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0 MHz频段电波在山区隧道的覆盖特性和应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900MHz频段电波在山区长直隧道、隧道群和弯曲隧道中的测试数据,参考国际上的经验公式,得出900MHz频段电波在不同类型隧道中传播的初步特性参数。认为采用光纤直放站加天线辐射的方法,解决900MHz频段的GSM R移动通信系统在我国山区的应用是有效和可靠的。结合大秦双线铁路的线路情况,提出采用天线辐射方式解决GSM R移动通信系统在山区隧道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主要论述GSM-R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在铁路实际应用中几项关键技术的选择和预测:频率、天线、传播模型和参数、覆盖预测、小区重叠、隧道覆盖等。  相似文献   

3.
铁路隧道中漏泄同轴电缆辐射场分布的计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舒琳  施华  王均宏 《铁道学报》2002,24(2):69-73
漏泄同轴电缆外导体上周期开缝的结合能够有效地将射频能量均匀分布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延伸电波的作用距离,因此漏缆被广泛应用于隧道,地道中的无线通信,本文对架设有漏缆的铁路隧道中火车天线所在位置处的电波情况进行分析,不仅考虑了不同频率下的电场分布图,还分析了不同隧道壁材质对电波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铁短隧道内试验案例和检测数据分析,验证了短隧道内GSM-R信号覆盖可以不采用传统的直放站加漏缆的方式,而是在隧道口设置天线进行无线覆盖,可为GSM-R网络设计单位、铁路养护维修和网络优化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1999年山阳新干线福冈隧道衬砌脱落事故为鉴,日本运输省颁布了隧道维护管理指南,实行隧道衬砌劣化剥离检查制度。为替换打音方法,实现自动化检测,西日本铁路利用多通道雷达技术,研制出使用检测车的隧道衬砌检测系统。雷达拥有16个发送天线和16个接收天线单元,能够获得隧道衬砌处256点阵列的信息,可全面掌握裂纹、麻面和空洞缺陷情况。检测车使用了新干线维护用车,车上3个塔台安装多通道雷达,采用双臂工作方式,还可依据检查方向旋转。  相似文献   

6.
隧道电力照明施工技术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隧道照明工程是隧道投入运营后为铁路的正常巡视和故障检修提供照明及动力电源的附属工程。一般当铁路隧道长度超过3km时都设有铁路隧道照明工程。参照以往隧道照明施工方法。结合在西合铁路桃花铺二号隧道及东秦岭隧道照明工程实际情况,对隧道照明施工技术工艺规程作初试探讨。  相似文献   

7.
概况 韩国第一座铁路隧道始建于1905年,位于首尔-釜山铁路线上。此后共修建铁路隧道241km,占铁路总长的7.8%。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修建了不少新的铁路隧道,总长为191km,占高速铁路总长的46%。现在正在韩国东部修建一座长16.2km的铁路隧道。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铁路隧道CAD技术现状,提出了开发以参数化技术为核心的铁路隧道计算机CAD系统的必要性,重点介绍如何在铁路隧道软件中实现参数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2008年3月29—30日,第五届铁路隧道年会在西安召开。本次会议是在我国开展大规模铁路建设和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以铁路隧道建设安全及软岩修建技术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对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代表们还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黄土隧道。  相似文献   

10.
仰拱是隧道产生病害较多的部位,仰拱的检测是新建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运营隧道安全评估的主要内容。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地质雷达法在铁路隧道仰拱检测中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质雷达法在隧道仰拱密实情况定性检测上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检测的不密实区域深度与开孔实测结果略有偏差;在仰拱与围岩分界面较明显且仰拱为素混凝土时,地质雷达配置270 MHz天线可准确检测仰拱混凝土的厚度。  相似文献   

11.
依托甬舟公路孙家湾1号隧道与甬舟铁路牛皮岭下隧道并行段,通过数值计算,对三洞并行隧道中间铁路隧道先行情况下,公路隧道施工顺序、二衬施作时机及工法步距开展研究,并探究了公路隧道爆破对中间铁路隧道二衬的影响,对孙家湾1号隧道的安全净距及在不同工况下的振速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为:(1)塑性区集中在开挖范围中下部及公路右线与铁路隧道中夹岩处,中间铁路隧道受公路隧道开挖扰动影响左右拱腰产生较大水平变形;(2)小净距三洞并行隧道中间铁路隧道先行,宜采用公路左线-公路右线的开挖顺序,铁路隧道二衬施作完后再施工公路隧道,采用CD法施工,并设置公路左右线步距为50 m;(3)对不同围岩级别、开挖进尺、工法的9种工况爆破施工对中间铁路隧道二衬影响进行探究,得出各工况下振速传播路径、最大部位、振速数值是否满足要求,并对爆破施工提出针对性意见;(4)Ⅳ级围岩、采用CD法施工,孙家湾1号隧道爆破施工极限安全净距为11.5 m,净距小于11.5 m时建议采用机械开挖。  相似文献   

12.
中交建公司在建项目最长的双线铁路隧道——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太中银铁路柳林隧道,经过施工人员连续两年的不断掘进,于1月17日贯通,在太中银铁路全线7座重控隧道工程中率先贯通。  相似文献   

13.
中交建公司在建项目最长的双线铁路隧道——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太中银铁路柳林隧道,经过施工人员连续两年的不断掘进,于1月17日贯通,在太中银铁路全线7座重控隧道工程中率先贯通。  相似文献   

14.
1 漏缆的基本工作原理 漏缆全称是泄漏电缆.在基站与移动站之间的通信,通常是依靠无线传送.目前通信技术发展越来越要求基站与移动站之间随时随地能接通,即使在隧道中也是如此.然而在隧道中,移动通信传播效果不佳.隧道中利用天线传输通常也很困难,所以漏缆在隧道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目前铁路GSM-R系统使用的E-GSM频段,漏缆主要用于隧道内无线信号覆盖.  相似文献   

15.
2007年3月12日,温福铁路(福建段)隧道掘进累计100.25km,完成隧道总长的70.23%,在全国铁路客运专线中首次突破隧道掘进百公里大关。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2月16~17日,第二届铁路隧道设计年会在成都召开,年会的主题是“复杂山区铁路隧道修建技术”。会议安排了专家讲座,王梦恕院士作了“复杂山区铁路隧道设计理念和原则”的讲座,西南交大关宝树教授(仇文革教授代)作“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设计与施工”的讲座,部工程管理中一心齐景岳高工作“对我国铁路隧道工程技术的思考”的讲座。  相似文献   

17.
隧道渗漏水是目前铁路隧道较为普遍的问题,也是铁路电气化改造必须解决的难题。结合当前我国铁路隧道渗漏水的现状,综合论述了目前我国隧道渗漏水治理的技术与材料,并提出存在的不足和亟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8.
干线线路     
《世界轨道交通》2011,(7):12-14
龙厦铁路象山隧道举行全线贯通仪式 6月16日上午,龙厦铁路象山隧道举行全线贯通仪式。南昌铁路局常务副局长钟生贵、省铁办主任俞开洋和龙岩市副市长郑如占等领导出席贯通仪式。象山隧道是龙厦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也是福建省有史以来掘进里程最大的铁路隧道。自2006年12月开工以来,在铁道部南昌铁路局、龙岩市委、市政府和沿线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路地双方及全体参建人员精心组织,顽强拼搏,克服重重困难,综合利用多种先进技术使得隧道全线贯通。  相似文献   

19.
5月13日,迄今为止中国华东地区最长的铁路隧道——龙厦铁路象山隧道全隧贯通。该工程自2006年开工建设,为新建福建龙岩至厦门铁路的重点工程,隧道占龙厦铁路全线的近十分之一。据了解,龙厦铁路是一条全长约171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的国铁1级双线电气化高速铁路。该铁路子2006年12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最初概算总投资64.8亿元,后调整为74.63亿元。象山隧道的贯通为龙厦铁路尽快完成全线铺轨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今年年底铁路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龙厦铁路建成后,将与赣龙铁路、韶赣铁路相连,使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地区,更加紧密地与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39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技术条件 对国内外铁路隧道防水材料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在总结国内外隧道防排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铁路隧道防水材料的实际应用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防水板及止水带产品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全面系统地提出防水板和止水带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合理确定防水板及止水带的技术指标,制定铁路隧道的防水材料技术条件。研究成果于2007年7月通过了铁道部科技司组织的技术评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