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南通轨道交通1号线是南通市首条轨道交通线路,根据全线运营组织和配线布置,人民路段需设置停车线,建设难度较大。介绍了1号线孩儿巷路站设置停车线及孩儿巷路站—环西文化广场站区间设置双列位停车线的方案,从工程规模、拆迁量、地下空间利用以及停车线运营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选。经分析,区间双列位方案最优,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轨道快线是服务于城市主中心与副中心、外围重要功能中心,满足城市各功能板块间长距离、快速公交化运输需求的一种新型城市轨道交通。为了实现重庆轨道快线的互联互通,需要对已规划线路节点站的配线方案进行研究。根据节点站贯通方向的不同,提出三种配线方案及各自特点。在此基础上,先结合通过能力、运输组织、客流需求三个方面确定节点站贯通方向,再比较配线不同铺设位置的优缺点,最终确定出重庆轨道快线节点站的最佳配线方案。  相似文献   

3.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市域铁路工程运营组织模式、快慢车开行方案、越行站配线设计进行研究,分析了适应市域铁路工程的运营组织模式(是否开行大站快车以及具体开行方案),总结了各类越行站功能特点及配线设置思路,为类似工程研究快慢车开行方案及越行站配线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配线车站设置的停车线长度,包括1列位、1列位+1节车和2列位进行了探讨,对这几种停车线长度进行了比较,并对具体车站停车线长度进行了详细设计和计算。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龙溪路站为例,介绍含配线地下车站隧道通风系统设计、环控模拟计算、设备配置等,提出区段通风气流组织的设计思路,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试车线长度对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用地规模控制起重要作用,也是车辆基地规划设计的关键点。通过对轨道交通试车线功能需求、列车牵引制动特性和关键控制因素等综合分析,提出试车线设置原则及长度计算等技术要求,为试车线的规划设计提供技术依据;对用地条件受限的车辆基地,提出降级设置试车线的具体方法,并结合工程实际案例对正线试车区段的选址、长度以及相关专业配套等设计要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机场捷运系统是服务机场内部的轨道交通系统,其运输组织方案应考虑机场服务水平的要求,同时兼顾轨道交通运营经济性。本文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为例,对捷运系统的车辆选型、列车编组、运营组织模式、站台型式、配线方案等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适应于机场捷运系统的运营组织模式、配线设计方案,供机场捷运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营有关部门或科研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公路路线设计中回旋线过长超高设置困难的问题,文章以某二级公路为工程背景,结合《公路路线设计规范》,总结多年路线设计经验,对公路回旋线过长情况下的超高过渡段设置方式进行了探讨,对比分析了三种不同超高过渡段的设置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以横向力系数值为基准,当回旋线过长时,超高过渡方式一为最优设置方式。  相似文献   

9.
周伟丽 《综合运输》2021,(3):131-138
通过分析都匀地区既有铁路现状及规划铁路,结合瓮马铁路货物流向,提出了瓮马铁路南延线引入黔桂线的必要性。结合都匀地区地形、城市规划和自然保护区范围,研究了瓮马铁路在黔桂线的前方站(都匀北站)或黔桂线绿荫湖站设置交接场引入都匀地区的方案,考虑到运营管理分解划分明确,减少折角运输,一次性建成南北直通通道,吸引国铁直通车流等因素,宜采用设置都匀北站交接场的方案。根据线路引入既有黔桂线接轨点的不同,对双线区间接轨方案、新都匀站站房同侧引入方案和新都匀站站房对侧引入方案进行分析,从工程量、工程投资、运输组织、施工难度及风险、投资建设模式等方面比较,得出双线区间接轨引入都匀地区方案最优。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交线路设计中会遇到陡坡急弯的情况,坡度折减后往往达到最大坡度,这样的条件不利于车辆故障情况下的救援。为此建议陡坡急弯段线路最好衔接配线车站,当实施故障救援的列车无法通过陡坡时可以退行到配线车站待避,从而缩短救援时间,减少故障救援对全线正常运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拟建7号线和10号线在淮海中路的陕西南路与常熟路之间形成三线换乘枢纽。介绍10号线宝庆路站紧贴1号线常熟路站设置、7号线常熟路站设于常熟路、五原路口等3个换乘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在上海闹市区,明球线二期线路将穿越已建地铁1号线上体馆车站,以实现二线站台T型换乘。项目关键是有效换乘及穿越施工方案安全可行。设置换乘自动扶梯及共享站厅层,提高换乘效率;仔细分析原车站在穿越施工中的沉降与抗沉降因素,提出多重安全措施,使穿越更的把握。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延迟焦化装置大型化带来的挥发线布置难题,提出了延迟焦化挥发线的一种新的布置方案。该方案在挥发线立管下部设置水平π形弯来吸收垂直方向的热膨胀,解决了焦炭塔高度增加带来的挥发线二次应力过高和焦炭塔管嘴受力过大的问题。新方案与另一种在挥发线立管中部设置垂直π形弯的常用方案做比较,通过管道应力分析通用程序Caesar II计算结果证实,新的管道布置方案在管道二次应力水平、焦炭塔管嘴受力和管系稳定性方面明显优于另一种常用方案。  相似文献   

14.
砒霜坳隧道右线出口浅埋软弱围岩的施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砒霜坳隧道右线出口浅埋软弱围岩段的施工方法及工艺,包括地表加固、设置明洞、回填反压、长管棚注浆超前支护、双侧壁导坑以及监控量测,取得显著成效,保证了施工进度和安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上海轨交部分地下车站主要电气设备用房的现场调研、测试及数据分析,全面了解了各线通风空调系统设置情况,对弱电设备用房温度偏高的各类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对设计、建设、运营以及监控等方面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南宁轨道交通3号线青秀山站为例,在地铁车站设计的过程中,分别从车站站位设置、建筑功能布局及结构形式等多个角度,探索引入绿色设计的理念,以达到工程与环境融合协调、土建规模投资减小、能源节约及循环利用、以人为本并提高服务水平等目的,提升轨道交通工程的绿色建造水平。  相似文献   

17.
对于部分埋深较大的隧道,结构需要承受较高的水压,设置防水涂层有益于提高管片的抗渗能力。以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工程下穿黄浦江段盾构区间为例,介绍了管片防水涂层的应用情况,探讨了防水涂层设置的必要性、涂层种类选择、防水层施工工艺等,分析了不同种类涂层及其不同施工方法的利弊。  相似文献   

18.
地铁隧道岔线区间射流风机主要作用是在区间火灾事故时协助车站端部隧道风机进行隧道气流组织,其作为隧道风机的辅助通风设备,存在利用率低、用电负荷大、养护维修不便以及侵限或脱落风险等问题.本文以天津地铁2号线为例,通过对岔线区间隔断门门体稳定性、控制可靠性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表明在地铁隧道岔线区间设置隔断门代替射流风机的方案在技术上、经济上是可行的;岔线隔断门和射流风机比较具有安全节能、使用寿命长、便于养护维修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19.
乌池坝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案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简要介绍了乌池坝特长公路隧道的工程概况,对目前最为常用的全射流通风以及斜、竖井加射流风机组合的分段纵向通风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并充分考虑了正常运营、交通阻塞、火灾和换气四种不同工况下隧道内气流组织、通风及其控制等要求,提出了推荐方案:右线采用斜井集中排出式 竖井送排式 射流风机纵向通风,左线采用斜井集中排出式 射流风机纵向通风。本通风方案采用了一井两用的设计思路,即左线斜井同时对左线隧道和右线隧道进行集中排风;此外,考虑左线入口段火灾时的排烟,从右线竖井处设置了专用排烟通道连接左线。在满足通风要求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通风运营成本及运营安全、火灾排烟及火灾通风控制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深圳地铁3号线为例,阐述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车辆的选型,以及如何确定轨道交通制式、车辆最高运行速度、车辆编组、车辆动拖比、车辆受流方式、制动电阻设置等主要技术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