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综合运输》2011,(6):92-92
国家民航局李家祥局长中国民航发展论坛上的发言时表示,中国和世界民航强国相比,在国际竞争方面还欠缺。增强民航国际竞争力,应从三方面做起。首先,优化中国航空公司的总体结构,形成枢纽网络。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主席在最近谈到经济体制改革时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这对刚刚被国务院通过的民航体制改革计划无疑起到了方向性的推动作用,使民航改革思路更加清晰。在这次被公众认为具有彻底性的改革中,中国民航将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比较合理地配置各种资源,促进中国航空运输市场的良性生长,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造就数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民航改革向市场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一、民航为什么要改革?中国民…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航未来的发展将面临着航空自由化等严峻的挑战,提升民航运输产业竞争力是应对挑战的必由之路。本文给出了提升我国民航运输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综合运输》2010,(8):90-90
近两三年,国内上百家第三方平台迅速崛起并获得市场认可,每天通过平台成交机票金额达两三亿元,占中国民航机票交易总量的40%~50%。既然机票销售的电子商务模式已是大势所趋,未来中国机票销售也需顺应趋势,实现合作共赢。对于第三方平台存在的违规成分,在现行制度框架下,可以通过加强监管,使销售代理企业合法经营。  相似文献   

5.
筱林 《综合运输》2006,(12):29-32
“十一五”时期以至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民航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民航已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跨越的奋斗目标。“十一五”期间,中国民航要在安全保障有力、结构趋于优化和服务较大改进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贷邮运输量均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通用航空年均增长10%以上,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在“十一五”开局之年中,中国民航业面临油价攀升、市场竞争加剧等复杂的发展环境。时值岁末,本文将通过分析2006年民航发展若干关键词,来回顾本年度中国民航发展近况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输》2006,(8):177-177
民航总局副局长杨国庆在“2006民航机场科技研讨会”上表示,中国民航主要设施设备长期依赖国外进口,加强机场科技自主创新和设施国产化,减少对外依赖,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综合运输》2010,(11):90-91
随着航空消费大众化、低空领域的开放及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中国的航空需求将不断增长,未来5年,将是中国民航发展的黄金期。国外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对需求旺盛的中国市场早就翘首以盼,人口庞大的中国市场对低廉机票的需求已经引起国际资本的高度关注。相对于欧美廉价航空市场趋于饱和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综合运输》2007,(11):92-92
东航集团总裁李丰华:航空企业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国际竞争力,而不是仅仅追求规模上的大。一个“超级承运人”的概念并不意味着能够形成强大的竞争力。目前,东航的规模并不亚干一些国际知名航空公司,但是竞争排名却在他们之后,这说明企业大不一定强,要做到精,要做到强,就必须走精品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同时,要提升国际竞争力靠的是市场,因此,中国这样的大国不能只有一个航空公司,打一个超级承运人的招牌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中国航空业的改革才刚刚开始,更应引入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9.
运行控制系统用于规范航空公司运行管理、控制风险、提高运行效率,对于民航运输的安全管理、服务提升和成本管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民航在基于大数据、智能化、场景化的航班全生命周期运行管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在分析整理中国民航运行控制系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代运行控制系统的建设思路及部分方案,为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系统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综合运输》2011,(2):89-89
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副局长吕小平分析,我国与民航强国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科研投入不能满足需要。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每年的科研经费有3000万美元;而中国民航的科技研发投入相对较低,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二是设备制造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11.
《综合运输》2011,(11):90-90
随着市场增长趋缓以及各种经济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世界民航业的复苏之路依然漫长。与未来国际民航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相比,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给中国民航以及航空维修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  相似文献   

12.
数字     
燕农 《综合运输》2014,(10):91-91
<正>5%公路罚款占物流企业运输总成本的5%8%。49%中国航企在中美航线上的客运份额已经从2011年上半年的29.2%增至现在的49%。60%中国快递市场前5年的复合增长率达60%。64%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里程比重达64%。2.1京津冀公路网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高速公路网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3倍。6中国民航国际航线运输量在国际的排名已经从2005年的第12位上升至2013年的第6位。  相似文献   

13.
李楠  董健康 《综合运输》2009,(11):32-35
本文系统梳理我国民航节业能减排现状,分析国际民航业节能减排形势,研判近年来该领域重大事件和主要政策走向,评估其对我国民航业发展的综合影响,并对中国民航如何积极应对挑战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综合运输》2007,(7):90-90
民航总局空管局副局长吕小平表示,中国民航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总体战略目标是:为了适应中国民航安全可持续发展的远景目标,满足航空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保证航空安全和运行效率的全面提高,通过全面建设高适应性的、大容量的、系统结构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航空管技术和设备体系,实现我国空管技术和设施装备的全面跨越式发展,为实施民航强国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内外发展格局变化、产业面临转段升级是中国民航“十四五”时期必须应对的挑战,以实现由单一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的转变。本文基于对后疫情时代中国民航发展环境变化的研判,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全球疫情的双重因素影响下,数字化转型对实现我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增强民航抗风险能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人民美好出行视角出发,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 建设枢纽航线网络和枢纽机场,是“入世”后中国民航业提升整体竞争力、取得下一轮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中国民航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武汉作为全国特大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华中地区和长江中游的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重地,建设好枢纽机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在武汉机场公司发展战略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综合运输》2011,(2):92-92
5月底或6月初,中国民航客机将首次使用生物燃油进行试飞。此次试飞将由国航和波音公司、普惠公司合作完成,国航相关部门已在1月25日完成了使用生物燃油的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8.
航空枢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是京津冀建设世界级机场群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航空枢纽内涵与基本特征基础上,提出航空枢纽国际竞争力内涵与影响因素,构建航空枢纽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转变航空枢纽建设观念与思路、增强机场基础服务服务平台功能、提升航空公司国际竞争能力、改善空域环境提升地面运行效率、加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间的互通互联、改善政策环境等方面给出提升京津冀航空枢纽国际竞争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综合运输》2007,(5):87-87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民用机场建设发展报告》日前由中国民航出版社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20.
最近美国洛杉矶一家公司的员工等了5天才买到从北京返回的商务舱机票,这让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等美国航空运输企业看到了中国民航运输市场的迅速增长,他们纷纷表示将加快在华业务投入的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