我国外轮理货体制改革的重大进展——中联理货有限公司成立2001年国务院91号文件作出了成立第二家理货公司的决定,目的是为了逐步放…  相似文献   

17.
以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10#、11#煤炭码头工程对海洋生态影响为研究目标,对施工前期、施工期和运营期的海洋生态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港口工程施工期建设会对海洋生物及其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运营期其影响有所缓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展环境监理、海洋生态跟踪监测以及海洋生态修复等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环境风险分析在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了适合于港口总体规划特点的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与模式,并通过在营口港总体规划环境风险分析中的应用,讨论了港口规划环境风险分析应注意的问题,认为港口总体规划的环境风险分析的重点在于最大可信事故的风险影响程度、范围与周边其它功能区及相邻敏感点的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9.
内河航运正面临起步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的新阶段,长江港口整体生态水平不高,环境治理能力较低,构建人—港口—环境和谐相处的长江生态港口系统势在必行。本文分析当前长江港口发展现状,结合国内外建设经验,运用D-S评价模型构建长江生态港口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确定优化,随后对典型港口生态水平进行评价,提出下一步港口发展与环境和谐统一的有效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港口水域通航安全评价是港口建设的规定程序之一,针对当前港口水域通航安全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应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与复相关系数赋权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在分析港口水域通航安全评价指标因子的基础上,对分组后的各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赋权和复相关赋权,建立港口水域通航安全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评价各港口水域的通航安全性。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评价指标过多和评价指标权重难确定等问题,而且能避免传统因子分析法存在的不足,较客观地反映各因素对港口水域评价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