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共轨及压力控制阀和油压传感器燃油轨由煅钢加工而成,并且用固定件紧固在汽缸盖上。燃油轨存储HP泵输送的加压燃油,并且防止HP系统中压力波动。燃油轨压力传感器和压力控制阀(PCV)都安装在燃油轨端部,如图23所示。高压燃油管将燃油轨连接至HP泵和燃油喷油器。泄漏管(回油管)将燃油轨连接至燃油滤清器回路。共轨、燃油压力传感器和PCV形成一个整体总成,如果出现需要更换某部件的故障,则必须更换整个燃油轨总成。  相似文献   

2.
1.2高压油路 系统最高油压可达135MPa。高压油路中,具有喷油泵、燃油压力调节器、共轨蓄压器、共轨蓄压器燃油压力传感器、限压阀、限流阀、高压油管和喷油器等部件。  相似文献   

3.
现有电控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有共轨蓄压式、共轨液压式和高压共轨式三种。其特点是通过高压共轨、共轨蓄压或液力增压形成高压,用电磁阀控制喷油过程。它有高压燃油泵、共轨油管、高压油管、喷油器、电控装置、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组成。  相似文献   

4.
靳福 《汽车运用》2009,(10):48-49
故障现象:一辆北京2020VJ型越野车,出现发动机启动困难、怠速不稳、转速不能随节气门开度的增大而逐渐提高、甚至加速熄火等现象。故障检查:经了解,该车行驶里程已近1万公里,但没有更换过汽油滤清器。检查发现,回油管无回油迹象,油轨上压力检查接头处压力不高,据此,初步诊断汽油滤清器过脏是造成此故障的主要原因。遂拆下汽油滤清器,发现该滤清器特别脏。  相似文献   

5.
张磊  李京 《汽车运用》2011,(8):39-40
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工作原理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燃油系统的核心部件是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CRDI),由高压油泵、共轨油管、高压油管、喷油器、电控单元、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经高压油泵产生的高压燃油,输送到多个喷油器并联的  相似文献   

6.
王建 《重型汽车》2010,(1):41-42
<正>1高压共轨柴油机工作原理在柴油机中,高速运转使柴油喷射过程的时间只有千分之几秒,实验证明,在喷射过程中高压油管各处的压力是随时间和位置的不同而变化的。由于柴油的可压缩性和高压油管中柴油的压力波动,实际的喷油状态与喷油泵所规定的柱塞供油规律有较大的差异。油管内的压力波动有时还  相似文献   

7.
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是一项能有效控制柴油机污染排放的新技术。柴油机高速运转时,柴油喷射过程的时间只有千分之几秒。喷射过程中,高压油管各处的压力是随时间和位置的不同而变化的。柴油的可压缩性质和高压油管中柴油的压力波动,使实际的喷油状态与喷油泵所规定的柱塞供油  相似文献   

8.
正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一类。高压共轨系统的主要优点是它可以在宽广的范围内改变喷射压力和喷射时间,通过将油压产生过程和燃油喷射控制过程分开考虑实现柴油机电子控制。高压共轨电喷技术是指在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它是由高压油泵将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  相似文献   

9.
提高共轨喷油器工作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电磁阀式共轨喷油器工作特点,研究了提高大流量电磁阀式共轨喷油器工作效率的技术途径。以喷孔前的压力为实际喷油压力,其与供油压力的比为共轨喷油器的有效喷油压力效率;以喷油量与喷油量和总回油量之和的比为共轨喷油器的有效喷油量效率。结果表明:喷油器有效喷油压力效率与有效喷油量效率相互影响;采用异型结构喷油嘴偶件可以有效提高喷油器工作效率;喷油器与燃油轨间高压管路长度、喷油嘴偶件及其他结构参数进行综合匹配,能够进一步提高喷油器工作效率。综合匹配的计算结果表明,在160 M Pa 标定压力下,最大有效喷油压力效率达到108.3%,有效喷油量效率达到96.8%。  相似文献   

10.
柴油机共轨式喷油系统的结构及发展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共轨式喷油系统分为中压共轨系统和高压共轨系统。中压共轨系统又分为共轨蓄压式系统和共液压式系统,二喷油压力的形成原理相同,只是所用的控制油和待喷燃油的压力源不同,高压共轨系统能够实现预喷射,后喷射,还可实现Δ型入靴型油规律,是柴油机燃油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用于柴油机共轨系统的新型泵控制阀,进行了共轨压力控制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电磁铁占空比对泵控制阀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泵控制阀在共轨压力控制精度(共轨压力波动Δp在3%~5%范围内)、共轨压力建立速度、共轨压力改变随动响应速度及系统工作稳定性等方面均可满足共轨系统柴油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K6发动机机油泵调压阀开启压力对发动机机油压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总结,并对机油泵调压阀开启压力值进行了设计计算和分析,以便对今后类似问题的解决有所启迪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运输车辆》2009,(6):136-136
4.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功能 在共轨喷油系统中,喷油压力的建立与喷油量互不相关,喷油压力不取决于柴油机的转速和喷油量。在高压燃油存储器(即“共轨”)中,始终充满着高压燃油,而喷油量、喷油正时和喷油压力由电控单元(ECU)根据其中存储的特性曲线和传感器采集的柴油机运转工况信息算出,然后控制每缸喷油器的高速电磁阀开闭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BJ491EQ1型发动机采用电控多点燃油喷射系统,其油路由汽油箱、电动汽油泵滤网、电动汽油泵(安装在汽油箱内)、输油管及回油管、汽油滤清器、燃油分配管、油压调节器及喷油嘴等组成,主要功能是向各缸提供适量的燃油。汽油由装在油箱内的电动汽油泵泵出,经输油管输送到汽油滤清器(汽油格),过滤后进入燃油分配管(油轨),油压调节器使油压始终保持在300kPa,多余的汽油经回油管流回到汽油箱内。当喷油嘴通电时,汽油经喷油器喷入进气门背后,进入.气缸内燃烧作功。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汽车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可以分为凸轮驱动型系统和液压(电/液)驱动型系统两大类。凸轮驱动型系统又可进一步分为传统的喷油泵一高压油管一喷油器(简称泵一管一嘴系统)型式和没有高压油管的泵一喷嘴型式(喷油压力在插入气缸盖中的泵一喷油器总成中产生)。液压(电/液)驱动型系统也就是共轨式柴油喷射系统。  相似文献   

16.
钱大 《汽车与配件》2003,(30):37-38
高压共轨(见图12)储存着高压燃油。同时,由于高压泵供油和燃油喷射引起的压力波动受到共轨容积的阻尼。 这种高压共轨是供所有气缸共用的,故得名“共轨”。尽管共轨提供了大量的燃油,但是它内部的压力实际上是恒定的。这一点保证了从喷油器开启的那一刻起,喷油压力都保持恒定。  相似文献   

17.
<正>应用鲁棒性评估法对自然吸气汽油发动机燃油共轨进油管材料从无缝钢管替换成有缝钢管的可靠性进行评估。评估标准是168h的腐蚀试验和燃油共轨的泄漏值。应用田口方法的鲁棒性评估制定相应试验计划,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用田口分析法中的信噪比来评价两种材料应用在进油管上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它们的信噪比十分相近,即有缝钢管可以替换无缝钢管。  相似文献   

18.
故障现象:一辆丰田霸道4000型汽车,行驶中低速时正常,但在中、高速时有明显加速无力现象。故障检查:对燃油系统进行检查,拆下回油管,放到透明瓶子里观察回油情况。经观察,回油管回油量极少,速度较慢。据此,诊断为供油压力不足所致。  相似文献   

19.
电控柴油机的优化标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电控共轨系统的共轨压力和喷油量能够进行独立控制,因此它具有传统燃油喷射系统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运用Matlab的Cag。软件对高压共轨电控柴油机进行了标定,使其在尽可能减小NOx排放的基础上,增大扭矩,从而达到提高动力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共轨压力对柴油机萨巴德循环的最高压力与温度有着很直接的影响,同时,共轨压力也直接影响着定压预胀比及循环热效率和平均有效压力等技术指标。本文以潍柴国5柴油机为例,主要对照不同共轨压力下柴油机萨巴德循环的各技术指标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