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结合软土地基沉降通常符合Logistic函数曲线的特点,同时考虑实际工程中沉降变形监测时间间隔的不相等性,将Logistic函数引入灰色非等间距Verhulst模型,建立Logistic函数优化的灰色非等间距Verhulst模型。以江苏连云港某项目陆域形成及地基处理工程为例,根据工程沉降观测数据,验证优化后的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软土地基沉降规律,为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找到一种较好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水道港口》2015,(6):574-577
针对软土地基大变形沉降预测,引入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技术,通过增加权值调整时的动量修正量对传统BP模型的算法进行改进,使其更加适应对于软土地基沉降的预测。以天津滨海地区围海造陆工程为例,选择吹填过程中吹填土的原始标高、含水量、塑性指数以及吹填土地基加固后的土体含水量和强度为输入量对吹填土地基的沉降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3.
径向基神经网络在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土地基沉降是土力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沉降预测可以为软土地基的工程设计以及下一步施工提供指导性意见.以自组织神经网络为基础,利用其具有的自组织、自适应、容错性和较强的学习、联想能力,结合连徐高速公路软基沉降工程实例进行预测.说明该方法能够简便、精确的预测软土地基的沉降量.  相似文献   

4.
杜尚泽 《中国水运》2006,4(5):67-68
对高速公路软土变形和沉降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阐述了公路软土路基沉降预测的基本方法,并对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介绍,对新演变的小桩法的实例分析结果对比,验证其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深水软土地基上抛石斜坡堤沉降变形对护面层结构稳定性的影响,采用软土蠕变模型对深水抛石斜坡堤的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形进行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深水软土地基上抛石堤的竖向沉降和水平变位发展持续时间较长;堤身变形稳定后,堤身中部的竖向沉降量大于堤脚处的水平位移量,堤身外轮廓线长度变短,软土地基和堤身的沉降变形对护面层结构的稳定基本没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林珈伊 《水运工程》2021,(9):167-173
针对目前水下挤密砂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成果与工程实际存在偏差的问题,进行了力学特性分析研究。对洋山深水港区挤密砂桩加固软土地基试验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复合地基沉降特性、承载能力、荷载沿深度的传递和变化规律以及砂桩及桩间土对荷载的分担作用等方面的结论。对复合地基模型相关参数的不同设置进行计算比较,分析各因素的变化对复合地基变形和受力特性的影响。该研究为离岸深水港口水下软土地基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珠海高栏港区为例,进行了高压固结试验,对影响软土的各项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讨论,最终得出结论,为技术人员计算该区域软土地基沉降变形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ELMAN神经网络在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软土地基沉降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的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新方法。通过对由实测资料形成的数据样本的训练学习,建立了可用于预测软土地基沉降量的Elman模型。实例检验证明。该网络的学习是成功的。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邓慧霞  王小章 《中国水运》2009,(12):154-155
通过对软土地基的基本特性、变形机理以及软基沉降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料场软基沉降监测目的,并结合工程实例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证实了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水道港口》2017,(6):626-631
天津滨海地区广泛分布深厚的软粘土,研究其蠕变特性对于预测该地区建筑工程的地基变形和长期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天津滨海地区典型软粘土进行了一维固结蠕变试验,根据时间硬化蠕变定律建立了蠕变本构模型并确定了模型中的3个蠕变参数:应变率系数A、应力指数n和时间指数m。结合道路工程实践,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开展了路基沉降分析,对比了固结模型与蠕变模型的沉降量计算差异。研究表明,天津滨海地区软土的蠕变特性显著,考虑软土蠕变特性的路基沉降计算结果较固结模型大20%,且与工程实测结果吻合,软土蠕变导致的沉降量在道路工后沉降中占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地面变形、孔隙水压力的监测,分析了强夯施工时地基的有效变形率随夯击次数的变化规律及夯点的分布情况,以及强夯作用下土体中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规律,从而进一步找到了孔压增量与夯点距离的关系、孔隙水压力与深度的关系,及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过程。并通过试夯验证和确定设计技术参数,施工后检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法处理排水固结后地基对消除粗粒料过大的孔隙比、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残余沉降和差异沉降都有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双层地基模型试验,研究上部硬土层在不同强度和厚度条件下的双层地基承载性能,并拍摄数码图像分析了双层地基的变形场。分析荷载p-基础沉降s 曲线,双层地基极限承载力随上部硬土层强度和厚度的增大而增加,双层地基极限承载力下对应的基础垂直位移随上部硬土层强度和厚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模型试验中的上部硬土层的水灰比为10%、厚度为30 mm,以及上部硬土层的水灰比为20%、厚度为60 mm 时,后者的极限承载力是前者的3.01 倍,后者的极限承载力下对应的基础沉降是前者的基础沉降的0.11 倍。利用数字照相变形量测DPDM (The digital photogrammetry fordeformation measurement) 技术对双层地基变形的数码图像进行变形场分析,通过网格图的变形分析,土体的初始变形出现在下部软土层中,随着荷载的增大,网格的变形区域逐渐向上部的硬土层及软土层下部发展,同时在水平方向扩展;双层地基破坏模式为上部硬土层的锥台型整体剪切和下部软土层冲剪的综合型破坏形式。对上部硬土层的强度、厚度的优选设计可大幅度提高软土地基处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液化砂土地基上的PHC管桩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土体、实体PHC管桩和桩顶等效质体组成的数值模型,同时考虑水体、土体和PHC管桩之间的耦合作用。通过在模型底部施加地震荷载进行完全非线性动力分析,研究土体的液化情况、场地的变形以及PHC管桩的响应。结果表明,地震作用引起了饱和砂土有效应力减小,全高度的砂土均发生了液化;液化的发生与否以及发生时间不仅与土体的埋深有关,也与地震荷载的序列和地震荷载的峰值加速度相关;埋入土中的桩身正应力呈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护坡和砂土交界处;埋深较浅处桩的侧向位移大于埋深较深处;由于PHC管桩在强震作用下的位移和内力值均较大,应在码头建造之前对极易液化的场地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4.
A mathematical model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global dynamics of a Steel Catenary Riser (SCR)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seafloor and the effect of the soil reaction forces is established. The choice of soil mode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SCRs. The riser has been modeled using flexible beam with large curvature and elastic foundation beam to describe the riser-soil interaction by means of realistic nonlinear load-deflection (Py) curves. The study is made to improve an existing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code for dynamic analysis of mooring lines and risers, known as CABLE 3D, which is based on a slender rod assumption. Effects of nonlinear seabed model on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SCRs under vessel cyclic perturbation have further been investigated and discussed using a realistic Py curve to simulate soil deformation and resistance forces. The interaction model depends on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soil strength, penetration depth and riser characteristics.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riser Touchdown Point (TDP) excited by vessel periodic heave motion are studied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the linear spring model. SCR has been perturbed by 10 regular sinusoidal cycles and the responses calculated by improved code show a number of features such as suction force mobilization, gradual increasing penetration depth, and gradual reduction of soil resistance at maximum penetration. The riser behavior at the touchdown zone (TDZ) depends on the riser top motion amplitude, nonlinear soil stiffness and suction force. The impact of the riser-soil interaction model on the dynamic behavior in the TDZ has been thoroughly studi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5.
通过现场试验,探讨吹填土地基中强夯振动的传递规律和夯振动对周边CFG复合地基力学性状的影响,并针对CFG桩的隔振效应、桩身应力分布等进行系统分析,可为应用强夯法处理吹填土地基的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强夯法加固复杂地基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锦雄 《水运工程》2005,(9):106-109
结合蛇口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强夯试验区现场试验成果,分析在夯击过程中周围土体的变形特征、以及超孔隙水压力随距离、深度、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对试验区加固效果进行分析,修正设计施工参数,指导大面积的强夯施工。  相似文献   

17.
王吉明  龚永康 《水运工程》2014,(10):178-183
某原料场工程采用强夯法对饱和粉土进行地基处理。针对该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遇到的强夯参数和地基处理效果等问题进行试验研究,对该工程区域运用不同的强夯参数,通过加固过程中的夯坑沉降量、地面隆起量和孔隙水压力监测,以及加固后土层的静力触探、地基承载力等现场试验,对不同强夯参数下的加固效果进行比对,得出适用于该工程粉土地基的强夯参数。  相似文献   

18.
刘涛 《港工技术》2009,46(2):51-52
强夯法具有地基加固效果显著、设备简单、施工方便、适用范围广、经济易行及节省材料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及杂填土等地基的加固处理。结合工程实例,阐述强夯法在码头主体结构完成后的前沿区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分层饱和土中横向受荷桩动力阻抗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虑饱和土的成层性和孔隙流体与土骨架变形的相互作用,用积分变换方法构建盘面和柱面荷载作用下土体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影响函数,用边界元方法建立相应的考虑饱和土成层性的地基与桩基础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方法。以层状饱和土中横向受荷桩动力阻抗分析表明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强夯加固吹填地基振动传递机理及减振措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夯处理地基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但由于其施工时的噪音、振动等对周围建筑物和环境的影响而限制了它的应用。强夯处理的对象(即地基土)非常复杂,不可能建立对各类地基土均适合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文中利用曹妃甸工业区的强夯工程实例,对强夯振动在沿海吹填地基中的衰减规律及隔振沟的设置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加速度的衰减经验公式,并提出隔振沟的合理布置方案。该成果对强夯法在吹填地基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