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CTCS3-CTCS2等级转换是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重要运营场景之一,在联络线长度过短或联络线存在大号码道岔等不利线路条件下设置CTCS3-CTCS2等级转换点时,由于在部分进路及临时限速场景下CTCS3系统与CTCS2系统计算控车模式曲线的逻辑存在差异,如果CTCS3-CTCS2等级转换预告点和执行点的位置设置不合理,可能导致列车在等级转换时产生超速制动的风险。对等级转换过程中车载计算控车模式曲线的差异、CTCS3系统与CTCS2系统控车逻辑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合实际线路探讨列车在CTCS3-CTCS2等级转换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选用线路中不同位置的应答器作为等级转换预告点或执行点的方式进行综合分析和测试,提出了解决方案;并通过理论分析及多种车型的仿真试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对CTCS3-CTCS2等级转换预告点及执行点的设置要求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CTCS-3至CTCS-2级列控系统等级转换应答器布置非常重要。等级转换应答器布置不当,会引起列车紧急制动。通过对CTCS-3级列控系统应答器应用原则研究,介绍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并详细分析特殊场景下引起列车紧急制动的原因。最后结合特殊场景,提出优化等级转换应答器布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等级转换场景下的变异测试集不完备问题,提出基于时间自动机(Time Automa-ta,TA)的等级转换场景变异测试研究方法.该方法结合时间自动机理论和等级转换操作流程建立TA模型,同时设计15种变异算子对模型进行变异测试,通过计算加权变异分数评估测试案例集的完备性,并对加权变异分数较低的算子进一步修改补充,最终得...  相似文献   

4.
对贵阳东站特殊场景下的CTCS-3/2及CTCS-2/0列控等级转换设置进行应用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可为类似工程的列控等级转换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列控系统是保证高铁列车安全运行的核心设备,列车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在不同的线路中应该满足自动实现CTCS-2/CTCS-3(简称C2/C3)等级转换。通过对其中一种特殊场景下由于切换执行应答器之间的应答器组发送公里标/站名等C3等级使用的信息,导致C2/C3等级转换不成功停车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建议,为分析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ETCS系统的互联互通是匈塞铁路项目中的重难点。根据欧标相关规定,结合匈塞铁路边境概况及匈塞两国运营商要求,提出两国互联互通可采用双方向E2→E1→E2等级转换、双方向E2贯通、E2→E1→E2等级转换与E2贯通结合3种方案。通过综合分析列车运营场景、GSM-R网络覆盖范围、列车运行速度、应答器组间距离等因素,对各方案下的应答器布置进行设计。基于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明确界定建设、运维界面、审查报批主体,确保网络安全等多种因素,对3种互联互通方案进行详细论述,通过对比分析证明:采用E2→E1→E2等级转换与E2贯通结合方案时,既能够满足匈塞双方运营商要求,又无需在邻国设置GSM-R系统设备,且便于运营维护,为匈塞铁路ETCS系统贯通运行工程设计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列车在不同等级线路上运营的互联互通需求,对于具有多种等级控车功能的列车,应实现其在不停车情况下的自动等级转换功能,因此对等级转换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数学模型分析的方法,借助欧洲列车运行控制系统ETCS作为研究平台,对等级转换功能及相关要求进行了一些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该分析结果同样适用于其他列控系统的等级转换功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运营场景的CTCS-3级列控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营要求,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基于无线闭塞技术的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3级规范。从CTCS-3级列控系统运营场景的角度,对CTCS-3级列控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包括列车注册与注销、等级转换、行车许可、调车、紧急情况处理、临时限速、RBC切换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荷载图式的制定背景、原则及考虑的运营列车进行调研分析.选择常用跨度桥梁,对不同速度等级下高铁动车组的动效应进行计算,并与列车荷载图式动效应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得出列车荷载图式对不同速度等级高速铁路动车组的适应性.针对在设计规范基频取值条件下,考虑动效应后列车荷载图式无法适应运营400 km/h动车组...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城轨系统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当前形势对城轨运营提出更高的要求。现有城轨运营体系在高密度网络、高强度客流条件下存在运力和运量匹配度低、故障场景下响应速度慢、网络化运营整体效能低等突出问题。广州地铁结合目前城轨运营管理现状,提出一种场景化运营管控解决方案,在技术层面实施智能客流感知、网络化动态调度等技术手段,通过场景协同联动机制,形成城轨交通网络高效能、高韧性的运行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纳米微粉SiO2和CaCO3对混凝土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固华  高波 《铁道学报》2006,28(1):131-136
研究了纳米CaCO3(NC)和纳米SiO2(NS)以及与硅灰(SF)复合后的混凝土的性能。试验表明:随着NS掺量的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将急剧降低;NC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基本无影响。二者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但对后期强度影响不显著。与单掺NC混凝土相比,NS和SF分别与NC复合后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对后期强度有所改善。通过带能谱分析的扫描电镜的观测分析和XRD成分分析,在掺有NC的混凝土中发现有水化碳铝酸钙(CaO.3Al2O3.CaCO3.11H2O),它可能是NC与水泥中C3A水化反应后的产物,这是NC早强作用的原因之一。本文对其他的掺有NS和FS的混凝土性能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中乘客满意度与投资规模和服务设施数量的矛盾,引入排对论和相应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了顾客停留时间损失费用和企业提供服务或设施支出费用的总费用优化模型,可以在总费用最少的条件下,提供科学而合理的服务员或设施数目,以最佳的服务争取客流,提高运营效益,实现乘客满意度与投资规律最佳的组合,以减少城市轨道交通前期投资和运营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13.
地铁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偏离计划运行图的情况,为使列车尽量正点运行,提升列车的正点率及乘客满意度,需对偏离运行图的列车进行调整。改变列车的运行等级是列车调整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对现有运行等级的研究,改进了列车运行等级划分,将列车运行等级划分为P1—P8共8个等级,每个运行等级对应一个运行的速度上限,包括列车允许的最大行驶速度、最大牵引加速度及制动减速度。并基于郑州地铁1号线的部分线路进行牵引仿真计算,验证该运行等级划分的合理性。仿真结果表明,运行等级的划分合理,通过改变列车的运行等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列车偏离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西安西站按照铁道部、铁路局的总体部署,发挥专业管理职能作用,以适应新形势、创新货运安全管理为主线,从深化专项整治内涵、整合信息资源、推进战略装车点建设及优化货运作业流程等方面,积极推进货运管理改革和货运信息化建设,提高货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对于莽撞的汽车司机,如果他不顾平交道口上的警示灯和栏木,而试图在列车到达前强行通过道口,其结局经常是悲剧性的。现在,列车的车载摄像机能够帮助铁路部门对那些违反法律并危机人们生命安全的汽车司机进行识别和发起诉讼。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保铁路平交道口安全,铁路道口应实现防护一体化的管理。要实现完善的铁路道口防护一体化,实现对铁路道口的有效管理,必须还要建立专门的完善的铁路道口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丹麦Banedanmark宣布在未来的12年中,逐步在国家铁路网中用ERTMS替代所有的信号系统。目前大量的现有设备已经非常陈旧或接近使用年限。基建经理已经花费两年的时间,对正线和S—bane的最优更新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无线闭塞中心等级转换场景作为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主要场景之一,切换成功与否直接影响高速列车的安全和运行效率。通过对形式化验证方法的分析,采用基于定理证明的时间化工业软件工程规范语言的严格方法(Timed Rigorous Approach to Industrial Software Engineering Specification Language,TRSL),在对等级转换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交互信息图,构建状态迁移图,并结合域建模方法实现对该场景的TRSL描述,最后利用语言推理规则,结合系统特性,实现对切换正确性和实时性的双重验证,结果表明:该场景满足系统规范对功能性和实时性的要求,继而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正确性和通用性,为我国列控系统的设计开发和验证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LKJ系统的运用现状,提出通过引入"机控优先"控制方式、车地信息传输技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无线通信网络等技术来提升LKJ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方案,该方案有利于LKJ系统自动化程度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高速铁路沿线噪声的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岩  张艳 《中国铁道科学》2002,23(5):131-134
从点声源的理论出发,对列车运动噪声进行预测计算,采用一列车通过时的单发暴露声级、时间特性的最大声压级和一定时间内的等效声级等作为噪声评价量,编制了相应的可视化软件,并将预测结果与日本预测方法进行对比,证明该软件预测计算的准确性及采用点声源理论进行预测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