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张槎站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禅西大道海口互通立交桥13#桥墩位于拟开挖基坑的中央,充分考虑车站与立交桥桥墩的相互影响后采用扩大承台的桩基托换技术进行施工,以保障基坑开挖过程中上部桥梁结构的安全。文中介绍了立交桥梁桩基托换过程中采用的临时顶升技术、扩大承台方案、托换施工过程及信息化施工监测技术,总结了明挖车站下穿桥梁桩基托换过程中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2.
依托某高架桥梁桩基托换工程,从托换方式、旧承台与托换梁连接设计、顶升设计等桩基托换设计方面以及施工监控和风险源控制等方面,介绍了桥梁桩基托换设计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将桩基托换、盾构施工和既有桥梁结构安全分析结合起来进行整体系统性分析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曲线段桥梁使用主动托换法洞内截桩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春剑  杨勇  李锋  代小勇 《隧道建设》2008,28(4):489-493
介绍广州地铁二、八号线桩基主动托换洞内截桩的施工方案。主动托换洞内截桩是桩基托换的一种新做法,吸收了被动桩基托换的部分施工方法,解决了运营中曲线桥梁托换时水平力很难平衡的难题;阐述在动荷载作用下进行桩基托换的施工方法和托换过程中桥梁结构的监控量测;为在复杂结构和地质条件下进行桩基托换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重庆北站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地面交通以及地下停车场的正常运行,提出火车站地下广场内桩基托换并盖挖法施工地铁车站技术:先采用桩基托换上部结构,然后以托板为基坑顶板进行盖挖施工地铁车站。既有桩基和结构的临时支撑以及托板与既有桩基、钢管柱的节点处理是工程的关键和难点:在桩基托换过程中,根据既有桩基上主梁数量设置H形临时支撑体系,并及时连接相邻临时立柱,形成整体;在托板与既有桩基节点处,凿除既有桩基基础部分混凝土,保留既有钢筋,长边方向底板部分纵筋从未凿除的桩体钻孔通过,短边纵筋绕行;钢管柱与托板节点施作时预留桩顶钢筋,将其伸入到托板中,连接成一个整体,一同灌注混凝土。现场监测最大变形为16.6 mm,说明本工程采用的桩基托换并盖挖施工技术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韦青岑  张俊儒  何基香 《隧道建设》2018,38(6):1014-1021
佛山地铁2号线换乘车站张槎站基坑宽50.3 m,深16.9 m,局部位于既有禅西大道桥下(净高仅7 m)。为解决低矮空间下超宽深基坑支护、既有高架桥桩基托换等难题,提出如下技术措施: 1)采用高桩承台桩基托换技术对位于车站中央桥桩进行托换,托换承台高于车站基坑面,基坑内支撑穿过新旧桩基形成对撑,内支撑与新旧桩相对独立; 2)地下连续墙幅宽调整为4 m,采用小型钻机成槽,以改善桥下施工工艺; 3)地下连续墙与两侧既有桩之间增加防塌孔措施; 4)基坑内支撑均采用混凝土支撑并加临时立柱以增加内支撑稳定性。以上措施解决了托换体系与车站基坑相互影响的问题,确保了低矮空间下超宽深基坑施工安全及既有桩基的安全。经数值计算论证、现场施工验证,提出的超宽深基坑内既有高架桥梁桩基托换关键技术是合理、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计算地铁隧道盾构穿越高架桥桩基托换施工前后桥梁承台及桩基受力的变化情况,保证桩基托换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文依托厦门市轨道交通6号线隧道盾构下穿跨杏林湾路高架桩基托换工程,结合桩基托换工程特点和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利用MIDAS/fea与MIDAS/civil建立桥梁桩基托换三维数值模型和梁单元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施工现场的桥梁桩基托换工程进行数值计算,重点分析桩基托换施工中新建承台及桩基承载力的变化情况,据此提出桩基托换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保障桩基托换工程质量,为类似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张槎站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而禅西大道海口互通立交桥13#桥墩位于拟开挖基坑的中央,基坑开挖过程中原有桩基周边土体将被挖除。为了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桥梁上部结构的变形进行控制,采用了扩大承台的桩基托换技术。该文采用数值模拟技术,通过分析基坑分步开挖过程中桩基沉降、基坑变形和托换桩基的受力机制,验证托换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完成的基坑开挖,保证了上部桥梁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成都地铁河中桥梁桩基托换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庆军 《隧道建设》2011,31(1):91-97
成都地铁2号线春熙路站-东门大桥站区间盾构隧道左线自东门大桥桩基中穿过,为保证盾构顺利通过并确保桥梁安全,采用托台换桩法对侵入隧道桩基进行托换处理。施工中采用河中围堰、帷幕注浆、降水、人工挖孔和静态爆破等辅助方法有效控制了地下水的影响和桥台沉降,确保了桥梁、管线安全及整个托换施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广州地铁广佛线盾构隧道穿越桥梁桩基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幸发 《隧道建设》2013,33(9):791-800
如何在地铁盾构法隧道穿越既有桥梁桩基时,既能确保工程自身结构安全,又能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及功能的正常发挥,是一个必须要认真面对的课题。结合广州地铁广佛线沙涌站至沙园站盾构区间隧道下穿沙涌桥桩基的具体情况,重点介绍通过采取在洞内对桩底预留基岩的处理、桥桩与二次衬砌的连接及截桩等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成功地将隧道二次衬砌转化为桥桩的环形托换梁,完成洞内桩基处理以及盾构空推通过的技术要点。对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合理性,为盾构下穿既有桥梁桩基的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下交通快速发展,地铁、隧道等地下构筑物下穿城市既有桥梁的情况常有发生。以深圳爱国路高架桥梁桩基托换工程为例,介绍桩基托换、顶升、监控及安全等方面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1.
天津地铁5号线穿越东风立交桥区段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俊芹 《隧道建设》2015,35(10):1034-1041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加快,线路穿越城市密集建筑区地段越来越多。为了解决地铁穿越建构筑物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域地铁选线难题,以天津市轨道交通5号线穿越东风立交桥区域为例,对区域内线站位布设方案、区间盾构隧道设计及桥梁桩基托换等工程技术方案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线路采用左右线上下重叠布置方式,较传统的常规方式占用地下空间少,增加线路选线的自由度,可有效避让线路两侧密集建筑物基础,减少拆迁,降低工程造价,解决了拥挤空间内的布线难题。2)上下重叠盾构隧道采用先下后上的施工顺序及在下洞设置钢支架、采用多孔注浆等设计、施工控制措施,可减少上下洞体的相互影响。3)匝道桥桩基托换采用桩基主动托换法施工,可有效控制桥墩沉降。  相似文献   

12.
龙蟠南路高架桥是南京市南北向重要通道,交通繁忙。地铁三号线下穿位于雨花站至卡子门站区间,地铁隧道左线穿越龙蟠南路高架桥侵入桥台桩基;隧道右线穿越龙蟠南路高架桥侵入高填土路基挡土墙预制方桩,直接截取桩基对地铁盾构施工及桥梁结构本身受力存在安全隐患,需对其主动桩基托换处理。该文介绍了其工程设计。为维持高架桥正常通车,不中断交通,分别从劲性托换梁方案和承台补偿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优化选定了承台补偿方案,并对承台补偿方案的整体结构计算分析与设计作了论述,有效地解决了桥台主动桩基托换难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蔡建鹏  余晶 《隧道建设》2018,38(12):1998-2005
为解决越江大盾构区间引起的大型换乘车站建筑功能复杂多样、使用标准高、结构型式复杂变化的问题,结合已运营的具有特殊建筑空间设计的武汉地铁8号线徐家棚站,全面探讨车站换乘方式、建筑方案、使用功能、空间效果、工程风险、结构受力等问题,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工程设计创新措施; 借助提升空间、增大柱跨、通透中庭、特色装修及不同层次空间布局,打造车站高大上的空间效果; 采取合理的支撑体系及止水方案,确保长江一级阶地高承压含水层条件下的超深超大基坑的安全; 采取底板设置抗拔桩、板墙节点加腋、临时传力体系和梁柱转换体系措施,解决车站大跨度、大中庭结构设计及开孔多等结构受力问题; 创新Y型扶梯柱和悬吊天桥通道,节约站台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4.
工程采用地铁地下车站和跨线桥梁合建的形式,跨线桥在地铁车站范围内以车站结构作为其下部基础,在盾构区间采用桩基承台基础,设计精心考虑各区间桥梁上下部结构方案,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站桥合建方案有效节约了建设用地,降低了建设费用,可供类似市政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薛煌 《隧道建设》2006,26(6):34-36,81
对复杂条件下建筑物的桩基托换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灌浆加固法、锚杆静压桩法、树根桩法、桩梁法桩基托换的优缺点,结合广州地铁五号线五羊邨过街楼的具体情况,确定了导洞内进行桩梁法托换的方案,并详细介绍了该方案的实现过程及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何茂周 《隧道建设》2014,34(10):981-989
为研究地铁隧道采用矿山法开挖初期支护+盾构空推拼装管片施工遇桥桩侵入隧道的综合处理技术,以深圳地铁9号线一区间隧道为研究实例,采用理论计算与工程类比相结合方式进行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现场监控量测,并指导施工。先确立处理原则、处理思路和处理范围,再制定洞外支顶、洞内托换的处理方案,最终实施洞外钢管撑支顶、洞内拱顶预注浆加固、初期支护加强、截桩、二次衬砌永久支撑桩基、三次衬砌拼装加强管片补强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技术。实践证明,采用该综合技术,顺利穿越了桩基,保证了隧道及桥梁结构的安全,对洞内洞外周边的环境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新建地铁站基坑施工与临近既有车站结构间相互影响的问题,依托深圳地铁5号线前海湾站基坑工程和与其相邻的1号线鲤鱼门车站工程,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计算分析施工过程中前海湾站新基坑围护结构与鲤鱼门车站既有主体结构的受力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既有鲤鱼门车站的存在对新基坑的开挖较为有利,可减小鲤鱼门站同侧的桩体变形(24.7%)和钢支撑轴力,使新基坑开挖更偏于安全;而新基坑开挖会使既有车站结构产生位移和一定转动,对既有车站的稳定和安全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