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13,(1):47-47
中国进出口银行12月4日与5家国内外航运船舶企业签署贷款协议.合同总金额近70亿元,贷款将用于支持国际航运企业从国内订造船只或直接支持国内船舶企业出口。作为支持中国航运和造船业的主力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航运市场的火爆,世界船舶市场和船舶工业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亚洲造船国家的强势崛起,欧洲造船国家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举起了整合的大旗,试图东山再起。做为对欧洲的回应,亚洲的日、韩各大企业亦进行着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的整合。面对整合浪潮,中国采取何种应对举措,也将被业界瞩目。 相似文献
4.
5.
集装箱运输作为一种现代运输方式.是人类运输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集装箱运输集现代科技和管理于一身,是运输系统中发展最快和潜力最大的一个分支。从本世纪50年代海上集装箱运输兴起以来,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港口、1万多个专用泊位开展集装箱运输。据统计,1995年初,全球300总吨以上全集装箱船拥有量为1590艘,3585万DWT,235、5万TEU,占世界船队总量的56.5%。目前,美、日、西欧等多数发达国家主要港口已不再办理件杂货业务,在连接北美、欧洲、远东、澳洲等区域的全球主要航线上。 相似文献
6.
7.
8.
近十年来,由于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航运企业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和建设浪潮中遭受到巨大冲击,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贵州省,由于该省多为内陆山区河流,航道等级低,基础设施差,船舶建造时间长,科技含量低.大部分航运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始逐渐陷入困境,除少数中型企业受国家扶持尚可勉强支撑外,许多小型集体企业纷纷倒闭破产,大量从业人员也纷纷转行,航运企业走到了一个生死决策的紧要关头.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灾难。它给航运市场带来了一场浩劫,造成运力过剩,业务锐减;也给造船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整个船舶行业面临着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效益低的形势。面对危机,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统一认识:更新观念,主动作为,积极应对,调整结构,苦练内功,强化管理,共克时艰,以国家出台的《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精神为指导,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正确处理当前船舶工业中的六个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成了一个具有国界的"全球市场".对此,世界各国政府和商家纷纷制定相应的对策,以尽可能地抢得先机.无疑,发展物流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而发展物流,则又离不开造船和航运.由此看来,造船和航运发展的状况如何,对我国的物流乃至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中国造船和航运业发展状况,指出在金融危机下,挑战与机遇并存。并提出健康发展五大措施——产业升级、安全监管、海事服务、造船业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3.
刚刚过去的2006年,在航运景气刺激下,出现世界造船历史性高峰。本期刊发《航运繁荣激发新一轮造船高峰》一文。作者经分析后认为,今年造船市场将继续保持兴旺,船价则以稳为主,成交量出现高位调整、先扬后抑态势,后期有所回落。船舶产品专业化、大型化及环保化带来新的需求,也是维持国际船舶市场稳定发展的积极因素。应提防造船市场在2008年出现明显下滑的可能性。为此,中国造船业应充分抓住船价进入峰值区、需求仍然兴旺的机遇,继续做好承接订单工作。 相似文献
14.
1蓬勃发展的世界造船业1.1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超级周期推动航运业进入繁荣期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跨国投资的增长,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工和调整,导致世界经济贸易活动发生了3个结构性的变化:一是各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西方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制造业向外转移,而大部分亚洲国家正处在工业化或重工业化的进程中。二是贸易货物品种结构的变化。初级产品中,大宗原材料货物贸易继续稳定增长;制成品中,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所占比例日益增加。三是贸易地区结构的变化。全球… 相似文献
15.
借两年一度的海事界盛会——2003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高级海事论坛,我谨代表中海集团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一贯支持和关心中海集团的发展及与中海集团真诚合作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6.
17.
18.
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步伐,航运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约96%的世界贸易量是由船舶来运输的.尽管上一年航运面临诸多困难,但是总体上讲,对未来的预测仍然是积极的,世界经济有望回到增长的轨道上来.总体而言,当今世界贸易和国际航运的增长趋势大约是国民生产总值(GDP)百分比的两倍.美国将继续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对欧盟的预测也逐步肯定.但是最具活力的发展是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 相似文献
19.
中国造船工业开始了由大到强的全面转型。这一转型,连同中国航运的空前发展,有力地提高和加强了中国船级社(CCS)的地位和能力。那么,船级社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它和造船、航运业的关系怎样?从船级社的角度看,中国在建设造船强国的过程中,应该在哪些方面得到加强?CCS总裁李科浚对此一一做了阐释。 相似文献
20.
郑和船队的规模近百倍于哥伦布船队,时间也早近一个世纪,但两次航海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迥异.文章探讨了中国封建社会对科学技术与航运造船的束缚,指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对于发展航运与造船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