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了大功率电力机车高强度板大圆弧件折弯模具设计,通过对上模和开口可调U型下模的结构优化,确定了上模的R值和下模的最佳开口尺寸.  相似文献   

2.
水柏铁路三家寨2号大桥空心墩提升模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柏铁路三家寨 2号大桥空心墩采用提升模施工 ,介绍提升模构造、提升模特点及提升法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光纤中的偏振模色散是限制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传输容量的极限因素,利用模耦合理论,采用在光纤拉丝过程中同时旋转预制模的工艺来增强模耦合,实现了光纤偏振模色散的减小,能保证普通单模光纤的偏振模色数值小于0.5ps/√km。  相似文献   

4.
介绍模袋混凝土技术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模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其中包括模袋的选料加工,模袋的铺设及定位,混凝土的配制及充灌,最后对其技术效果和效益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芯径渐缩、指数型连续渐缩或阶梯型离散渐缩的方法,可获得色散随距离下降的光纤,能补偿光纤损耗对孤子传输的影响,但芯径的连续变化,将导致模耦合。分析发现,在连续缩光纤中,即使V〈2.4048始终满足,仍可存在两种模式:其一是Z→∞的稳态模,另一为兼有导模和辐射模部分性质的一种特殊模式,称为“过渡模”,该模式的模式场是一系列LP的模式场的迭加,它包括导模LP01的模场式和辐射模LP的模式场,随着r→  相似文献   

6.
介绍模喷混凝土在广州地铁区间隧道的试验情况,包括模喷施工工艺、模喷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效果分析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地铁从动齿轮模具磨损、开裂现象,利用软件数值模拟从动齿轮的模锻成形,对成形过程中下模的温度场、应力场进行研究。发现下模的温度分布主要集中在型腔表面及近表层10 mm范围内,在模锻过程中下模辐板型腔和中心凸台温度很高,该区域最易发生高温磨损;模锻中下模的等效应力主要分布在下模中心凸台内部;模锻后期下模轮缘型腔等效应力急剧增加,轮缘型腔根部圆角处等效应力达到1 930 MPa,该区域最易发生开裂失效。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提高模具寿命。  相似文献   

8.
介绍预应力混凝土枕模型及其生产线并对长模、短模生产线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混凝土早期性能发展基本理论,利用Ansys建立三维温度场与应力场分析模型,考虑养护方法、拆模龄期、拆模温度与钢筋直径等参数影响,对双块式无砟轨道早期开裂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无砟道床不同位置处混凝土主拉应力整体呈循环上升趋势;拆模前后混凝土应力时程曲线波动程度差异较大,拆模后4 h内道床混凝土主拉应力时程曲线出现明显增长。合理选用养护方式可有效降低道床板早期开裂风险;伴随着拆模龄期的延长与拆模温度的升高,拆模后无砟道床4 h内温度改变量与道床混凝土开裂风险均呈降低趋势;相同配筋率下,减小钢筋直径可降低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早期开裂风险。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在客运专线无砟整体道床模板的生产过程中,探讨其关键部件——承轨台模的精度控制。研究方法:分析影响承轨台模精度的各种因素,在制造、安装和调试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控制措施。研究结果:通过承轨台模、承轨台模安装平面、承轨台定位孔的精度控制以及安装时的调试,满足无砟整体道床模板承轨台模精度要求。研究结论:无砟整体道床模板承轨台模精度得到控制后,在无砟整体道床的打磨工序中,打磨量小,既能满足大批量模板的工期需要,也能降低打磨过程中刀具、电力等消耗,从而降低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