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概述由于GSM-R承载着CTCS-3级列控业务,是高速铁路运营的神经中枢,保证GSM-R网络可靠运行、列控业务的有效传递成为GSM-R网络运营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列控业务,每次无线连接超时都会对列车运营造成影响.如何快速对无线连接超时进行分析,快速定位故障是工作中面临的首要困难.3个接口监测设备的设立使分析故障有了较好的手段和依据,但传统监测设备3个接口分别设立,监测内容仅按时间顺序罗列,缺少3个接口的关联性,且只能人工分检后再详细分析,对无线连接超时分析造成很多不便.为此,结合高速铁路GSM-R运营工作实际,总结出一系列规律,创新性地提出智能分析概念,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合作对接口监测设备进行改进,使现有接口监测设备具备综合分析、自动分析判断、自动生成报表等功能,极大提高了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2.
CTCS-3级列控系统是动车组列车的主要行车设备,GSM-R(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为CTCS-3级列控系统进行车-地数据交互提供重要网络通道。以郑西高铁发生的1次CTCS-3级无线连接超时故障为例,分析了GSM-R基站电路传输误码对CTCS-3级列控系统数据传输的影响,并针对基站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主要阐述目前国内无线连接超时的现状,重点探讨CTCS-3级列控系统常见无线连接超时的原因分析,对无线连接超时故障进行定义和阐释。结合目前管内高铁的实际情况,以地面设备RBC侧导致无线连接超时的故障为例,对常见无线连接超时原因及处置流程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分析方法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无线连接超时"是CTCS-3级列车控制系统中占比较大的故障现象,也是影响高速动车组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以CTCS-3级列控系统无线通信工作原理为切入点,梳理无线连接超时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典型无线连接超时故障案例,对几种无线连接超时故障常见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及建议,在预防无线连接超时故障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沪宁高速铁路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中的网络主轴之一,其设计速度为300 km/h,采用目前我国最先进的CTCS-3级列控系统(简称C3),C3列控数据利用GSM-R网络的无线通道进行车-地间的双向传输.为保证列车能在C3级别高速稳定地运行,并且当出现无线通信超时故障造成降级运行时,能快速地对故障进行分析和定位,因此对GSM-R网络各接口进行监测十分必要.接口监测系统是快速有效地进行无线通信超时故障分析和故障定位的监测分析工具,该系统首先采集GSM-R系统和C3间接口(lgsm-r,PRI)的数据及GSM-R网络内各接口的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解析存库,综合分析子系统再对各接口存储的数据进行统计汇总,生成无线通信超时故障分析所需的各种报表.  相似文献   

6.
无线连接超时是影响CTCS-3列控系统安全平稳工作的重要问题,CTCS-3通信接口监测系统是维护铁路移动通信系统GSM-R网络安全工作与稳定性的最主要措施。简要研究CTCS-3无线通信超时的问题,根据日常接口监测系统对无线通信超时问题进行数据分析,总结无线网络超时的原因过程。  相似文献   

7.
李涛 《铁道通信信号》2014,(5):66-67,70
客运专线的动车组需要实时与地面设备通信,但300T型动车组发生过多起无线连接超时故障,主要是由于地面网络通信信号不畅造成的.为此,根据故障分析及处理经验,总结车载设备无线连接超时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析CTCS-3级列控系统无线连接超时的故障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提出预防故障发生和减小故障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CTCS-3级列控系统基于GSM-R(铁路数字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实现车地信息双向传输,RBC(无线闭塞中心)生成行车许可,轨道电路实现列车占用及完整性检查,应答器实现列车定位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车地间的数据传输通过GSM-R网络实现,对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准确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采用CRC(循环冗余校验)的方法保证通信质量,从现场运用情况来看,该种校验机制多次发生漏检,导致无线连接超时问题的发生,文章通过分析漏检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既有GSM-R接口监测系统仅对GSM-R网络的电路域数据进行监测,但新型列控系统使用GPRS分组域承载列控信息,因此既有的GSM-R网监测系统不能满足新增的业务需求。在新型列控系统无线通信超时分析过程中存在监测接口不全、数据可读性差、干扰数据多、数据分析困难、没有可视化呈现等问题。为此,本文研制了可适用于新型列控系统的GSM-R网络综合监测系统。该系统增加了分组域接口监测数据的接入,利用数据融合技术解决了数据不全问题;通过数据解析技术,解决了数据可读性差问题;基于数据处理中台技术剔除了干扰数据;利用自动故障分析技术,降低了用户分析数据的难度;对故障数据进行多维度的统计,并利用数据驾驶舱技术,解决了可视化呈现的问题。GSM-R网络综合监测系统的应用能够监测GSM-R网络状态,降低无线通信超时故障分析难度,提高运营维护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新建时速350 km及以上高速铁路都采用以GSM-R网络(简称G网)为数据承载通道的CTCS-3控车方式(简称C3).G网在高速铁路中运用需要克服移动台高速移动、地形环境复杂、满足高QoS标准等诸多难题.C3对G网质量要求非常高,当车载电台与无线闭塞中心(RBC)通信异常时,将直接导致C3无线连接超时,造成列车制动或列控降级等后果.  相似文献   

12.
以某次无线连接超时故障为例,分析C3业务的跨局切换方式,研究跨局电路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列车的影响,提出分析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武广客运专线开通以来,发生在CTCS3-300T列控车载设备侧的主要无线连接超时故障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故障,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郑徐高铁开通初期出现的徐州东线路所RBC交接区附近和上海局与郑州局局界附近C3无线超时问题,结合郑徐高铁GSM-R无线覆盖方案、MSC与RBC管辖范围、车载电台记录和网络设备故障代码等,详细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鉴于问题隐蔽,且涉及通信、信号两系统,在工程建设、联调联试和试运行阶段均未被发现,总结提出工程设计、数据制作、联调联试和试运行方面的建议,供后续高速铁路GSM-R网络设计、调试及故障分析等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围绕GSM-R综合网络管理系统中的故障管理展开研究,首先介绍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概念和体系结构,然后从功能和体系结构两方面入手,提出GSM-R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结构模型.通过深入分析GSM-R通信系统在故障管理的功能需求,给出告警信息处理流程和告警功能模块的具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前,青藏线GSM-R网络性能指标体系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因基于网络的ITCS列控系统的运用,对网络的服务质量、优化工作等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切换超时造成通信中断案例的分析,以设备硬件更新改造的方法解决切换超时并不可行,提出通过修改CMU两次呼叫时间间隔并配合修改T3103定时器参数的软件修改方法,来满足ITCS系统车-地间数据传输中断的最大时间间隔要求,进一步减少ITCS通信超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速铁路采用CTCS-3级列车控制技术(简称C3),极大地提高了铁路运输能力.C3技术在保证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的同时,存在最为突出的是无线超时问题.1 C3无线超时概述C3无线超时是指车载设备与RBC通信过程中,由于GSM-R网络、车载ATP或无线闭塞中心(RBC)等原因,引起车载与RBC通信异常中断,RBC无法对列车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仅能凭借经验判断GSM-R网络数据域业务故障,缺乏有效维护工具的现状,济南铁路局研制开发了铁路GSM-R Gb接口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在线监测分析Gb、Gn、Gi接口数据,及多接口数据关联分析,实现了故障分析、预防、定位等功能,对数据域业务的故障维护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持手段,提升了GSM-R网络维护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GSM-R系统弱场覆盖现状、存在的技术难题,以及数字直放站工作原理及技术优势,总结出GSM-R系统弱场覆盖采用数字直放站的覆盖距离和组网方式,解决模拟直放站多径干扰和底噪抬升的问题,减少网络超时,提高GSM-R通信质量,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20.
以京广高速铁路(简称高铁)郑武段开通前单基站故障导致的无线超时故障高发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切入点,通过对管内基站逐个单基站故障模拟试验的方法,对既有高铁区段在GSM-R网络覆盖方式为冗余覆盖情况时的测试方法进行了补充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