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利用与日益拥堵的交通系统矛盾愈来愈突出.这两者是城市发展内部的一对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任何土地的开发建设,都会给城市的交通系统新增压力,如果超过地区交通供给能力盲目开发,将直接导致城市生活品质的下降;另一方面,如一味追求土地低水平开发,将造成土地资源和交通设施资源的浪费,阻碍城市发展.因此,如何协调好土地开发强度和交通条件约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以分析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特别是片区的土地开发与城市交通网络设施容量的适应性为目的,针对城市交通系统对引导城市开发的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城市交通网络设施容量的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规划方法.同时,提出了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仿真实现流程,分析各阶段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网络规划的互动结果,实现交通引导城市发展作用.最后,该方法应用于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洋湖垸片区城市规划与设计,得到了很好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公交导向发展策略及其在中国城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的互动关系出发,回顾国外一些城市的交通发展情况,指出城市交通模式可以改变土地利用格局.详细介绍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协调发展的理想模式--公交导向发展(TOD),并对我国城市实施TOD策略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提出适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土地利用策略及交通体系.最后以大连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大大连“建设的远景目标,提出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TOD型土地开发策略,力争通过交通模式的改变使城市的土地利用布局得以优化.  相似文献   

4.
东莞市TOD应用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新  伏海艳 《城市交通》2007,5(4):51-55
针对中国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给城市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阐述了TOD策略对于人口密集、土地紧缺城市的指导意义及实践价值.以东莞市为例,介绍了《东莞市域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策略研究》的工作思路及主要结论.通过对轨道交通沿线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引导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实现交通与土地协同发展,提升轨道交通综合效益.而作好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控制、储备以及一体化的交通接驳规划则是实施TOD策略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针对站城融合模式,提出对既有铁路车站及其影响区域的城市功能开发体量预测方法.考虑车站周边道路交通剩余能力和城市规划中对土地容积率的要求,协调枢纽城市功能和交通功能体量的比例关系,建立铁路既有车站城市功能的体量预测模型,并利用商业求解器对模型求解,得到各业态开发总体量的范围.以重庆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功能开发为例,检验求解结果与实际开发体量的契合度及有效性.分析枢纽交通功能占比和容积率的敏感性,验证模型的适用性.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利用道路承载能力,在适应城市整体发展要求的情况下,实现枢纽和土地的一体化发展,为投资者加强土地集约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区人口之多,建筑密度之高,城市建设发展之快,闻名遐迩.于是,许多朋友提出:上海用地这么紧张,建设大马路太浪费土地,应该都建成小马路,节约土地.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点片面,或许在世界上其它城市,小马路能维系城市的道路交通,在上海却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7.
当城市土地利用率提高,交通需求增大时,公交专用路网可满足增长的交通需求,适应城市高密度紧凑发展的模式,它不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而且可以大幅度节约中国城市在快速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消耗,减少能源消耗,减少交通污染,真正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TOD模式的成长型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城市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和谐互动,将TOD理念引入成长型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中,分析了成长型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需求,提出了交通与土地协调发展的枢纽导向型规划思路,探讨了适合成长型城市发展的换乘枢纽分类、公交服务分区与公交线路分级的规划模式,设计了以枢纽布局规划为核心的主动引导型规划流程,阐述了成长型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主体内容,包括现状调查、需求预测、方案设计、方案评价及方案实施保障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TOD模式的公共交通规划方法将会成为支持成长型城市用地布局和用地发展方向,体现成长型城市特色的理想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9.
针对站城融合模式,提出对既有铁路车站及其影响区域的城市功能开发体量预测方法.考虑车站周边道路交通剩余能力和城市规划中对土地容积率的要求,协调枢纽城市功能和交通功能体量的比例关系,建立铁路既有车站城市功能的体量预测模型,并利用商业求解器对模型求解,得到各业态开发总体量的范围.以重庆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功能开发为例,检验求解结果与实际开发体量的契合度及有效性.分析枢纽交通功能占比和容积率的敏感性,验证模型的适用性.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利用道路承载能力,在适应城市整体发展要求的情况下,实现枢纽和土地的一体化发展,为投资者加强土地集约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浅析影响轨道交通客流规模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日趋紧张,轨道交通在解决城市交通紧张状况显现出重要的地位.是否规划和建设地铁、取决于城市客流规模,从地铁沿线土地的利用、经济发展水平、市区延伸发展的潜力、联运要求、城市管理水平、轨道交通的经营等方面阐述影响城市客流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