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方舱粘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详细地探讨了粘接技术在方舱生产主要环节上的应用,总结了选用或者研制胶粘剂时应遵循的原则,并且讨论了不同的环节对胶粘剂的性能要求。此外,对常用的方舱胶粘剂给出了基本配方,对一些典型的粘接工艺和粘接设备也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导电胶粘剂的性能及在电磁屏蔽方舱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导电胶粘剂的导电机理,讨论了导电载体(填料)的类型、形状以及粘料(树脂)等对导电胶粘剂的影响。此外,结合电磁屏蔽方舱的性能要求和成型工艺条件,指出在生产方舱时应用导电胶粘剂的原则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3.
玉米秸秆制作建筑装饰复合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玉米秸杆为原料、以异氰酸脂为胶粘剂,研究了一系列的原料处理、喷胶法拌胶、喷雾法涂覆脱模剂、铺装和热压工序,加工成玉米秸杆板。该板材达到刨花板国家标准规定的性能指标,可以用来替代木材人造板用于建筑装饰等行业。  相似文献   

4.
金属陶瓷兼有金属和陶瓷的特点,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等优点,是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以FeCoCrNiAl系高熵合金粉末和Al2O3陶瓷粉末为原材料,以无毒的水溶性环氧树脂为黏结剂,设计采用凝胶注模工艺的正交试验方案,制备FeCoCr-NiAl/Al2O3金属陶瓷,探讨环氧树脂添加量、粉体固含量、分散剂添加量和粉体组分对...  相似文献   

5.
PVC地板革是以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料,经涂抹工艺或经压延、挤压工艺生产而成的地材产品。由于聚氯乙烯是一种无毒的可循环使用的绿色环保材料,而且具有阻燃性能,因此日前在很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木雕是以各种木材及树根为材料进行雕刻,是传统雕刻工艺中的重要门类。文章追溯了木雕的发展历史,结合自己的作品对红木雕刻的工艺手法进行了叙述和归纳,并试图通过对红木雕刻生存现状的概述引起社会对这项传统手工艺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为避免在木材加工中金属物体损坏锯片,以致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以及其他工艺中检测金属的存在,来对金属探测仪原理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淀粉改性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粘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淀粉对聚乙烯醇缩甲醛进行改性,制得了一种新型胶粘剂.讨论了尿素用量、酸的浓度、pH值、缩合温度、淀粉用量、固含量对胶粘剂粘度的影响.该胶粘剂适用于煤堆及垃圾的覆盖,它具有初粘性强、耐水性好、储存稳定、制备和使用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以Petri网为建模工具,针对木材柔性加工系统(Wood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WFMS)中的离散事件建立赋时着色Petfi网(Timed Colored Petfi—net,TCPN)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反映木材柔性加工系统中待加工产品的工艺加工路线,对系统的特性进行描述,还能够根据生产任务的变化进行快速重构.应用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是有效的.根据仿真结果,对系统进行简单的优化调度,提高了机床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以Petri网为建模工具,针对木材柔性加工系统(Wood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WFMS)中的离散事件建立赋时着色Petri网(Timed Colored Petri-net,TCPN)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反映木材柔性加工系统中待加工产品的工艺加工路线,对系统的特性进行描述,还能够根据生产任务的变化进行快速重构.应用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是有效的.根据仿真结果,对系统进行简单的优化调度,提高了机床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在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早期破损一直是困扰工程界的难题。材料试验和力学分析表明。相当多的桥面铺装早期损坏都与防水粘结层的功能过早丧失有关。故以胶粘剂理论为基础,从高聚物的角度分析环氧沥青的材料属性和材料界面的粘附强度,采用剪切、拉拔等试验对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进行试验检验,通过防水粘结材料的流变特性、蠕变特性及混合粘度等因素对粘附强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氧沥青材料是一种良好的防水粘结材料。  相似文献   

12.
对胶粘剂和复合材料的影响进行解耦;采用常温环境分别对胶粘剂、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和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进行不同时间周期的浸泡,研究了不同应力状态对粘接接头失效的影响;以准静态失效测试的失效强度和失效模式分析为主,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分别研究胶粘剂和CFRP吸湿后的失效机理,揭示了吸湿对复合材料粘接接头失效的影响机理。分析结果表明:胶粘剂在吸湿30 d后发生了水解,失效强度下降约53.7%,失效应变约为原来的3.2倍;CFRP吸湿后表面粘附性降低,容易引起界面失效,但打磨之后能够得到改善,CFRP吸湿后纤维/基体界面力学性能降低,在正应力状态下更容易造成纤维撕裂;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的失效强度在吸湿30 d后下降了约23%,失效断面中胶粘剂出现了韧性断裂和界面失效;通过对胶粘剂、CFRP和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吸湿后的失效分析,发现剪应力状态下的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失效主要受胶粘剂吸湿后的性能下降影响,其次是界面失效的影响,而正应力状态下的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失效还受CFRP性能下降造成的纤维撕裂影响。   相似文献   

13.
马亮 《交通标准化》2012,(11):139-141
相比一般路面,防水粘结层在桥面铺装体系中的作用更为重要。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设置防水粘结层的桥面铺装结构力学计算模型,对层间剪应力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防水粘结层厚度变化对各层层间剪应力影响不大,并建议防水粘结层模量范围取值为100MPa~300MPa。  相似文献   

14.
针对动车信息窗粘接结构, 考虑环境和载荷对粘接结构寿命的影响, 提出了一种加速老化与自然老化相结合的寿命预测方法; 对粘接结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建立了加速老化的温度-动态载荷耦合循环谱, 制作了铝合金对接接头, 分别进行0、10、20、30循环周期的加速老化试验, 定期测试接头的剩余强度和失效形式, 获得粘接剂剩余强度随载荷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 提取自然老化下不同行驶里程的实车胶条, 进行剩余强度测试, 获得了粘接剂剩余强度随行驶里程的变化规律; 采用多项式函数分别拟合载荷循环次数、行驶里程与粘接剂剩余强度衰减率的函数关系式, 建立了载荷循环次数与行驶里程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 相比粘接接头初始强度, 温度循环10、20、30周期后粘接接头的剩余强度下降幅度依次为11.6%、15.9%、20.7%, 而温度-动态载荷耦合循环后强度分别下降了14.1%、18.9%、24.8%, 说明动态载荷加剧了接头强度的衰减, 并且均呈现先快后慢的下降趋势; 温度-动态载荷耦合试验作用后, 接头断面的失效形式和机理变化明显, 初始时接头胶层发生老化失效, 而后随着载荷循环次数的增加, 接头主要失效机理由老化失效转变为疲劳失效; 加速老化与自然老化下粘接剂失效强度的衰减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建立的载荷循环次数与行驶里程的函数关系式能够较准确地预测粘接结构的寿命, 预测得到动车最大安全里程为8.34×106 km。   相似文献   

15.
木材船海上运输具有一定的风险,一旦积载和绑扎不当或管理不妥,造成货物滚动、移位、货垛倒塌,就会引发安全事故甚至导致船舶倾覆。因此,加强木材船的安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是确保木材船安全运输生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在车辆轻量化设计过程中, 为了预测BFRP/铝合金粘接接头在服役温度下的静态失效行为, 加工了处于拉应力、剪应力与拉剪组合应力状态的粘接接头, 根据车辆服役温度特点, 选取-40℃、-10℃、20℃、50℃、80℃五个温度测点, 通过准静态拉伸试验, 得到不同应力状态下接头失效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分析了粘接接头失效形式和失效准则; 基于粘接接头在不同温度下的拉、剪应力, 建立了接头的二次应力失效准则方程, 对不同温度下的接头强度进行失效预测。分析结果表明: 粘接接头的失效强度受温度的影响明显, 随温度升高, 失效强度减小; 粘接接头中剪应力和拉应力的不同占比也会对接头失效强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随着剪应力比例增大, 温度升高使接头失效强度下降更明显; 相比于低温-40℃, 高温80℃时的拉伸接头与剪切接头失效强度的下降幅度分别为47.77%与61.49%;随着温度升高, 粘接剂的失效应力和杨氏模量逐渐减小, 而失效应变逐渐增大, 说明温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粘接剂的力学性能; 粘接接头失效形式为内聚和纤维撕裂的混合失效, 拉应力作用下接头更容易发生纤维撕裂, 并且随温度升高, 纤维撕裂面积减小, 因此, 为了防止纤维撕裂, 需要避免粘接接头受拉应力作用; 粘接接头在不同温度下的二次应力失效准则曲线拟合精度均在0.957以上, 并绘制了失效准则响应曲面, 直观反映了粘接接头失效强度在车辆服役温度下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为深化对复合材料粘接结构环境耐久性的研究,从胶粘剂基础研究和面向工程的粘接结构应用研究两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了粘接结构老化、疲劳及其耦合作用对强度的影响,总结了单因素和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老化机理,根据基础研究归纳了粘接结构强度预测方法和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并对未来研究重点及方向进行展望。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和湿度对粘接结构力学性能影响最为显著,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老化更具破坏性,随温度产生的固化收缩、热膨胀系数的差异以及随湿度产生的水解和增塑作用均会使粘接剂老化,且载荷能够加速吸湿对粘接界面造成损伤,从而引发结构过早失效;老化与疲劳之间存在双向耦合作用,随时间变化的交变载荷不仅会影响粘接结构的疲劳寿命,同时还会加速粘接结构老化,而粘接结构在长期服役过程中的老化又会降低结构的疲劳性能;目前尚缺乏对湿热环境与交变载荷耦合作用下老化机理的深入研究,工程应用中的内聚力模型对延展性胶粘剂和厚胶层的预测效果欠佳,应进一步提高内聚力模型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使用精度;损伤力学模型应考虑车辆实际服役工况并加入湿热耦合因素影响以提高使用精度;粘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大多基于半经验模型,且对接头疲劳行为的预测局限于特定环境条件;随着粘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复杂应力状态下粘接结构服役性能的有效评估与建立准静态、疲劳和环境退化综合影响的渐进损伤模型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电力机车粘着牵引力的在线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轨粘着牵引力是决定电力机车牵引性能的重要参量,但不能被直接检测到。应用状态观测器的方法,以可检测量(牵引电动机电流和转速)为输入量,通过观测器输出可得到轮轨间粘着力的动态估计量,此方法可用于对电力机车动轮粘着牵引力实现在线动态检测。文中推导出观测器状态方程并给出模拟电路图。经初步试验,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9.
轮轨水介质粘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助于水介质作用下轮廓接触的数值解法,在忽略了由水介质传递的轮轨牵引力的条件下,建立了高速轮轨水介质粘着力的数值分析方法。给出了水介质作用下轮轨粘着力随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而急剧下降的变化特性,并定性地讨论了轮轨粘着力的这种下降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