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藏铁路格拉段的特殊地理自然环境条件,对机车的要求已超出现有内燃机车通用技术条件以及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范围.为使机车的研制开发、试验鉴定和运用维护具有可靠的依据,特此制定了<青藏铁路(格拉段)机车车辆总体技术条件>(暂行规定).本文主要就机车车辆总体技术条件中有关机车部分提出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2.
针对青藏铁路格拉段特殊的环境条件、技术条件及管理特点,提出在青藏铁路建立机车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管理系统,并阐述了机车出入段质量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管理系统总体结构及功能,为建立科学检修体制,逐步实施机车状态修创造技术条件,提高机车无故障运行能力及可靠性、耐用性及可维修性.  相似文献   

3.
青藏铁路牵引动力功率等级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青藏铁路格拉段的修建已进入实施阶段。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象条件,必须研制满足青藏铁路运用的机车,而其关键之处则是要确定满足在海拔高度5100m,最大坡道20‰条件下运用的机车的功率等级。文中以内燃机车双机牵引补机,按双机满足牵引要求,补机作为备用不参与牵引模式,对满足在青藏铁路格拉段运用的内燃机车的功率等级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分析,为青藏铁路确定合理的机车牵引功率等级提供了依据。作者认为,满足青藏铁路近期运营目标的机车牵引总功率不得低于4400kW,柴油机最大运用功率不得低于5400kW.  相似文献   

4.
LKJ2000在青藏铁路格拉段使用与其他区段不同的控制模式软件,所以当机车调整运行区段时,需要频繁更换控制模式软件.为了LKJ2000能在青藏铁路格拉段和其他区段能使用相同的控制模式软件,在LKJ2000控制模式软件中增加了“无防冒模式”,从而解决了频繁更换控制模式软件的问题,实现了降低安全隐患和经济成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李廉  苗伟 《铁道通信信号》2006,42(12):65-65
为确保青藏铁路格拉段GSM-R系统安全稳定运行,11月13~18日,由铁道部运输局组织的专家组,分别深入西宁、格尔木和拉萨3地,对青藏铁路格拉段的通信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指导。主要针对格拉段ITCS通信超时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意见。  相似文献   

6.
青藏铁路格拉段机械化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青藏铁路格拉段的自然环境特点,通过对青藏铁路早期技术准备工作的回顾,详细阐述了格拉段机械化施工技术的2个主要内容及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机车交路、乘务制度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青藏铁路格拉段的特殊性及部总体设计思想,提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机车交路、乘务制度设计采用超常规设计,机车交路推荐采用格尔木、拉萨两机务段套跑格尔木至拉萨间1140Km特长机车交路,乘务制度采用随乘制。并与按现行常规设计采用一般机车交路、轮乘制进行主要工程数量经济分析比较、指出采用特长机车、随乘制能够减少高原上机务布点、减少机车出入段作业环节、减少生产管理定员、减少高原业劳动强度及人员在海拔4000m以上作业停留时间、提高机车使用效率、节省工程投资、保护生态环境。并提出了采用特长机车交路、随乘制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青藏线格拉段的特殊性,提出机车乘务制度采用随乘制,并对随乘方式、随乘制机车乘务员定员、随乘制机车与宿营车整备作业方式进行研究探讨,在技术、经济上对随乘制和轮乘制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了能够适应于青藏铁路特长交路及高原、冻土特点的乘务制度,尽量减少高原作业停留对人体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9.
青藏铁路格拉段运输组织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铁路格拉段建成后,其行车组织模式与其它铁路区段会有很大不同.根据青藏铁路格拉段客货需求情况,对车流组织、列车编组计划、通过能力和列车运行图模式进行了分析,为确定格拉段行车组织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青藏铁路格拉段北起格尔木,南至拉萨,全长1142km,其中青海省境内564km,西藏境内578km,平均海拔4000m以上。由于青藏铁路格拉段全线均处于鼠疫疫区,且喜玛拉雅旱獭携带鼠疫菌毒力较强等特点,给青藏铁路鼠疫防治工作及公司格拉段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和危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青藏铁路格拉段电气化实施后雷击接触网的特点及目前国内外接触网的防雷措施,指出目前我国接触网在防雷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接触网防雷保护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电力系统架空线路防雷保护的成熟技术,针对青藏铁路格拉段分雷区提出了几种更加经济、可靠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青藏铁路格拉段特殊性,提出机车交路采用格尔木、拉萨两机务段套跑格尔木至拉萨间1140km特长机车交路,乘务制度采用随乘制,相对于采用长交路、轮乘制比较而言,能够在高原上减少机务布点、减少生产生活管理定员、减少作业环节与劳动强度,减少高原停留作业对人体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有利于职工队伍稳定及运营管理,能够节省投资,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针对青藏铁路特殊的自然环境对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结合青藏铁路格拉段视频监系统的更新改造工程,分析比较视频防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现状,研究实施了视频防抖技术在青藏铁路应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青藏铁路格拉段特殊的运营环境决定了特种贷物运输的组织环境,尽管存有颇多运输限制,但从国防安全、电力发展等方面看,需要在青藏铁路开办超限、冷藏等特种货物运输。探讨青藏铁路格拉段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运营环境特点,分析青藏铁路开办特种货物的运输情况,提出青藏铁路开办特种货物运输应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青藏铁路格拉段多年冻土地区线路设计的回顾和介绍,总结青藏铁路格拉段线路设计的主要特点及在设计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新方法、新思路,以期对其他类似铁路线路设计有一定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青藏铁路格拉段的自然环境特点 ,分析高原对施工测量的影响 ,提出高原施工测量需要解决的关键点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为青藏铁路施工测量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区段(以下简称格拉段)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给设备运营和维护人员身体健康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为此,格拉段全线采用轨旁设备少、设备可靠性高、结构简单、技术先进的增强型列控系统(Incremental Train ControlSystem)(以下简称ITCS).运行于格拉段的轨道车同样也安装了ITCS车载设备.为了保证轨道车在格拉段的运行安全,青藏铁路公司与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共同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实现了ITCS对轨道车的控车功能.  相似文献   

18.
青藏铁路格拉段防雷接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青藏铁路格拉段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雷击过电压保护面临高原和冻土两大难题。针对雷击过电压的影响因素,在分析格拉段雷暴活动情况及沿线高原冻土地区地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铁路沿线防雷接地工程的实施办法。结合高原冻土地区的特点,探讨了格拉段防雷接地技术的新思路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介绍青藏铁路格拉段所采用的增强型列车控制系统(ITCS)结构。为保障ITCS地面设备功能实现,结合格拉段扩能改造工程的具体应用,分析不同场景下,运行中的列车失去位置时,区间列车丢失完整性(LOI)封锁的处理方法。完善了运行中列车丢失完整性时区间的防护机制。  相似文献   

20.
青藏铁路格拉段沙害现场调查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青藏铁路自通车以来,高原风沙灾害就成为铁路安全运营的重要隐患,且随着高原沙漠化程度日趋严重,铁路风沙灾害也出现发展势态。为根治沙害对线路的进一步危害,通过对青藏铁路格拉段沙害现场调查研究,掌握了格拉段沙害活动规律,提出了沙害防治模式,为列车安全运营提供了技术支持。研究结论:(1)青藏铁路格拉段沙害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河区与湖区,严重发育时间为每年11月到翌年5月;(2)沙物质主要来自草场退化形成疏松的地表颗粒和河相湖相沉积物;(3)在进行大量资料分析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于沿线风沙灾害的防治措施,并依据"远阻近固、因地制宜、综合防护"的指导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河道风沙灾害防治模式、退化草场风沙灾害防治模式和退化草场风沙灾害防治模式;(4)该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青藏铁路防沙体系中,防沙效果显著,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