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分析半刚性材料冲刷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善水泥稳定碎石抗冲刷性能的方法,即使用废旧沥青混合料细颗粒取代水泥稳定碎石中的细集料。通过冲刷试验研究了不同废旧料细颗粒掺量对水泥稳定碎石抗冲刷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冲刷试验结果产生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掺入一定掺量的废旧沥青混合料细颗粒可以明显改善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冲刷性能,废旧沥青混合料细颗粒的最佳掺量为15%。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半刚性基层材料冲刷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MTS试验平台加载方式评价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抗冲刷性能,并采用此方法对PP(聚丙烯)纤维增强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抗冲刷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 d养护龄期的试件20 min内冲刷速率能对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抗冲刷性进行合理的评价;合理掺量的PP纤维能显著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抗冲刷性能。  相似文献   

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抗冲刷试验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半刚性基层材料冲刷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MTS试验平台加载方式评价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抗冲刷性能,并采用此方法对PP(聚丙烯)纤维增强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抗冲刷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 d养护龄期的试件20 min内冲刷速率能对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抗冲刷性进行合理的评价;合理掺量的PP纤维能显著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抗冲刷性能。  相似文献   

4.
研究掺入不同比例剑麻纤维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干缩性能和温缩性能,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的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均随剑麻纤维掺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因此将剑麻纤维水泥稳定碎石用于公路路面基层,必将提高基层的收缩性能,减少塑性收缩开裂,达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黄小芬 《北方交通》2020,(10):70-72,76
针对不同的建筑垃圾掺量,通过干缩抗裂性能试验、温缩抗裂性能试验,研究掺加聚丙烯纤维对水泥稳定建筑垃圾收缩抗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建筑垃圾掺量的增大,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收缩抗裂性能逐渐降低,掺加聚丙烯纤维后,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收缩抗裂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建筑垃圾掺量为100%时,掺纤维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28d干缩系数、7d平均温缩系数分别比不掺加纤维的水泥稳定建筑垃圾降低了19. 4%、7. 3%。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不同乳化沥青用量和不同水泥掺量的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水泥可以提高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水稳定性、早期强度和高温稳定性;水泥用量过高时会导致冷再生混合料变脆,降低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低乳化沥青用量冷再生混合料具有很好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满足我国再生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沥青路面铣刨废旧料的回收再利用,探索厂拌冷再生混合料应用于路面基层的可行性,通过击实试验确定再生混合料最佳含水量,通过劈裂试验确定乳化沥青用量,通过干缩试验、高温稳定性试验、水稳定性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水泥掺量,以及通过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和半圆弯曲试验评价再生混合料的疲劳和抗裂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厂拌冷再生混合料最佳外掺水量为3.0%,最佳乳化沥青掺量为4.0%。冷再生混合料干缩系数、动稳定度、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水泥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水稳定性能在水泥掺量为1.5%时最优。综合考虑各项性能,确定水泥最佳掺量为1.5%。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碎石收缩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减小水泥稳定碎石的收缩,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对水泥稳定碎石收缩性能的影响,分别用千分表支架法和应变片电测法对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和普通水泥稳定碎石的干缩性能和温缩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材料的平均干缩系数和平均温缩系数随纤维掺量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可显著地减小水泥稳定碎石的平均干缩系数和平均温缩系数,高龄期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碎石的平均干缩系数比低龄期的小,而高龄期的平均温缩系数却比低龄期的大;在纤维体积掺量小于1‰的范围内,随着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水泥稳定碎石平均干缩系数和平均温缩系数均逐渐减小。可见,在一定的纤维掺量范围内,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具有良好的抗收缩性能,应用于路面基层可提高路面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目前对微表处混合料中水泥具体掺量不明确的问题,通过室内试验的结论以期对微表处混合料的施工提出建议。根据试验可知,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混合料的抗车辙性不断提高,当水泥掺量为3.0%时,6 d的磨耗值为565.4 g/m~2,同时混合料的抗车辙性也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水泥掺量为3.0%时,厚度变形率及宽度变形率最小,分别为9.636 3%、3.363 6%。水泥的加入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合料的抗滑性能及低温性能,但是水泥掺量超过2.0%后,改善效果并不明显。微表处混合料的可拌和时间随水泥的增加不断减小,而黏聚力不断增加,当水泥掺量为3.0%时,混合料的可拌和时间为120 s,60 min的黏聚力为2.692 N·m。通过工程实例,可以看出采用推荐的2.0%水泥掺量的混合料保证了工程质量,同时可以很好地服务于交通运输。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沥青混合料中石油沥青的使用量,研究提出沥青中掺加生物油制备生物沥青,并对生物沥青进行改性,通过沥青三大指标试验、DSR试验、BBR试验,确定生物沥青的最优掺量;分析不同水泥用量下生物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当生物沥青掺量为16%(质量分数)时,改性生物沥青使用性能最优;生物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水稳定性能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明显提高,低温抗裂性能无显著影响;综合分析水泥掺量对沥青混合料整体路用性能的影响,建议水泥掺量为3%~4%。  相似文献   

11.
掺膨胀剂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减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收缩变形量,增强其抗裂能力,采用向水泥稳定碎石材料中掺加适量膨胀剂,通过膨胀剂的微膨胀来减小材料的收缩变形。室内试验结果和实体工程均表明,膨胀剂能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产生微膨胀,抵消材料的部分收缩,增加其密实度,使其抗裂性能提高50%左右,因此,掺膨胀剂水泥稳定碎石具有优良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粗细不同2种级配进行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的室内外强度试验,以验证砂砾材料用于骨架密实水稳混合料时,细集料用量对强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细集料减少,砂砾与水泥粘结力下降,建议级配设计时应综合考虑砂砾材料嵌挤力对混合料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贺隽 《交通标准化》2013,(16):120-122
目前我国各等级公路路面基层大多采用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各项技术指标,确保施工质量。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技术环节,并提出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柔性纤维对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的阻裂增韧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断裂力学原理,分析了柔性纤维水泥稳定粒料基层中纤维的阻裂增韧机理,并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表明柔性纤维水泥稳定粒料半刚性基层材料是一种具有优良抗裂、抗疲劳、抗收缩、抗冲击性能且韧性好的新型半刚性基层材料.该基层材料的应用将有效解决现行路面半刚性基层的早期开裂问题,大幅度延长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柔性纤维对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的阻裂增韧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断裂力学原理,分析了柔性纤维水泥稳定粒料基层中纤维的阻裂增韧机理,并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表明柔性纤维水泥稳定粒料半刚性基层材料是一种具有优良抗裂、抗疲劳、抗收缩、抗冲击性能且韧性好的新型半刚性基层材料.该基层材料的应用将有效解决现行路面半刚性基层的早期开裂问题,大幅度延长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总结了混合料结构和级配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的影响,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抗冻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研究了水泥剂量、旧料掺加比例、温度对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泥剂量为5%时,冷再生材料的强度和其他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