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武汉绕城高速公路东北段路面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富国 《公路》2003,(6):78-81
介绍了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武汉绕城高速公路东北段路面设计。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排水设计及路面厚度设计等方面论述了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应注意或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临沂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临淄至临沂高速公路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第一次信息公示》。临淄至临沂高速公路拟由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全线设计速度120 km/h,在临沂境内经过沂水县、沂南县,双向6车道,建设工期36个月。  相似文献   

3.
京珠国道主干线粤境高速公路,即广韶高速公路是国内首次进行中间扩建的项目.该路段按双向六车道规划,路基、桥涵及隧道工程已按六车道建成;路面工程按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中间预留两个扩建车道;预留带内建成的路基上铺有防水土工布并回填了耕植土,建有排水系统及植有草树.本工程在不中断现有交通的条件下将路面扩建成为双向六车道.  相似文献   

4.
佛开高速公路谢边至三堡段改扩建项目已陆续开始进入全线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结合现场暴露出来的问题,原设计图纸中关于路面工程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面临高压态势的工程安全管理形势,存在改进和优化完善的地方。结合设计研究内容和国内外的相关应用成果,对佛开改扩建项目路面工程施工阶段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方案,借此为其它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常兴文  李明元 《公路》1999,(12):8-14
许昌-漯河高速公路是京珠国道主干线河南境内重要路段。全线长48.950km,是依据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的平原区高速公路。本文为许昌-漯河高速公路总体设计概况,介绍了路,路基,路面,各桥涵 及结构物,附属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设计要领,并介绍了设计中采用的技术成就。  相似文献   

6.
连霍高速公路(G30)乌鲁木齐至奎屯段改扩建项目采用"边施工,边通车"的改扩建方案。该改扩建方案在新疆公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其设计难点和重点集中在以下3方面:1)对既有道路现状的评价;2)新老路基、路面及桥梁拼接;3)施工期间交通组织。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进行专题分析,其成果将为今后高速公路的改扩建项目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7.
《公路》2004,(8)
20 0 4年 6月 2 6日 ,湖北襄荆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襄荆高速公路是湖北首个高速公路 BOT项目。 1 999年 ,葛洲坝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公路建设总公司(湖北高速公路集团 )、荆州市投资公司、湖北省投资公司、襄樊市公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5家企业共同出资组建了项目业主单位——湖北襄荆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实行完全市场化运作 ,从投资、征地、设计到施工 ,政府没有一分钱的投入 ,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建设高速公路的新路子。襄荆高速公路是我国南北交通区域经济干线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湖北省“十五”交通重点…  相似文献   

8.
控制沥青混合料离析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离析现象是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技术中很难控制和把握的,文中根据京珠(北京—珠海)高速公路湖北段沥青砼路面的实践,介绍如何控制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现象。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将在现有 1 3条城市出口公路基础上 ,再新建 7条出口高速公路 ,使武汉的出口公路中达到2 0条 ,这也是迄今武汉市交通规划中最大的一个投资项目。新规划的 7条出口高速公路总里程为 2 2 3.5 6km ,总投资为 82 .71亿元。7条高速出口通道建成后 ,武汉市至周边城市将全部通达高速公路 ,形成由武汉市区到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武汉绕城高速公路约 30km“半小时交通圈” ,武汉到省内周边城市 1 0 0km“1小时交通圈”武汉到邻省周边中心城市约 5 0 0km“4小时交通圈”。目前 ,武汉市已有 1 3条出口公路 ,总里程达到364.2 2km ,其中高速路仅…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保通方案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改扩建工程对老路交通产生的影响。文中根据京港澳高速(漯河段)交通特点,采用"路基和路面下面层施工双侧同时拼接,中面层和上面层同宽度半幅分车道施工,行车不分流"的设计方案,保证全线全时段双向4车道通行,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对老路交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公路街道化现象和公路路政管理面临的问题,展开公路交通环境和管理规划研究。在构建公路交通环境管理规划框架的基础上,重点从定量化的角度对公路建筑控制区管理、非公路交通标志及路边构造物管理、公路交叉道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技术控制指标的取值,并制定了管理措施,为吴江市公路路政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互通式立交设计中我国现行的公路与城市道路常用设计标准值的差异性进行对照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地采用设计标准值和尽快统一设计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对沿线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对喀喇昆仑公路典型施工路段路侧地袁径流和冰川融水支流的水环境状况进行了现场监测和采样分析,并对K754+ 400~K788+ 000路段内公路弃渣对河道压缩情况进行了现场勘测.结果表明: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施工对沿线地表径流中悬移质浓度、离子浓度影响很小,沿线地表径流也未受到石油类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影响,局部路段路侧径流中悬移质浓度的迅速增加与汇入的冰川融水支流水质特征有显著关系.改扩建工程部分路段施工弃渣对路侧河漫滩地(老路路界至水体距离)产生了一定的挤压和占用,占用比例在12%~100%不等,但尚未对河道过水断面形成挤占.最后针对公路与河道的典型位置关系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水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07,(8):139-144
从安全评价的起源、定义出发,探讨了公路安全性评价的定义、媒介、方法及所适用的不同工作阶段。公路安全性评价定性方法主要是规范符合性检查、公路安全审核。定量方法主要是基于数学、统计方法寻求交通安全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可以选择以下媒介:事故、速度、冲突、驾驶负荷等。定量的评价方法有:事故多发段判别、事故预测、速度一致性、冲突技术、驾驶负荷一致性等。介绍了事故多发段判别、事故预测、速度一致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提出冲突技术、驾驶负荷一致性等安全性评价方法的下一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交通是能源消纳的重要领域,其对社会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在陆路交通方面,轨道交通和小型客运车辆的电气化发展方向相对清晰,而公路货运尚无明确的技术路线。为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在交通领域中的使用,发展并推广电气化公路技术,对重载卡车的蓄电池、燃料电池、混合动力3种电气化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卡车负载的特点,对不同电气化方案进行评估。研究融合新能源发电及并网、混合动力技术、智能驾驶技术的电气化公路技术,从车辆动力技术、供电线路、受电弓与计费、新能源并网、编组智能驾驶运行5个方面对电气化公路方案进行介绍,可以实现公路货运系统的绿色、安全、高效运行。以10公里线路电气化为例,进行规划和成本估算,构建单车和区域(或路段)电气化的运营成本计算模型,基于燃油消耗和阻力分析2种方法进行计算。对车辆购置及改装、基础设施建设、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环保效益等4个方面进行技术分析与成本测算。从供能技术变革、商业模式和推广路线3个角度对电气化公路技术的未来推广进行论证展望。研究结果表明:电气化公路技术的应用与规模化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与环境收益,其中的混合动力方案与架空线输电方案为面对未来可能的储能技术变革与无线输电普及打下重要的基础,提供了拓展空间,也是重载货车实现智能驾驶的重要步骤;与燃油驱动相比,电驱动百公里成本减少96元,单一重卡年运营成本减少18.8万元,百公里污染物(如: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均减少5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公路工程设计阶段环境保护的途径,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从而使公路工程在实施阶段环保措施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减少公路工程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就经营性高速公路投资项目而言,建设项目的未来交通量预测是把握项目建设时机、确定建设规模与标准、进行经济和财务评价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因此交通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在投资咨询和评估中起先决主导作用。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OD分析法和后评价类推法,更为直观地分析和预测拟投资项目的交通量,可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8.
王泽云  王风 《交通科技》2003,(4):106-108
分析公路工程造价在设计阶段失控的原因,提出从推行工程造价限额设计,完善设计制度,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优选设计方案等方面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公路日常养护工作需要记录养护日记、巡视记录、养护计划等各种表式,记录的保存和查询统计等相关工作较为繁琐复杂,效率低下。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查询、统计、归档的问题,同时利用智能化的设备,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日常养护作业实现全过程监管。通过模型化地展示道路维修情况,为道路大中修计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发展,深刻影响并改变着各个行业,传统的道路交通也不例外。试图以新的视角总结梳理传统道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国际前沿,重在捕捉当前的研究热点,绘制学科发展地貌,思考道路工程从汽车发展的促进因素成为制约因素面临的挑战和任务。在此基础上,从道路加物质、资源、环境、能源、安全和光能等角度,描绘了适应新要求的未来道路应具备的典型特征,进而提出了道路工程基础设施的代际划分方法。针对新一代道路,梳理了超级道路的创新至零、工业化生产、免干扰维护、路-车协同、智慧运营和弹性管理等核心内涵,并就类人系统、能源场景、微生态化和速度不限等可能外延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