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附加值船舶研发与建造的特点及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滨 《船艇》2000,(7):16-19
高附加值船舶的开发、设计与建造有着相当的难度,这也正是该领域的进入障碍(Barriers to Entry)。一个国家或一家造船企业建造高附加值船舶,进入障碍首先表现在造船国自身的工业水平方面;因为高附加值船舶的开发首先要有材料工业、机械  相似文献   

2.
在2003年船舶市场继续好转的大环境影响下.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造船国家——日本和韩国的造船企业的经营状况普遍要好于2002年.两国根据世界产业形式的发展并结合两国自身造船业的现状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出台了一些可行措施。同时更加重视对科技的投入.注重新产品的开发。欧洲造船企业的形势还是不容乐观.许多造船企业已把造船的重点转移到了军船和高附加值船上.为此也制定了一些产业扶植政策。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造船总量跻身于世界前列,但仍有部分船舶企业在生产技术与管理方面难以和实际生产需求相适应,且设计与管理信息严重脱节,进而形成信息孤岛,信息技术的集成性缺失,影响了造船生产效率的提高。本文采用了计算机辅助造船技术不断提升造船的速度并缩减造船成本,就应深入研发并运用数字造船技术,实现技术方面的创新。将高科技与高附加值船舶产品作为重点,适当调整船舶工业技术结构,特别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船舶集成化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陈达 《机电设备》2003,20(4):42-45
近年来韩国造船业为扩大竞争优势不断加大科研投资规模,积极承建高附加值船舶产品而连年创佳绩,这充分表明韩国造船的竞争实力非常雄厚;韩国船厂抓信息技术应用、主导产品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不断完善生产管理体制,这些措施是企业实现高效生产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中韩造船竞争陷入胶着状态,面对中国的强劲势头,韩国开始“冷落”散货船型,而加大力度占领高附加值高技术船舶制造市场。这一策略动向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数字造船,绿色造船,是船舶企业的发展趋势。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企业生产能力,对企业来说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采用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先进的区域造船,要求建立现代造船模式。面向国际先进造船水平,不断拓展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空间,这是现代造船的主流。现代船舶制造讲究数字信息的时效及船体建造的信息流与技术支持,它关系到船台(坞)的周期、船舶建造的质量,因而是提高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船舶工程》2015,(1):116-117
<正>当前,我国造船业已经进入优胜劣汰的提速阶段,向高附加值船舶转型已经成为各大船企提升竞争优势的首要战略。于2013年年底发布的《船舶行业规范条件》严格要求船企加大自主研发创新力度,要以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为主要任务,以此提高我国造船整体的国际竞争力。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高新技术企业之一,一直以科研创新为核心竞争力,走在造船界的前沿,受到业界的高度评价。6  相似文献   

8.
吴荻 《中国水运》2007,(10):30-31
船舶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发展造船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但我国造船企业与世界先进造船企业这方面的差距依然很大,船舶行业要发展就必须重视信息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船艇》2006,(6):78-80
IMO拟制定气体燃料船舶规则,韩造船企业研发高附加值船舶,大宇造船海洋第一季度接单额完成全年计划的45%,韩进重工加速扩张步伐,俄罗斯民用造船史上最大一笔订单诞生,沃尔沃IPS推进器可提高船速20%……  相似文献   

10.
世界船舶市场疲软,船价低迷,船舶产业遭遇冲击,江苏造船业产品结构性产能过剩、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储备较少等矛盾显现出来,迫切要求江苏造船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从江苏船舶产业、造船企业和船舶产品3个层次,思考了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提升江苏造船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船舶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附加值较低,与世界其他造船强国相比还存在明显不足的严峻现实,认为船舶产业应当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重塑竞争优势的背景下,探索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助力我国制造产业的转型,加快实现成为世界制造强国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的《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调整优化民用船舶产业结构,发展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推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出口等具体要求。专家指出,作为典型的军民融合产业,船舶工业应从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需求、造船强国建设等国家政策出发,通过组织实施船海产业创新和产业化重大工程,大力研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突破关键共性技术与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世界主要造船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国际造船市场的走势,分析了前几年国际造船市场发展不景气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世界各国造船能力大幅度提高,主要造船国降低船价参与竞争引起。文中还介绍了我国的造船业情况,通过国内外对比,总结经验,在即将到来的船舶市场回升,竞争激烈情况下,有助于国内造船企业扬长避短,发挥群体优势,进一步开拓国际造船市场。  相似文献   

14.
警惕高技术背后的高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萍 《中国船检》2004,(4):24-27
客滚船是连接岛屿与大陆的交通工具,主要用于装运卡车、小汽车、游客以及提供船上游客住宿和娱乐服务,是典型的高技术船舶。它集高速、安全、平稳、低耗、设备先进、注重环保于一体,建造技术难度极大,与LNG船一道,被誉为造船领域里两颗最耀眼的明珠。建造客滚船,不仅技术含量高,而且蕴含着可观的经济价值。然而,国内某著名造船企业在承建了两艘世界顶级客滚船后,不仅没有获得可观的经济价值,反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究其原因,就在于只看见了高技术后面的高附加值,却没有看到暗藏的高风险。在世界船舶工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国际造船市场对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趋之若骛的今天,如何规避订单中的高风险,是中国造船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船艇》1998,(7)
当今,国际船舶市场已被世界30家大型企业集团垄断。占据世界造船份额70%的日、韩两国造船企业集团加快走向强强联合和跨国经营,加剧了国际竞争。我国造船业企业数量和职工人数虽居世界第一,但造船产量和效益不及日、韩一家几千人的企业。 国际竞争是国际著名跨国公司集团化竞争,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我国船舶工业只有集中全国造船优势,尽快培植世界级的大企业集团,才能以最小的改革成本和最快的速度,迅速形成规模,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争取主动,重振民族造船业雄风。  相似文献   

16.
日本、韩国将造船能力向中国转移,国内造船业有准备但不充分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正在不断地深化。各种产业向最具资源禀赋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相对集中,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也是促使世界经济能够保持平稳持续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研究世界造船业近百年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一条明显的演变规律,即世界造船中心由西方国家逐步向东方国家转移。当前世界造船产业的转移,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韩国同欧洲争夺霸主地位一样,产业转移的方向已经开始转向中国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从国际船舶市场发展的趋势看,当前的日本和韩国造船企业虽掌握了先进的造船技术,但迫于日益高昂的劳动力价格和日益紧张的造船用地,促使他们一方面在技术研发上下功夫,提高造船效率,保持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则是加大在中国、越南等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力度,以期利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和土地优势,转移部分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7.
崔燕 《中国船检》2012,(7):56-59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11年全球新船成交量同比下降55%,新船价格跌落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水平。世界造船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国际规则不断推陈出新,使船舶市场出现了结构性变化。市场更加青睐以节能、绿色环保以及高技术高附加值类船舶。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那么韩国、日本、欧洲等先进造船国家在政策和技术研发领域有哪些新的动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船舶工业市场研究中心王班研究员认为,随着世界船舶市场剧变可能引发的各国船舶工业调整,未来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将会成为各国船企更加关注的对象,这一领域订单的争夺势必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19.
《船艇》2007,(12)
韩船企股价连创新高由于近来新船承接订单增多,船价也维持在高位,高附加值船舶订单成为主体,韩国造船企业的股票价格近来在股市上连创新高,上市股票的总市值创历史记  相似文献   

20.
正邮轮作为一种高附加值船舶,其因设计建造的难度大且造价成本高,被誉为世界造船界皇冠上的明珠。在欧洲各国,邮轮因其布局完善、技术先进以及内饰精致等特点,占据着制造业的整个市场。近年来,国内邮轮旅游的人数和邮轮母港的数量迅猛增长,引起了国家对邮轮设计和建造的高度重视。我国先后出台多个指导性文件,明确提出:"培育本土邮轮发展,支持国内造船企业与国外造船企业联合生产制造大型邮轮项目"。2018年9月27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我国邮轮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加快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