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铁道建筑》2008,(4):112
各种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在我国公路建设中被大量采用.近年来,随着交通量的迅猛增长和车辆的重型化,许多原设计标准较低的桥梁承载力明显不足;一些桥梁受各种病害影响发生强度、刚度降低;还有许多立交桥的梁跨结构被超高车撞坏,混凝土大块脱落,主筋被撞弯甚至折断,严重威胁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2.
各种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士桥梁结构在我国公路建设中被大量采用。近年来,随着交通量的迅猛增长和车辆伯重型化,许多原设计标准较低的桥染承载力明显不足;一些桥梁受各种病害影响发生强度、刚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铁道建筑技术》2006,(5):I0006-I0006
各种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在我国公路建设中被大量采用。近年来,随着交通量的迅猛增长和车辆的重型化,许多原设计标准较低的桥梁承载力明显不足;一些桥梁受各种病害影响发生强度、刚度降低;还有许多立交桥的梁跨结构被超高车撞坏,混凝土大块脱落,主筋被撞弯甚至折断,严重威胁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4.
各种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在我国公路建设中被大量采用。近年来,随着交通量的迅猛增长和车辆的重型化,许多原设计标准较低的桥梁承载力明显不足;一些桥梁受各种病害影响发生强度、刚度降低;还有许多立交桥的梁跨结构被超高车撞坏,混凝土大块脱落,主筋被撞弯甚至折断,严重威胁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5.
《铁道建筑》2008,(4):112
各种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在我国公路建设中被大量采用。近年来,随着交通量的迅猛增长和车辆的重型化,许多原设计标准较低的桥梁承载力明显不足;一些桥梁受各种病害影响发生强度、刚度降低;还有许多立交桥的梁跨结构被超高车撞坏,混凝土大块脱落,主筋被撞弯甚至折断,严重威胁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6.
各种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在我国公路建设中被大量采用。近年来,随着交通量的迅猛增长和车辆的重型化,许多原设计标准较低的桥梁承载力明显不足;一些桥梁受各种病害影响发生强度、刚度降低;还有许多立交桥的梁跨结构被超高车撞坏,混凝土大块脱落,主筋被撞弯甚至折断,严重威胁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7.
前几期我们介绍了各种桥梁的类型和结构,以下我们来举出中国铁路桥梁的一些实例,以便加深读者对各种桥梁的印象.这些桥,在中国铁路桥梁建设史上都很著名.钢梁桥钢梁桥是梁桥的一种,采用的是钢梁,包括钢板梁和钢桁梁.钢板梁桥现在已少见.钢桁梁桥的钢梁不是实心的,而是由各种杆件组成的桁架构成的,远远望去是许多格架组成的.上承式钢桁梁(桥面在梁上面)的跨度较小,已被钢筋混凝土梁替代.一般的钢桁梁多为下承式,铁路从钢桁梁中间穿过.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高烈度强震区各种墩高典型公路简支梁的抗震性能,以某8度地震区高速公路典型10~40 m墩高公路简支梁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种核密度估计(KDE)的桥梁易损性分析法开展不同墩高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利用OpenSees软件建立各种典型墩高桥梁全桥有限元模型.考虑桥梁结构参数与地震动输入的不确定性,通过时程分析获得各墩高对...  相似文献   

9.
利用战备桥梁器材组拼各种起重机具,不仅适用于铁路战时抢修与平时抢险救灾和事故抢修,也在新建桥梁施工中被广泛使用,其中采用最普遍的结构形式是龙门起重机。 龙门起重机结构简单,受力合理,起吊量大,使用安全。庞大的起重机架由尺寸小、重量轻的各种结构单元构成。工程完成后,又可分解、复原、归储。装拆灵活,运输机动,深受工程部门欢迎。  相似文献   

10.
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建立连续梁桥能量反应方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4条典型地震波双向激励下的非隔震与铅芯橡胶支座隔震连续梁桥的地震能量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铅芯橡胶支座隔震连续梁桥的绝大部分地震输入能(80%左右)被铅芯橡胶支座的滞回耗能所消耗,铅芯橡胶支座起到了减少结构非弹性变形、保护主体结构的作用;铅芯橡胶支座的构造对其隔震的连续桥梁的地震能量反应影响较大,较大的铅芯直径和刚度比会导致铅芯橡胶支座的减隔震能力下降;不同特性的地震动激励对桥梁的地震能量反应有显著影响,在强震持时较长、卓越周期与隔震结构自振周期接近时,桥梁的地震能量反应较大;铅芯橡胶支座不宜应用于软土场地的桥梁隔震.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通过总结我国在建的3座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设计、施工特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对今后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起到借鉴作用.研究结论:大跨度桥梁的基础施工技术的大幅进步,提高了施工质量的可控性;铁路大跨度桥梁的桥面采用整体桥面结构形式,可改善结构受力和确保轨道的平顺性及列车行车安全;大跨度桥梁整体施工技术是我国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六四式军用梁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概述了六四式铁路军用梁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技术,探讨了各种军用梁拼组结构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技术问题,并就其结构分析模型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桥梁在地震中的碰撞反应不容忽视,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桥梁地震碰撞的模拟方法以及各种形式桥梁结构的地震碰撞近期研究进展,归纳了桥梁碰撞的条件和影响因素,介绍了减轻桥梁结构地震碰撞方法和防落梁措施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桥梁地震碰撞反应的进一步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能有效监测桥梁结构上的各种作用及结构效应,可为准确评估桥梁结构状态提供信息。以一座钢桁梁桥健康监测数据为基础,研究基于健康监测的钢桥构件承载力可靠性评估方法,分析应变信号的特点,并根据一段时间内的健康监测数据对桥梁结构进行承载力可靠性分析,建立基于随机车辆荷载模型的桥梁承载力可靠性评估方法,探讨温度效应对结构承载力可靠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移动车辆振动引起的钢桥构件应变很小,移动车辆荷载产生的静力响应对构件承载力可靠指标起控制作用;随机车辆荷载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实际列车通行情况,结合有限元方法,能快速对钢桥构件承载力进行可靠性评估;考虑温度效应后构件承载力可靠指标有所减小,且温差越大,变化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既有桥梁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李亚东 《铁道学报》1997,19(3):109-115
分析了可用于既有桥梁评估的各种方法,讨论了制订桥梁评估规范的若干问题,建议采用结构可靠性理论指导桥梁评估规范的制订。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桥梁疲劳设计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桥梁结构的疲劳问题在其结构设计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文章针对混凝土桥梁的疲劳设计验算方法,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的桥梁设计规范及研究成果,对于今后进行疲劳设计的改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混凝土桥梁的疲劳设计方法有:容许应力设计法、极限状态设计法、断裂力学评定法、通过试验设计和概念设计等.上世纪加年代到70年代初,疲劳设计基本上采用的是容许应力设计法.随后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标准采用极限状态法,等效重复应力法,可靠指标评估法和极限损伤度法等随之采用.断裂力学评定法、通过试验设计和概念设计法近年来才开始尝试,在许多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运用迭代序列响应面法和非线件有限元法,对桥梁结构承载能力体系进行可靠度评估.对大桥结构进行概率灵敏度分析,获得影响桥梁结构极限承载力的主要结构参数.应用实验设计方法得到输入参数值(桥梁荷载和体系状态),将桥梁极限承载力作为响应面的输出参数,按照迭代序列响应而法得到桥梁体系极限承载力的回归方程,再与荷载共同组成桥梁体系承载力的极限状态方程;使用该极限状态方程和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计算桥梁体系的失效概率与验箅点,利用验算点求得新的展开点进行迭代计算,最终得到桥梁体系承载力的可靠度.应用该方法对九江长江大桥进行体系承载力可靠度评估的结果表明:经2次响应面迭代计算得到的响应面拟合精度达0.61%;九江长江大桥3大拱在中跨满载和边跨满载时的体系承载能力可靠度分别为5.75与5.90,均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随着预应力桥梁跨径增大,预应力筋曲线布束、单端张拉在建设中被广泛应用,但设计、施工中往往对长束、曲线束预应力筋张拉应力损失欠重视或处理不当,造成结构应力不足.针对此类桥梁预应力张拉问题,阐述一些体会和看法,讨论分析桥梁预应力长束、曲线束张拉力控制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结构参数对桥梁结构噪声的影响,以某拟建轨道交通槽形梁为研究对象,选取桥梁支座刚度、桥梁阻尼比、桥梁结构刚度3个影响因素,结合有限元-瞬态边界元理论,对其进行正交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槽形梁结构瞬态辐射噪声对桥梁结构阻尼和结构刚度的改变较为敏感,随着桥梁结构阻尼参数和结构刚度系数的增大,声场最大线性声压级逐渐减小;在结构辐射噪声近声场处,桥梁结构刚度对槽形梁结构噪声影响较为显著;在结构辐射噪声远声场处,桥梁阻尼比对槽形梁结构噪声影响较为显著;应当有针对性地对桥梁结构噪声影响参数进行优化,从而改善桥梁结构噪声性能。  相似文献   

20.
公路桥梁工程的动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梁检测是保证桥梁安全运营的重要手段.在所有桥梁检测项目中,动载试验能够评定桥梁结构的自振特性和车辆动力荷载与桥梁结构的联合振动特性,其测试数据是判断桥梁结构运营状况和承载特性的重要指标.本文结合西场沟桥梁检测的实际案例,着重分析动载试验的检测内容和安全鉴定,为以后桥梁检测中的动载试验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