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出入线是正线与车辆基地之间的连接线和联络通道。通过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徐泾车辆段出入段线方案设计与研究,分析探讨出入线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出入线能力核算等若干问题,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重庆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出发,分析三号线车辆基地组成和功能定位,提出总平面布置方案,既满足单轨车辆使用要求,又充分发挥配套设备能力,体现技术先进、节省投资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3.
试车线长度对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用地规模控制起重要作用,也是车辆基地规划设计的关键点。通过对轨道交通试车线功能需求、列车牵引制动特性和关键控制因素等综合分析,提出试车线设置原则及长度计算等技术要求,为试车线的规划设计提供技术依据;对用地条件受限的车辆基地,提出降级设置试车线的具体方法,并结合工程实际案例对正线试车区段的选址、长度以及相关专业配套等设计要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对地铁车辆基地各项功能的需求,以成都轨道交通9号线武青车辆段工程为例,阐述了其对地铁车辆基地工艺设计的影响,提出具体设计思路及方案供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及周边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是提高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行效率、缓解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压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徐泾车辆段综合开发利用及建筑消防重难点的介绍与分析,为后续国内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开发利用及其建筑消防设计提供相应的策略支撑和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6.
讨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场址选择问题,通过上海市轨道交通4号线、2号线、8号线、6号线车辆基地场址的选择过程及特点介绍,总结车辆基地场址选择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为其他轨道交通线路车辆基地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支线及天鹅荡停车场工程概况,阐述了停车场站场设计技术要求及设计原则,并提出了停车场总平面布置的两个方案,并对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工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OD),可以使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建设和相关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通过分析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开发的3个基本要素,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航头定修段工程案例,阐述了TOD上盖综合开发在不同模式组合下对土地复合利用、功能业态混置、交通综合换乘、城市风貌统一的积极引导。这为车辆基地提供一种多元、共享、可持续发展的上盖开发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开发空间需要满足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要求。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徐泾车辆段的综合开发利用,介绍和分析了影响土地空间利用的几个因素,探讨了不同开发层土地空间利用模式,可供类似车辆基地综合开发土地空间利用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铁车辆基地停车列检库扩建涉及专业多、接口复杂、协调难度大,是地铁工程建设中的重难点。为提高地铁工程建设质量,基于苏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浒墅关车辆段停车列检库扩建设计实践,介绍车辆基地的基本情况,分析扩建的必要性和相关设计方案,并指出扩建工程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保护环境,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污、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正逐渐受到重视。以国内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处理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分析车辆基地污废水水量水质、处理工艺和运营模式等,提出了车辆基地污废水系统资源化利用的对策及建议,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ArcGIS构建了包含4个物流中心和151个乡镇需求点的成都市二级城乡配送网络,并利用ArcMap分析工具得到了155×155的最短距离对称矩阵;以配送总距离最小化为目标函数,考虑车容量限制、车辆数限制、车流量限制等约束条件,建立了多车场车辆路径问题(MDVRP)的0-1整数规划模型;采用基于客户编码方式,应用稳态繁殖选择策略,设计了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在不同需求分布和不同车容量的条件下对算法收敛效果、配送行驶总距离、配送使用车辆数、平均车辆满载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配送距离、配送车辆数与需求规模成正比;平均车辆满载率差异较大,20t车型满载率较稳定,适合小批量需求配送;建议成都市城乡配送以20t和25t车辆为主力车型,并重点关注崇州物流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目前,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盖上和盖下一体化设计中的消防问题,民用建筑设计规范与地铁设计规范均未全面涵盖。结合重庆市轨道交通环线马家岩停车场上盖开发项目,介绍停车场盖下消防设计总体原则,对该项目消防设计中较难解决的安全疏散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车辆基地建设质量与速度需求不断提升。预制立柱结构具有质量好、维护成本低等优点,为新线车辆基地检查坑建设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工法。介绍了轨道交通车场车场内检查坑立柱施工质量控制中的短板及运营后暴露出的问题,分析了预制立柱方案的适应性及优缺点,提出了预制立柱方案并加以优化。这为检查坑立柱的设计及施工应用提供新了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有轨电车车辆段工程设计中,需要集约使用稀缺的城市土地资源,确保车辆段发挥车辆集散、保养的作用。介绍了上海松江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辰塔路车辆段平面设计,分析了不同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可为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结合设定的国内某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对轨道交通车辆的选型配置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比较。根据国内轨道交通传统轮轨系统车辆的现状,提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车辆选型解决方案,供车辆选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车辆段是承担车辆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维护的重要部门。针对轨道交通车辆段上盖开发一体化建筑设计,论述了盖上盖下一体化建筑设计的基本构成;重点研究实现车辆段上盖开发一体化建筑设计的关键因素;结合上海轨道交通徐泾车辆段上盖开发工程,系统阐述了建筑一体化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隧道内的火灾场景涉及的因素非常多。结合轨道交通车辆火灾事故案例,介绍了隧道内车辆火灾场景及相关要素;提出列车在区间着火应考虑着火后停车和停车后着火两种情况,车厢外底部是典型的列车起火部位;分析了车辆火灾的规模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给排水节能环保设计的要求,详细阐述了轨道交通车站、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给排水系统环保节能设计的思路和措施,并介绍了太阳能利用及雨、废水回收利用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20.
在轨道交通工程中,地下结构的防水效果直接影响到结构的使用功能和安全,特别是当采用叠合式结构的地下车站位于零覆土的河道下方时,结构防水体系的设计和施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长江南路站工程,从防水材料与防水构造两个层面介绍和分析了河底零覆土叠合式结构地下车站的防水技术,可为类似工况条件下的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工程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