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978年,当春风吹遍大地,水路运输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1979年10月,在交通部的高度重视下,《中国水运》杂志应运而生,承担起了全面反映全国内河运输的情况,为繁荣科学技术、发展内河运输事业服务的重任。在这40年奔腾不息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水运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同呼吸共命运,有多少艰辛的探索、伟大的创造,有多少可歌可泣、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中国水运》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978年,当春风吹遍大地,水路运输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1979年10月,在交通部的高度重视下,《中国水运》杂志应运而生,承担起了全面反映全国内河运输的情况,为繁荣科学技术、发展内河运输事业服务的重任。在这40年奔腾不息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水运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同呼吸共命运,有多少艰辛的探索、伟大的创造,有多少可歌可泣、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中国水运》  相似文献   

3.
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978年,当春风吹遍大地,水路运输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1979年10月,在交通部的高度重视下,《中国水运》杂志应运而生,承担起了全面反映全国内河运输的情况,为繁荣科学技术、发展内河运输事业服务的重任。在这40年奔腾不息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水运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同呼吸共命运,有多少艰辛的探索、伟大的创造,有多少可歌可泣、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中国水运》见证着行业的昨天、今天、明天。或许您亲历了中国水运事业的发展过程,或许您见证了  相似文献   

4.
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978年,当春风吹遍大地,水路运输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1979年10月,在交通部的高度重视下,《中国水运》杂志应运而生,承担起了全面反映全国内河运输的情况,为繁荣科学技术、发展内河运输事业服务的重任。在这40年奔腾不息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水运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同呼吸共命运,有多少艰辛的探索、伟大的创造,有多少可歌可泣、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中国水运》见证着行业的昨天、今天、明天。或许您亲历了中国水运事业的发展过程,或许您见证了  相似文献   

5.
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978年,当春风吹遍大地,水路运输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1979年10月,在交通部的高度重视下,《中国水运》杂志应运而生,承担起了全面反映全国内河运输的情况,为繁荣科学技术、发展内河运输事业服务的重任。在这40年奔腾不息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水运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同呼吸共命运,有多少艰辛的探索、伟大的创造,有多少可歌可泣、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中国水运》见证着行业的昨天、今天、明天。或许您亲历了中国水运事业的发展过程,或许您见证了  相似文献   

6.
我国内河水运市场经过几年时间的快速增长,如今已迈入平稳增长阶段。水运企业作为内河水运市场的主体,在内河运输的发展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内河水运企业经营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如果一概而论,有失公平。从这一角度出发,应建立公正的分级管理制度,对企业实施差异化管理,提高中国水运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内河运输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水运市场政策的逐渐放宽,珠江水系内河水运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内河运输船舶朝着大型化、专业化转变,力求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竞争力。而在过去曾经起主要作用的小型内河运输船舶,因为载货量小、船舶老旧,以及燃油价格及工人工资上涨等因素,逐渐失去竞争力,面临着退出水运市场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内河运输发展迅速,水运基础条件不断改善,货物运输需求不断提升,内河水运优势愈发明显。通过梳理浙江省的内河运输发展现状,分析总结了影响内河运价的4点因素:市场供需情况、航道通行能力、内河运输成本和跨行业竞争水平,并对浙江省内河运输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运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水运行业进入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已是海运大国、港口大国,也是内河运输大国,正在向航运强国、港口强国迈进,水路交通现代化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内河水运行业的内、外部情况和行业管理方面,将中国内河运输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内河运输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找出之间的差距来提高我国内河航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集装箱化》2013,24(9):17-20
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2号)后,交通运输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时出台实施意见和相关政策措施,并将内河水运作为重点任务纳入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过去2年来,我国内河水运建设投入已超过"十一五"时期总和,国家高等级航道和主要港口建设明显加快,内河水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但仍然存在着基础设施能力不足、港航企业组织化程度低、内河运输服务  相似文献   

12.
, 《集装箱化》2013,24(9)
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2号)后,交通运输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时出台实施意见和相关政策措施,并将内河水运作为重点任务纳入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过去2年来,我国内河水运建设投入已超过"十一五"时期总和,国家高等级航道和主要港口建设明显加快,内河水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但仍然存在着基础设施能力不足、港航企业组织化程度低、内河运输服务水平不高、安全监管压力大等问题.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交通运输部研究制定《加快推进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行动方案(2013-2020年)》.  相似文献   

13.
<正>推进船型标准化是交通部"十一·五"期间水运实施的六大工程之一,根据《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发展纲要》所制定的目标,到2010年,在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及其它主要水域基本实现船型标准化,到2020年在全国内河运输  相似文献   

14.
<正>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港口和内河航运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交通运输部召开的全国水运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兴内河、优港口、强海运"的总体思路,要兴内河,就是说我国的内河运输、内河港口发展还很不够,还需努力促进,加快发展。当前,我国面临着外贸增速减缓,内需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沿海加工产业向内陆  相似文献   

15.
正1978年,改革开放犹如一声春雷,为我国的交通水运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在40年奔腾不息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广大交通水运干部职工开拓创新、拼搏进取,谱写了一曲劈山开路、迎风破浪的壮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8月10日,坐落于深圳市的蛇口改革开放博物馆经过升级改造后,正式更名为"中国改革开放蛇口博物馆"并面向公众重新开放,它是全国首家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历史博物馆。回首40年,必述蛇口。  相似文献   

16.
正1978年12月,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启,历史悠久的珠江航运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这40年间,奔流不息、波澜壮阔的珠江水运,实现了大投入、大发展、大跨越——1986年,珠江航务管理局成立,珠江航运行政管理、行业管理和水运市场有了统一的行政管理机构。2014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进珠江水运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7.
河南承东启西,贯通南北,具有发展内河运输的有利条件,历史上曾是一个水运较发达的省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内河航运获得了新的发展,兴建了一批港口、船闸等航运设施,但由于通往华东地区的水运主通道因闸坝碍航还未打通,河南省大部分货运船舶在长江及京杭运河从事省际运输,截止2002年底已达3 520艘,82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运》2012,(7):61
《中国水运》杂志创刊于1979年,是交通运输部主管、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水运行业综合性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入选全国期刊方阵。杂志以水运和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决策层、管理层、科技人员为读者对象,辟有《行业视点》、《新安全》、《港航管理》、《科技创新》、《船舶市场》、《开发建设》等特色专栏。是了解我国水运发展形势和国际航运信息的重要窗口;水运从业者的必读刊物和相关业界人士的参考文献。创刊30多年来,各界朋友和读者给了《中国水运》巨大的关心和支持,对  相似文献   

19.
7月27日,“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水路交通发展”新闻发布会在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召开。交通运输部水运司司长宋德星在会上介绍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水路交通发展成就,他指出,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水运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制定实施水路交通长远发展规划,颁布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水运发展的法规、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水运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水路运输生产增长迅猛和水运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江苏内河运输船舶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仲 《江苏船舶》2003,20(6):9-11,15
江苏发展内河运输的条件得天独厚 ,内河运输在江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江苏内河运输船舶应与航道建设协调发展 ,实行挂桨机“落舱”改造和运力结构调整 ,大力推广标准船型的应用 ,以充分发挥内河水运优势 ,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