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了不同约束系统对乘员的保护作用,结论是前排座拉上宜配装三点式安全带并辅之气囊,后排座位上配装三点式安全带式或两点式安全带,但是约束系统也不是有的。  相似文献   

2.
汽车智能乘员约束系统效能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智能乘员约束系统的核心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对输入的参量,包括安全带的应用情况、乘员位置以及乘员身体质量等进行判断,碰撞中按输入参量的级别确定约束值,调整气囊充气速度、进入气囊的气体体积、气囊泄气孔的面积和安全带的载荷限值。基于某微型客车乘员约束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以安全气囊低能量触发为例,研究了智能系统对乘员保护范围和约束效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车碰撞安全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广大消费者对汽车安全的日益重视,在开发微型轿车时,汽车生产商不能仅局限于符合国家被动安全法规,而应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介绍了正面碰撞微型轿车乘员约束系统(配置安全气囊)设计开发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4.
汽车乘员约束系统减少乘员伤亡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淑兰 《世界汽车》1994,(5):18-19,48
只有分析实际发生的碰撞事故;以事故的统计数据的基础才能对安全装置及约束系统的安全效果作出最客观准确的评价。“两配对比较法”是比较两种条件下每一类乘员的伤亡人数,其中一类乘员对另一类要计算伤亡的乘员只起到归一化或评估比较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林逸  范成建 《汽车工程》2000,22(5):299-302
本文利用MADYMO软件建立了包括台车、安全带约束的乘员前碰仿真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利用该模型对乘员安全约束系统的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几种优化方法应用于乘员约束系统的效果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改进约束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国内外汽车座椅和安全带固定点强度试验法规,开发了可同时进行座椅刚度、安全带固定点强度测试和头枕性能等测试的乘员约束系统综合试验台.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试验台主台架的有限元模型对主台架进行强度分析;应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该试验台的控制系统,并利用该试验台进行了座椅总成静强度试验和安全带固定点强度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台能满足相关试验法规的要求,可用于对乘员约束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7.
8.
国外汽车碰撞试验及乘员约束系统技术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淑兰 《国外汽车》1990,(3):1-5,39
  相似文献   

9.
汽车侧面碰撞乘员约束系统的多目标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某轿车建立了基于多刚体理论的侧面碰撞乘员约束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并依据试验结果进行了模型的有效性验证。通过对乘员侧面碰撞伤害指标的分析,提出了包含乘员多输出目标值的综合伤害评估值,并应用试验设计方法,以所提出的综合伤害评估值为目标进行了该车的侧面碰撞乘员约束系统多参数优化,给出了符合实际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台车试验方法的某微型轿车乘员约束系统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试验基础上对某微型轿车无气囊条件下的约束系统进行优化,分析了座椅、转向盘和安全带的动态特性,提出了减小乘员伤害值的改进方案.通过台车试验证明,该微型轿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达到中国法规要求,改进方案正确和有效;对于刚性很强的尺寸紧凑型微型轿车,弱化碰撞时头部接触位置的转向盘轮缘,并使用限力式安全带,可以有效降低正面碰撞头部加速度.  相似文献   

11.
根据汽车碰撞特性,文章系统地介绍了汽车安全带、安全气囊等乘员约束系统对乘员的保护.利用MADYMO软件建立HybridⅢ第50百分位男性假人模型、三点式多刚体一有限元复合式安全带和有限元安全气囊等乘员约束系统模型,在4种情况下进行正面碰撞的模拟,对比分析乘员的受伤程度.  相似文献   

12.
张明君  王阳 《汽车工程师》2012,(11):22-24,34
车辆发生碰撞时驾驶室必须存在生存空间,驾驶室的结构及与车架的连接方式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抗扭曲强度,以有效地减少驾驶室变形,保持驾乘空间。通过对欧洲ECER29和我国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GB26512—2011标准的对比,分析了标准的试验方法,及其与现行标准之间的异同,并进一步探讨了差异原因。  相似文献   

13.
只有较少的交通事故数据资源被用于建立基于碰撞速度信息的乘员损伤模型,致使所得到的模型精度差。为此,提出了基于车辆变形深度的乘员损伤模型。对美国不同制造年代和车辆级别的事故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论证出车辆变形深度与乘员损伤风险具有相关性。以车辆变形深度为自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乘员损伤模型。不同种类车辆的乘员损伤模型拟合精度R2约为0.9,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为进一步验证,以此模型为基础,评价智能驾驶系统的有效性。以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为例,对比基于变形深度和速度变化量信息2种方法的有效性计算结果。结果表明:2组结果的平均误差不超过1%,验证了基于变形深度的乘员损伤模型的准确性。该模型仅需要事故数据库中准确的变形深度信息,能够获得更多的事故数据支持,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于不同类别智能驾驶系统的评价需求。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乘员约束系统设计开发所面临的内部技术挑战及外部运作环境的变化。对乘员约束系统设计开发的过程和手段作了全面的介绍。通过分析国内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刘迪辉  何文  高晖  钟志华 《汽车工程》2007,29(6):465-469
围绕特种条件下运载工具碰撞中的乘员保护装置开展仿真计算研究。所涉及的特种条件包括地面和水面运载工具的高速复杂碰撞以及航天运载工具着陆时的复杂碰撞条件,同时也包括对乘员保护装置的质量限制、防爆性能要求和环保性能要求等。根据工程实际的需要,对所发明的复合式高性能安全气囊和复合结构护颈器这两项特殊的乘员保护装置进行了仿真建模、仿真分析和参数优化。仿真研究表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在给定的特种碰撞条件下对乘员提供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侧面碰撞是一种常见的交通事故形式,碰撞近端和远端都会出现大量的人员伤亡。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近端碰撞侧,对远端非侧碰撞侧的研究相对不足。Euro NCAP自2020年起将FARSIDE测试纳入评价范围,主要通过两个滑台试验,对远端假人伤害和侧向偏移进行评价。文章对FAR-SIDE测试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标准进行解析,并通过进行滑台试验、分析试验中假人运动和伤害过程,对远端碰撞乘员保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