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越岭段的铁路选线是线路选线中的重点、关键,涉及到线路走向、投资节省、运营安全、减灾防灾等;越岭段的选线应因地制宜、因线制宜,综合考虑铁路建设及运营期间的各方面需求。针对锦州港至白音华铁路由赤峰越天河梁进入锡林浩特界,线路方案综合了灾害防治、绿色环保、运营通风、运输实践、投资节省等因素,经过系统的研究、比选后确定。天河梁越岭段线路选线是减灾选线理念在山区越岭选线的工程实践,对严寒多雪的山区铁路越岭选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申平 《铁道勘察》2008,34(2):49-52
结合西平铁路永寿梁越岭隧道地质选线,从越岭垭口比选、隧道方案选择、洞身地质条件优化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黄土高原越岭地区的工程地质工作方法和地质选线经验.  相似文献   

3.
复杂山区铁路的线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线设计是铁路建设优劣成败之关键,如何巧妙地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发掘最合适的路线,确有其深邃的价值,而越岭垭口是山区铁路的主要控制点,它的选线设计几乎包括了所有的铁路技术标准,本文想通过一些实例,分析复杂山区铁路选线设计的主要特点和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4.
杨靖东 《科技交流》2003,33(2):10-16
越岭选线在铁路选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结合兰武二线越岭地区选线的实例,从越岭垭口的选择、越岭隧道长度和越岭引线方案的比选几个方面论述对越岭地区选线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张颖 《铁道建筑》2022,(12):101-104
兰张三四线铁路区域内的环境敏感目标对于线路走向形成了明显制约,特别是乌鞘岭越岭段,设计提出了沿既有铁路长隧道越岭方案(DK)和经安远镇短隧道越岭方案(DIK)。结合该区段线路走行方向、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环境敏感区分布等工程特点,从环境敏感性、噪声、振动、对两侧环境的阻隔影响等环境保护角度开展环保比选,推荐一条技术可行、环保合理的线路方案。经综合分析,在可充分利用既有隧道斜井及施工便道的前提下,推荐DK方案。建议设计阶段提出相应的环保选线原则,系统性地研究铁路建设对于生态环境、水环境的影响,优化选线思路。  相似文献   

6.
范春林 《科技交流》2006,36(4):7-10
冒天山越岭由于其特殊的地层结构,滑坡(错落)、煤矿(窑)采空等不良地质极为发育,在铁路建设工程中不多见。本文主要介绍冒天山越岭隧道在可研及初步设计阶段的地质选线过程及经验.  相似文献   

7.
张唐铁路穿越燕山山脉,地形起伏大,山坡陡峻,地质构造复杂,煤矿铁矿铜矿采空区发育,水文环境因素影响大,如何在地质复杂地段进行越岭隧道方案比选,是张唐铁路地质勘察的工作重点。结合张唐铁路燕山越岭隧道两大方案,对隧道地质条件及经济技术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最终提出了合理的地质选线意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秦岭地区生态环境现状、敏感性及影响因素分析,结合该区域既有铁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经验总结及铁路客运专线特点,确定了西成客运专线秦岭山地环保选线的基本思路及原则。对西成客专西安北至汉中段不同通道方案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涝峪经佛坪(AK)方案避开了秦岭山区集中连片的保护区域,引线及越岭隧道工程涉及的生态敏感区少且线路短顺,对秦岭生态环境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墨镫至左权铁路线路走向(越岭)方案的对比研究,得出根据越岭隧道长度、两站引线线形、工程投资、占用煤田资源和穿越采空区等要素优化出的选线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以山西中南部通道翻越吕梁山越岭方案为例,从区域地形、地质出发,结合沿线经济据点、煤矿分布、泉域保护区及自然保护区分布,综合经济、技术比选,确定了合理的越岭方案,阐述了越岭选线需要综合考虑各相关因素和条件,才能选择出经济合理的线路走向。铁路越岭选线不仅受到地形、地质条件限制,而且需要合理处理线路走向和地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全方位的关系,做到综合社会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1.
西平线越永寿梁线路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建铁路西安至平凉线线路穿越永寿梁,通过对越永寿梁线路方案分析与比较,总结越岭选线的几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关于太和铁路越岭地段选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和铁路为例,介绍地形复杂的山区选线时,应重点解决越岭地段线位选择问题.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方案研究,选出最经济合理的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13.
巨小强 《科技交流》2006,36(4):11-14
通过对尖干山越岭地质选线的介绍,总结了在复杂山区铁路地质选线的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14.
向莆铁路戴云山越岭隧道群工程地质选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向莆铁路戴云山脉越岭隧道群沿线不良地质发育、地质构造复杂,线位选择的优劣对工程成败影响巨大,推荐地质条件最优的戴云山脉越岭隧道群线位是向莆铁路地质勘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三维可视化高分辨率遥感解译、大面积地质调绘、高频大地电磁测深等技术为核心的工程地质综合选线贯穿于越岭隧道群工程地质勘察过程的不同阶段,持续不断的比选和优化越岭隧道群线位和隧址。推荐的戴云山越岭隧道群线位和隧址进出口,成功绕避了洞身各种不利构造和洞口不良地质体,隧道群工程地质条件整体良好,合理规避了各类工程风险,施工进展顺利、铁路运营状况良好,社会、环境、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铁路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围绕铁路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提出的“绿色选线”制度,运用系统分析和多目标决策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要技术支撑,以决策支持系统(DSS)为核心理论,并引入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从铁路线路方案的环境影响问题出发,结合其特点,对基于环保理念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技术进行了研究,完成了基于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实现,完善了现有铁路选线过程中环境问题的考虑方式,提高了决策的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毛斌 《中国铁路》2000,(1):26-29
介绍了内江-昆明铁路线路走向、修建意义、工程概况和地形地质特点,重点从限制坡度的选择、越岭选线方案的确定、工程弃碴的处理、科技攻关以及贯彻铁道部“快速高效”的改革思路几方面介绍内昆铁路的工程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兰州至张掖三四线越岭隧道选线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结合高速铁路兰州至张掖三四线乌鞘岭越岭地形地貌、不良地质、自然保护区等控制因素及相邻既有铁路情况,按照高速铁路"短、直、快"的选线原则之外,从工程地质、环保、经济、安全、工期等方面对地质条件复杂的乌鞘岭越岭方案进行研究,经多方案分析研究,沿既有铁路越岭隧道并行敷设,不但可满足高速铁路选线原则,还可以充分利用既有隧道斜井、竣工地质勘察资料及施工措施经验,解决乌鞘岭工程地质复杂选线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因山区铁路建设工程艰巨,投资大,建设项目立项时,必须经多方面论证;要使线路方案经济合理,需正确选择主要技术标准,同时在线路方案研究中,应合理确定越岭垭口,重视地质选线,通过精心设计,选出一条经济合理的线路,既能满足铁路运输需要,又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铁路越岭段工程艰巨,且直接影响线路走向、工程投资和施工安全等重大问题,往往有多个方案进行比选。越岭段线路高程大、隧道埋深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仅靠大面积区域地质调绘和钻探等地质手段很难查清方案地质问题。如何科学地、合理地发挥物探技术在铁路越岭隧道选线中的作用是我们铁路勘探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本文以集通线越岭段勘探为例,研究物探技术在铁路隧道选线所发挥的作用。研究结论:物探技术能够查明隧道断层等不良地质构造、岩性分界、地下水发育情况,为隧道围岩分级提供依据;科学指导钻孔布设并大量减少钻探数量;大大地降低勘测成本,缩短勘测周期,提高勘测质量。物探技术在铁路越岭隧道选线中作用凸显。  相似文献   

20.
复杂山区铁路选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欣 《铁道勘察》2005,31(1):5-7
以朔黄铁路为例,介绍在地形复杂的山区进行选线设计时需注意的问题,认为应重点解决越岭垭口的位置、隧道长度和越岭高程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