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供应链蕴藏着高风险性,汽车供应链风险管理就是通过风险识别、评估、处理等方式,对汽车供应链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损失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汽车供应链具有产业链条长、网络节点企业协同程度高、辐射范围广等特点,在市场环境多变、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其供应链网络的稳定性更易受到各种外部事件的影响。文章在汽车供应链三级网络的基础上引入价值模型,以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股票价格变化为依托,采用历史模拟法对15家处于汽车供应链不同层级企业的供应链风险水平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处于供应链网络中游的核心制造企业相较于上游供应企业和下游经销企业具有更高的供应链风险水平。这为汽车供应链中节点企业的供应链风险评估与管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正全球化的当下,没有谁是一座孤岛。伴随疫情的蔓延,全球汽车供应链备受考验。尤其首家在中国之外的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宣布韩国部分工厂暂停生产,这意味着疫情对供应链的影响已逐渐波及外资汽车制造商位于本土的工厂正常运转。考虑到供应链中断的风险,部分企业也开始思考替代生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正>汽车产业是全球主要经济大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全球出口金额最大的单一制造业,具有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市场规模大、全球化程度高等特点。自全球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萎缩,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冲击全球产业格局。我国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汽车作为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自主可控已成为政府和行业的重要关注点。本文通过研究产业安全的相关理论,从外部环境风险视角切入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评估方法研究,并通过汽车行业的实证来检验方法的可行性,提出对策建议,有助于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可控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汽车供应链体系面临的新挑战 汽车供应链是最典型、最复杂的供应链体系,采购是这个供应链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利益分配是汽车供应链企业合作中关键而又矛盾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它对合作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文中将博弈论中合作博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汽车供应链利益分配中,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带风险修正因子的Shapley值模型和根据合作者投资额的大小进行权重分配来综合确定各合作企业的利益分配,同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系统可靠性分配是供应链可靠性运作过程中的一类重要问题,对于供应链的成功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借鉴机器零部件的可靠性分配方法,根据可靠性工程中可靠性成本函数的概念,构建了汽车供应链可靠性预估成本函数;结合供应链的结构特征,建立了汽车供应链可靠性的分配模型,最后构建了以重要度最大单元为搜索单元逐步迭代的算法。这种新的简易算法,更易应用于汽车供应链的可靠性分配,为汽车供应链的成功运作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基于汽车供应链视角,建立了汽车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了续航能力的研发成熟度、制造商的研发投入度、补贴措施的合理规划对汽车供应链定价策略的影响及政府补贴机制问题。结果表明:在汽车供应链中制造商占据主导地位,相比销售商来说具有更强的市场主导力,决定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在国家补贴退场下,地方政府应合理调整新能源汽车有效补贴范围,鼓励制造商对续航能力的研发投入,从而实现汽车供应链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9.
提升制造业供应链稳定性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期间多次强调的重要内容。自2006年以来,汽车制造业一直是广州第一支柱产业,是广州市政府计划到2021年打造的两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在这次新冠疫情中,广州汽车制造业供应链受到了严重冲击,在疫情最严重的2月几近熔断。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广州汽车制造供应商缺乏核心技术且研发投入少、广东汽车制造业供应链不完整、广州日系汽车整车封闭式采购模式。后疫情时期提升广州汽车制造供应链的稳定性应以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思想为指导,支持广州汽车制造供应商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和增加研发投入、联合周边城市稳定广州汽车制造供应链精准招商、支持广州民族汽车品牌整车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业务的大量外包,汽车产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建立供应链战略并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被视为21世纪的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供应链绩效分析既是对供应链战略执行情况的反馈,也是实施有效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真实地反映供应链战略的执行情况,如何正确地把握当前供应链的特征及状态,是供应链绩效分析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