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我国自驾游发展迅速的特点,首次提出了新时代旅游公路建设的新理念,即由传统强调交通功能的"旅游公路",转变为强调游览功能的"公路旅游";结合环长白山旅游公路工程实践,首次系统研究并提出了基于"保护自然生态、利用自然风景、展现地域文化"的观景台选址、设计、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作为随旅游市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功能的公路类型,旅游公路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旅游公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旅游公路的建设和运营水平相比,我国旅游公路还存在概念不清、功能认识不完整、规划设计及建设措施缺乏特点与旅游资源不匹配等诸多问题,通过对旅游公路有关问题的探讨提出了今后我国旅游公路发展的有关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公路旅游交通是公路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公路旅游交通在公路交通运输业中的地位日益显现。然而目前缺乏有效的预测公路旅游交通量的方法。采用四阶段分析理论,以利川和万州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为分析对象,在分析区域社会经济、旅游人数和旅游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预测区域旅游交通总量,在分析基年旅游交通量分布的基础上确定各路段的交通出行量。有效地预测了利川和万州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旅游交通量。  相似文献   

4.
葛娟  李冬雪 《公路交通技术》2011,(3):139-142,14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级模糊数学法,提出一种适合景区旅游公路的美学质量评价方法,并将其用于张家界环武陵源景区旅游公路试验段落的景观美学质量评价中,其评价结果能为公路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及后期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赵永辉 《公路》2021,(5):12-17
2018年强降雨诱发西藏高海拔深厚覆盖层库区公路变形破坏,加之库水的浪蚀作用,使深厚覆盖层库区公路路基变形破坏加剧.现场调查研究得出,库区公路变形破坏区域主要分为坡顶拉张区、临水面淘蚀区和坡内剪切-滑移区,变形破坏过程包括路面裂隙孕育阶段、路面裂隙加剧阶段和路基剪切-滑移阶段,整个库区公路以拉张-剪切破坏为主.以此为依...  相似文献   

6.
<正>旅游公路是海南"十二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头戏,也是服务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关键性项目。日前,《海南省旅游公路发展规划》获省政府批复。未来5年,一批集景观、环境、人文为一体,服务设  相似文献   

7.
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例,通过对旅游公路与普通公路的差异性分析,分析了惠州市旅游公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旅游公路建设的基本理念、原则和思路,并从功能和特色两个维度,对全市旅游公路层次体系进行了划分。利用综合惠州市旅游资源分类的节点重要度法,对旅游公路网布局规划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有惠州特色的特色旅游公路,以及旅游公路规划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驾驶园》2019,(9)
<正>"徘徊着的,在路上的,你要走吗via via。易碎的,骄傲着,那也曾是我的模样。沸腾着的,不安着的,你要去哪via via。"在朴树的歌声中,让我们跨过山和大海,穿过人山人海,感悟中国公路之美。湖北丹江口环库公路湖北丹江口的环库公路全长429公里,跨越丹江口市、郧县、郧西、武当山特区四地,一边依临清澈的丹江口水库和幽深多姿的岛屿,一边是国家森林  相似文献   

9.
叶瑞云  周玉松  衷平 《公路》2021,66(12):257-260
乡村振兴的提出和发展,需要更便捷更有价值的交通方式带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快速崛起.基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提出旅游公路规划原则,并以广东岭南地区的生态旅游公路为例,进行规划路线方案比选分析.提出旅游圈层理论使乡村特色地形地貌、少数民族民族文化、风景园林等互相辐射以打造旅游经济圈.以绿色环保、景点资源、少数民族聚居地等能够最大化带动乡村经济为线路比选依据选出一条最适合的旅游公路线路.  相似文献   

10.
旅游公路景观设计及美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晓春  张肖宁 《公路》2007,(10):212-217
目前多数旅游公路的景观设计仍停留在传统的设计方法上,缺少对其自身特点及所在区域的针对性研究,没有形成与所在景区相呼应的独特风格。本文在分析旅游公路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出旅游公路的美学特征及审美原理,并就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及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作为旅游公路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旅游公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结合海南省实际以及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求,研究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海南特点的旅游公路总体布局方法;提出总体布局原则、要求及方案;并对推动规划落实提出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万宁滨海旅游公路是海南省级示范工程,是对滨海旅游公路建设模式的一种探索,项目致力于建设集"生态、安全、景观、特色"于一体的滨海旅游公路。通过旅游公路的建设,串联起沿线的旅游景点,同时,项目本身也成为一种景观。通过对项目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并结合建设后的实际情况,对建设前后进行对比,对各种措施进行评价,可为滨海旅游公路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实施山区旅游公路GBM工程的实践,对如何因地制宜地做好公路的美化标准化,突出旅游公路的舒适感,提出了一些做法与见解。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公路旅游客运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促进内蒙古旅游资源开发为出发点,提出符合自治区旅游需求特点的公路旅游客运发展模式、运营管理、服务水平、线路安排、车辆配置和组织管理体系,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史静 《公路交通科技》2010,(10):328-330
河北省长城旅游公路是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施加快发展旅游业并带动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由于绝大部分处于山岭重丘区,加上沿线名胜古迹和风景区较多,环境保护问题十分突出。本文围绕长城旅游公路的修建中的环境保护的具体做法,对山区旅游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环长白山旅游公路改扩建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环长白山旅游公路改扩建工程,以E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提取公路经过区域各景观要素信息,应用景观生态学分析软件Fragstats3.3计算该公路不同距离缓冲区的景观格局指数,通过分析其变化规律,定量化地研究环长白山旅游公路改扩建对公路沿线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公路改扩建导致不同缓冲距离带内斑块密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景观分割指数增加,蔓延度指数、最大斑块指数减小;公路改扩建前后各景观指数的变化幅度随缓冲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环长白山旅游公路改扩建加剧了路域景观格局破碎化,对景观格局影响集中表现在200 m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公路旅游标志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合理的设置,整合岛内旅游资源,合理引导客流,从而更好的提升国际旅游岛旅游景区的服务水平和知名度将是亟需要进行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对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景区标志专项设计的实例对海南省内旅游景区的公路旅游标志设置的方法和思路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设计通过对轿子山旅游专线公路及区域自然、人文景观的分析,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恢复生态学理论、游憩学理论的指导下,探讨轿子山旅游专线公路生态规划思路,使轿子山旅游专线公路从以交通功能为主转变成集交通、游憩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路、景观路。  相似文献   

19.
旅游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贵川 《公路》2008,(4):24-29
从旅游公路的分类入手研究旅游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公路与旅游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了旅游公路的基本分类,揭示了分类与具体旅游资源的相关性,建立了一种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旅游公路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旅游交通的需求分析,总结出了各种类型旅游公路的交通安全设施的整体优化目标设计原则。对与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相关的交通控制策略,提出了基于旅游公路分类的设计方法。此后讨论了旅游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具体形式设计。  相似文献   

20.
黄河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板块旅游公路的建设对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开发旅游资源、挖掘民族文化、丰富国民精神需求均具有积极意义。针对黄河板块旅游公路的特殊性,从选线、慢行系统、沿河景观、沿河路基等方面分析设计要点,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黄河板块旅游公路设计过程和思路;同时,针对黄河旅游公路建设中重难点如沿河路基设计、高路堤稳定性等问题进行重点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