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民航支线机场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我国民航以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为主的机场布局网络已初步形成,支线机场的建设是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点课题。近年来,国内一些地区支线机场的建设和运营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总体来讲,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投资体制不完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旅游机场发展前景广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头10年,是我国民航支线机场特别是西部地区支线机场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建设资金短缺、机场经营亏损等困难,如何筹集支线机场的建设资金,改善经营状况,使机场项目发挥更好的效益,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近些年来我国支线机场建设和运营的情况说明,依托旅游资源发展支线航空运输是支线机场建设和发展的成功之路。一、我国旅游业极具发展潜力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本世纪头20年,全球的国际旅游人数将年均增长4.3%,旅游收入年均增长6.7%,高于同期世界财富的增长(不超过3%)。旅游业作为全球服务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重点从贵州省支线机场投资建设角度,分析支线机场建设意义、目前运行现状、效益评价,以及提出未来支线机场投资建设意见,实现支线机场转型升级,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性枢纽机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何提高区域性枢纽机场竞争力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从机场规模、网络连通性、运营管理、机场环境和外界环境五个方面构建了机场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以2016-2020年我国9个机场的历史数据为基础,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用TOPSIS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评价了国内9个枢纽机场的竞争力,并与CAPSE机构的测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评价的差异性,用肯德尔和谐系数对模型稳健性进行检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机场规模及外界环境是影响机场竞争力的两个重要因素,可以为机场竞争力培育的决策者提供指导。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了各枢纽机场的竞争优劣势,并对提升天津滨海机场竞争力的途径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西部交通科技》2010,(10):I0004-I0005
“十二五”期间,青海省将新建6个支线机场,形成连通全省的航空网络格局,加快航空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一定区域内部机场发展航空货运业务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货邮量在枢纽机场和支线机场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经济学中的社会福利概念,对"是否要将某个支线机场建设发展为以航空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这一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并从机场和托运人的角度对模型结果进行了讨论。文章最后针对模型分析讨论结果从支持支线机场走专业化航空货运发展路径、机场航空货运收费和地方政府对航空货运的补贴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综合运输》2009,(7):93-93
在很长一段时间,民航偏重枢纽、干线机场的建设发展,而对支线机场少于关注是个不争的事实。当前制约和影响支线机场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建设资金缺口大、运营保障能力不强、安全隐患较多及航班时刻资源、空域资源紧张等方面。因此,从促进民航全面、持续和可协调发展的高度,从建设民航强国战略大局出发,要立足全局高度重视和扶持支线机场的快速发展。近年来,  相似文献   

8.
《综合运输》2011,(7):90-90
在看待中国支线机场亏损问题时,一定不能单纯地从盈利角度出发,不能单纯地从一个机场运营的效益看,而要着眼于发展,着眼于未来。机场对改革开放、吸引外资、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志清  宁宣熙 《综合运输》2006,(2):24-26,8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用机场得到了巨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机场网络系统。目前我国主要大中城市都拥有了设施较齐全的民用机场,一些边远地区和旅游热点地区也拥有相当规模的支线机场。二是机场布局规划日趋成熟,加强了对机场建设的指导性。“八五”以来的机场建设热潮,使民航主管部门认识到搞好机场建设、发挥投资效益,重要的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由此加强了机场布局规划和机场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制定工作,对正确引导地方政府建设机场的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三是投融资渠道逐步拓宽,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10.
环渤海主要机场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企业竞争力理论分析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环渤海地区机场布局特点,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对该地区五大主要机场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评价。从经济环境、机场运营、机场建设、地缘因素和政策因素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对各机场竞争力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从而为该地区机场的整体规划布局、分工协作和制定各机场战略发展目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民用机场等级的确定是机场规划中的重要课题,为寻求我国机场等级分布量化模型,引入最大信息熵原理,它能有效地选择合理分布。通过对中美两国机场分类的熵值分析,发现基于机场客流量分类的两国机场分布具有几乎相同的熵值。以该熵值对应的机场分布作为合理分布,对我国已有机场等级进行评判,结果表明我国机场等级偏高。最后运用与熵值对应的合理机场分布,来确定我国未来不同等级机场的数量,得出应全力发展支线机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正>——安全形势持续平稳,1-11月全行业未发生运输航空事故,持续实现空防安全年。——运输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预计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的机场达24个,比上年增加3个。——航线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内航空公司新开国际航线92条,新开支线航线252条,小型支线机场通达性明显增强。——基本建设稳步推进,颁证运输机场达193个,新增10个机场。可以说,2013年,民航行业的年度成绩单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13.
<正>前言机场作为航空运输和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机场体系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为中心,其余省会和重点城市机场为骨干,以及众多干、支线机场相配合的基本格局,为保证我国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  相似文献   

14.
均轩 《综合运输》2009,(10):80-82
<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政策引导,各地区发展支线航空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加快发展支线航空的时机也日趋成熟。随着支线航空运力的不断加大,支线飞机凭借其优势将对提高国内航线航班的通达性,在支线机场和  相似文献   

15.
观点     
<正>发展支线航空政府支持引导是关键支线机场是重要的公共基础;支线航空运输是满足公民出行需要的基本交通条件。发展支线航空,是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的重要公共服  相似文献   

16.
航空交通是现代文明的重要体现,是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场作为航空运输的重要载体,不仅要承担旅客的进港、候机、出港的任务,同时也要保障飞机有序安全地起降。机场供电的安全可靠,是保障机场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某一机场的供配电设计进行分析,对支线机场的供电提出合理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7.
范爱华  朱俊洪  黎明 《综合运输》2023,(11):10-16+30
选取2010—2019年中国运输机场货邮吞吐量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和标准距离方法,研究航空货运市场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10—2019年我国机场数量增长显著,东西部差距较为明显,但中西部地区新增机场数量显著增多,机场分布逐渐趋向均衡化发展。2)航空货运市场呈现“3+1核心”的发展格局,中西部地区货运增长较快,市场集聚程度逐渐降低。3)航空货运市场重心由东向西偏移,2010—2013年向西北方向偏移,2013—2019年向西南方向转移。通过对我国航空货运市场时空演变特征的研究,能够为优化我国航空货运市场布局和制定货运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机场航空客运量预测是确定机场建设规模、等级及换乘衔接布局的主要依据,也是机场总体规划的前期工作。随着我国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区域内各机场之间相互竞争的态势越来越明显。本文综合考虑区域内枢纽机场布局和竞争力,建立机场航空市场占有率预测模型,用于各腹地城市机场航空客运量预测;结合禄口机场的历史数据,进行实例分析。本文提出的预测方法对国内机场航空客运量预测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航空机场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做为机场地面运输服务的机场巴士,肩负着进出港旅客运送的任务也更加繁重。目前,国内机场通常做法都是由机场组织运输车队承担此项客运服务,大多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机场巴士都能秉承“安全、舒适、快捷、便利”的服务宗旨,热诚为广大旅客服务,受到广大旅客的欢迎和信赖,成为旅客进出机场的重要交通选择,同时旅客对机场巴士的优质服务提出了更多要求。在这种形势下,研究和探讨机场巴士运输服务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机场地面客运存在的问题目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影响机场竞争力的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民航强国的机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并运用物元分析理论,建立机场竞争力综合评价物元模型,收集部分国内外机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物元模型能够很好的解决评价等级判定的问题,评价结果能够客观的反映机场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