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结合工作实际,编写出快速准确绘制平面曲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  相似文献   

3.
4.
5.
通过对最小曲线半径的影响因素及缓和曲线长度确定的分析,就线路平面设计中(尤其在既有线改建和增建二线时)如何结合行车速度和地形条件,合理选配最小半径曲线的缓和曲线长度,以达到节省工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城际铁路引入中心城区和地下车站时,在困难条件下无砟轨道地段允许竖曲线(变坡点)与缓和曲线重叠设置。本文对比分析了竖曲线与缓和曲线的不同位置关系对行车平稳性的影响,并总结了相应的适应性措施,对于优化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叠设置提供了一种技术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竖曲线与缓和曲线总体上不应重叠设置。当确需重叠设置时,应对平竖曲线匹配条件予以严格限制;(2)变坡点处设凸形或凹型竖曲线,在不同位置与平面曲线搭配形成的空间线形几何形态各不相同,对车轮与钢轨的密贴性能、列车横竖向激扰震动的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影响行车平稳性;(3)竖曲线、缓和曲线间位置关系的合理搭配,有利于改善线路条件。  相似文献   

7.
8.
《中国铁路》2007,(12):75-75
日本铁路轨道构造标准规定,应当尽量避免缓和曲线上插入竖曲线。缓和曲线上,因为轨道面不平造成支撑的轮重减少,车辆走行安全性降低;竖曲线上,存在的上下加速度也造成支撑的轮重减少、压曲稳定性降低。两者重叠后安全性更为下降,所以必须避免。日本铁路竖曲线半径从舒适度的角度出发设定,上下加速度一般很小,可以认为竖曲线不影响走行安全性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10.
11.
本文利用曲线的弧弦差推导出一系列比较简便,易记的铁路曲线计算公式,不需三角函数表及各种铁路曲线表,仅以简单的运算即可求得常用的各种曲线要素。对采用长弦设置铁路曲线以及在运营线上当级和曲线的长度不规则时,可以利用本文推导的公式计算所需的曲线要素。  相似文献   

12.
张义军 《铁道建筑》2005,(11):64-65
为便于曲线的养护维修,大同工务段对湖东站场的铁路支线、站线、专用线的曲线线路从曲线正矢、曲线超高及曲线加宽进行优化,以达到确保运输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本文介绍一种既有曲线群地段曲线测设和拨距计算的新方法,通过曲线连测解决了夹直线过短所引起误差等问题,用枚举法优化公切线使拨道量最小,测设方法和计算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8.
19.
文章采用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将"等效曲线半径"概念引入机车车辆曲线通过计算中,将转向架固定轴距引起的车体偏移等效到曲线半径中,这样既可以在计算中考虑转向架引起的车体相对于轨道的偏移,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又可以使原本复杂的计算简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