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12月8日,中国首艘2万吨级江海船型首制船"江海直达1"号正式下水,长江航运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江海直达运输,从此将开启新的模式。"江海直达1"号的完工,标志着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取得新突破。未来舟山将加快干散货、集装箱等江海直达系列船型研发,打造江海直达专业化船队,发展江海直达运输,并逐步形成舟山江海直达船型研发设计、建  相似文献   

2.
正前不久,满载着2万多吨铁矿石的国内首艘江海直达船——"江海直达1"号轮在安徽马鞍山马钢港务原料总厂码头启动卸货作业,标志着首航任务顺利完成,我国江海联运迎来新发展。当前,随着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的进一步推进,江海直达成为了提升长江航运功能的一大助力。那么,新时代长江航运将迎来何种变化?出现何种业态?业界又将面临哪些机遇?我个人认为,以下三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内河运输的发展适应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江海直达船发展迅速。本文介绍了江海直达船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影响长江航运和江海直达船发展的制约因素,总结了现有江海直达船舶的主要船型参数和江海直达船的主要船型特点,对江海直达船的设计做出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2月18日,547标箱的江海直达集装箱船"海川6号",从阳逻港解缆鸣笛,满载驶往上海洋山港,标志着目前武汉本港最大吨级的"江海直达"班轮从武汉首航成功,填补了武汉本港无500标箱江海船的空白。同一天,武汉市市长万勇召集召开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武汉市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及打造长江黄金水道等一系列讲话和指示精神,部署加快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5.
唐冠军 《中国水运》2014,(11):16-18
本文紧密结合贯彻实施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促进海运业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着眼于江海航运一体化联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新要求,以新常态、新机遇、新发展揭示了江海航运一体化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并立足长江航运实际,提出了加快黄金水道建设,推进江海航运一体化发展的新思维、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正4月12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进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运输发展的意见》。江海直达是一种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运输方式。推进江海直达运输发展,是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和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要作用。1降本增效,江海直达优势明显所谓江海直达,是指货轮从江上到海上直接通达,中途不经其他港口中转货物。江海直达能大大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7.
2018年4月10日,国内首艘2万吨级江海直达船"江海直达1"号安全抵达马鞍山港,成功完成首航,标志着除内河船舶和海洋船舶以外的第三套造船标准成立,同时也意味着我国江海联运系统步入了崭新的时代长江拥有全球第一的内河货运量,被誉为"黄金水道"。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受长江口进江航道水深条件等多个因素限制,大型散货和集装箱运输船舶,仍不能采取直达长江口内运输方式。如何破解江海直达运输的主要制约因素,促进海洋与长江黄金水道的无缝对接,成当务之急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互通互动建设,以推动"海进江"二程运输建设,以及江海集装箱、散货直达式联运等方式,改变当前的二次、三次转载的运输现状。但目前受长江口进江航道水深条件等多个因素限制,大  相似文献   

9.
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江海直达运输的经济和环保综合优势日益凸显. "十三五"期间,中国船级社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基于国际上先进的理念及方法论开展了江海直达关键技术、规范标准、船型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最终制订了适用于江海直达船舶的技术标准,研发了系列安全节能环保的江海直达概念船型,其载货量、节能效果、经济性等较现有的...  相似文献   

10.
借助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黄金机遇,进一步挖掘马鞍山段长江黄金水道的巨大潜力,加大马鞍山市水运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加快推进江海联运中心建设和"以港兴市"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由中国船级社(CCS)浙江分社舟山办事处负责建造检验的特定航线江海直达散货船"江海直达17"号和"江海直达19"号在舟山市和泰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顺利下水。该船总长128.00米、型宽22.60米、型深9.00米,主机功率1471*2千瓦,计划于8月底交船,将专门从事宁波舟山港至长江沿线运输。该船作为新型江海直达船满载可靠泊九江、黄石、武汉、岳阳等长江中游多个港口,  相似文献   

12.
扬州港地处长江黄金水道的核心区域,作为国家一类开放港口,扬州港具有江海货物直达、中转运输集散的区位优势和良好发展前景."十一五"期间,是扬州港建设成为长江沿线重要港口的关键时期.继续抢抓沿江开发机遇,加快港口建设,完善港口服务功能,正在从思维上的共识成为一种行动.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扬州港人正以激扬奋发的干劲,朝着既定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3.
长江是世界上集“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于一身的为数不多的双优区域之一。长江干线是全国内河航运最重要的水运主通道,航道条件优越,与主要支流及三角洲水网一起形成了天然的水运网络体系,横跨六省二市,其通航里程迭2800公里,是联系我国西、中、东三大地带的运输主动脉,是我国实施对外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依托。在水陆联运、江海联运、干支直达运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长江航运公安机构作为国家行政管理和刑事司法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长江干线单位的码头、趸船、水上设施以及航行、停泊、作业的中外民用船舶行使消防监督管理事权。为此,我们从各个视角来看长江干线消防。从各个角度来谈长江干线消防,以期正视问题,一改进工作,使“黄金水道”不仅畅通无阻,而且安全无忧。  相似文献   

14.
水富港地处滇、川、渝结合部和金沙江与长江的分界点,是金沙江上唯一能够实施2000吨级以上船舶江海直达运输的港口和原交通部确认的长江第一港;是云南省乃至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通往长江流域及东北业地肱的主枢绍港,以及东北、形地区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进入中国大西南乃至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枢纽港;水富港还同时是已规划的第三座欧亚大陆桥通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为加快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系统建设,切实推进舟山江海直达滚装运输发展,针对商品汽车滚装市场环境,梳理汽车行业产销现状,预测江海联运总体需求,明晰滚装营运基本格局。开展江海直达滚装运输技术经济论证,聚焦费用与时间综合指标,创新性地提出江海联运综合成本评价"3C"模型,模拟内河船、海船、江海直达船与北方航线、南方航线和长江航线的系列组合方案,从船舶所有人和货主的视角评价全程运输效益,指出舟山发展江海直达滚装运输具有可行性,汽运需求、行业竞争、船舶替代和技术标准等风险影响因素具有可控性。该研究可为江海联运研究提供技术路径,为江海直达船舶市场准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江海直达集装箱运输,可促进长江经济带"龙头"与"龙眼"的联动,助推宁波舟山港实现新跃升。宁波舟山港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又使浙江在长江经济带的江海联运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设立,宁波舟山港迎来深度发展江海联运的新机遇,可发挥浙江省的商品、资本、人才等优势,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深化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把浙江建设成为连通"一带一路"沿线各港口和"海陆双向、对外开放"门户。在当前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沿海地区制造业陆续向内地转移,增强了对江海联运的需求,长江常年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占该流域地区货物周转总量的30%  相似文献   

17.
《水运工程》2012,(8):154
武汉至上海洋山港区"江海直达"航线,一直被视作武汉新港的"生命线"。为提升"江海直达"效率,2010年,阳逻港一期、二期共同出资13万元,实施码头平台连接工程,到港船舶只需停在一个码头。2011年7月,武汉市推出9项优惠政策,包括对准点航班实行奖励、给予专用通道等;2012年6月,武汉"江海直达"船升级为8 000 t。随着长江航道的疏浚,到"十二五"中期,武汉新港可在3 000 km的范围内与东京、大阪、首尔、新加坡、雅加达等国际港口实现万吨轮常年直达。武汉新港的货运集散能力越来越强,目前已为长沙  相似文献   

18.
贺晓春 《中国水运》2007,7(4):18-19
近年来,四川水运发展以合力建设长江黄金水道为契机,努力实现通江达海的发展战略,并积极探索“航运通畅、港口完善、干支结合、江海直达、环境和谐”的绿色航运发展思路。嘉陵江目前渠化开发建设进入高峰期,已建成4级,正在建设7级,其余两级枢纽已经进入开工前准备阶段。岷江航道继长江、嘉陵江之后,成为国家批准的18条高等级航道之一。他们积极筹措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按"不求谁所有,但求有没有"的新思路,采取出让股权融资、BOT、代建制等多种方式,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民营资本和外资投入水运建设。这就是四川省最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扬州港地处长江黄金水道的核心区域,作为国家一类开放港口,扬州港具有江海货物直达、中转运输集散的区位优势和良好发展前景.“十一五”期间,是扬州港建设成为长江沿线重要港口的关键时期.继续抢抓沿江开发机遇,加快港口建设,完善港口服务功能,正在从思维上的共识成为一种行动.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扬州港人正以激扬奋发的干劲,朝着既定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20.
为明晰集装箱港口与江海直达运输的互动关系,分析集装箱港口的江海直达运输适应性内涵和影响因素,从集装箱江海直达运输的运量和船型两个方面构建长江干线集装箱江海直达运输的港口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具有熵约束的E-DEA港口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选取长江干线12个典型港口进行适应性评价,证明该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