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城市功能空间分化明显、交通需求多样的背景下,不考虑城市区域差别编制的综合交通规划在引导城市发展、解决交通矛盾方面的作用日渐式微。在剖析传统综合交通规划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差别化策略的主要内容,以及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交通发展战略、交通系统规划、近期实施阶段应用的技术路线。以四川省眉山市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划分交通分区并确定其合理的交通模式。同时,系统探讨差别化策略在道路网络规划、公交系统规划、停车系统规划、交通政策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城市向外围拓展的空间发展目标,作为城市发展的引导条件,城市交通系统急需调整和完善。本文针对西安城市的特点,提出了以提高交通可达性为主要目的的城市交通改善措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间分工协作和区域治理日趋完善,交通发展呈现新的趋势和挑战。从城际关系、枢纽格局、空间演变、供需关系、理念技术五个方面探讨长三角城市群交通发展新的趋势特征以及衍生问题。区域及城际交通体系层面,提出面向全局的交通资源优化配置和面向城镇群空间的城际客运交通系统整合两条路径;城市交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层面,提出交通与空间协同发展、交通系统整合提效、交通精细化管理三项策略;新理念下交通发展层面,提出促进低碳交通、应用新技术引导交通革新、主动适应新态势三类导向。最后,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过十多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上海城市空间与交通空间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得到了同步扩大。但城市空间尚未实现预期目标,交通问题也未得到根本解决,两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5.
城市绿色交通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陆化普 《城市交通》2009,7(6):23-27
围绕如何实现绿色交通的问题,首先辨析了城市可持续交通、绿色交通、低碳交通的概念和内涵,相互联系与区别。探讨了绿色交通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以及规划原则及要点,指出应注重绿色交通系统的内部优化、与外部系统的协调共生。提出从调整城市空间形态和土地利用、实施公交优先、完善道路网络、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到改变出行者观念与行为等方面推进绿色交通的措施建议。最后,指出未来城市与城市交通的理想模式,即“生态城市”和以公共交通为主、自行车和步行为辅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环境下上海市综合交通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上海市已经开始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开展交通数据采集工作.历经2010年世博会,上海市交通信息化快速发展,交通大数据的种类越来越多,为基于大数据挖掘的综合交通调查与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基于2014年上海市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结果,综述上海市交通大数据资源现状和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综合交通特征挖掘分析技术方法及主要成果.提出进一步拓展运用大数据分析城市综合交通特征的应用领域、优化大数据挖掘技术方法和完善大数据采集处理机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交通结构是反映交通需求特点和交通资源配置的关键指标,是区分交通模式的决定性因素.合理的交通结构能提升城市交通系统效率,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面向2035年,首先,分析上海市客运交通系统中各因素的因果关系与反馈关系,构建城市客运交通结构演变系统动力学模型;其次,使用模型模拟既有发展模式下上海市2020—2035年的客运交通结构的演变,对比《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对2035年的规划目标发现,公交分担率未达到规划目标,公共交通在交通结构中占比不足;最后,借鉴香港与东京的交通发展模式,模拟轨道交通垄断型和公交主导型2种发展策略下上海市交通结构的演变,发现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相协调形成公共交通主导,轨道交通、公交并重的交通发展模式更适合上海市未来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根据济南市慢行交通基础设施调查数据,分析其分布状况与服务水平。从需求分析、道路结构比例与断面类型及其管理状况等方面,对济南市慢行交通基础设施进行适应性分析,并为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对策建议。研究慢行交通基础设施能够有效评估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状况,从而改善慢行交通的通行空间。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逐步拓展,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也由此凸显。现有的交通格局往往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亟待优化。本文结合长沙市城北交通格局优化的实例,在对发展背景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交通格局的构想,并分析了构建交通格局体系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0.
低碳和谐是都市人对城市生活的渴求,而实现这种生活的一个关键就是城市交通的低碳和谐,即较低的城市交通工具尾气排放、通畅的城市交通运行,舒适、愉快的城市居民出行.文中通过对慢行交通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城市低碳型交通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