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一款自卸车前悬系统横向稳定杆卡箍螺栓松动的现象,运用ADAMS建立了前悬系统动力学模型,在E级随机路面激励下得出稳定杆卡箍螺栓在垂向方向上受力较大并有较大的运动量;随后运用ANSYS建立稳定杆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对与卡箍螺栓连接的卡箍座施加强制位移,发现螺栓孔有较大变形。通过改进卡箍结构形式,再次利用ANSYS软件进行仿真,经过数据对比分析,改进后的卡箍薄弱位置最大应力较改进前减少了85.5%、螺栓孔变形减少了75%左右,零件可靠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赵孝辉  徐国元 《公路》2011,(7):270-273
采用二维弹塑性数值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不同净距条件下的小净距隧道的中间岩柱的受力、变形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条件较好的Ⅳ围岩净距为0.5倍洞径的时候(约6 m),中间岩柱的受力、变形和单洞相比有较大的增加;对围岩条件差的隧道,净距的影响更加明显.同时分析了上下台阶开挖对中间岩柱受力、变形的影响,给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螺旋输料搅拌机理的分析,提出了一套用于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纵向输料的半封闭式螺旋输料装置。该装置通过螺旋叶片的旋转,能够使混合料在输送过程中得到充分搅拌,且输料槽底部带有加热装置保持混合料的温度,可有效提高施工质量。该装置在摊铺机上的运用,为摊铺机输料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LT6型摊铺机刮板输送系统的改进西安筑路机械厂常安群,田军绪LT6型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是我厂70年代投产的产品,其结构受当时的设计水平、工艺装备、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个别系统不尽合理。刮板输送系统是摊铺机的主要工作部件,其功能主要是将堆积于料斗...  相似文献   

5.
对漂浮在摊铺机物料流上的熨平板装置及仰角组件进行了受力分析,研究了熨平板仰角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得出挡料斜板倾角25°~30°、振捣头倒角20°~25°、仰角1.5°~4.0°是最为适宜的应用参数。这个结果为正确设计和合理使用摊铺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对旋挖钻机提钻工况下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力学模型.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转台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揭示回转平台在最大和最小变幅距离提钻工况下的最大变形值、最大应力值、危险截面区域以及变形和应力的分布情况,通过分析转台的应力分布状态,找出该结构在强度和刚度设计上的薄弱环节和富余部位,为进一步优化转台结构、改进转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型号的摊铺机,如果液压系统出现故障后不能及时排除,将会严重影响工程进度,根据多年积累的维修摊铺机的经验,介绍了摊铺机液压系统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8.
贾东荣 《桥梁建设》2012,42(2):85-91
大(同)西(安)客运专线铁路晋陕黄河特大桥48 m简支箱梁预制节段采用下承式造桥机施工.造桥机主要由主结构(主框架、导梁)、主支承(前支腿、中支撑、后支腿)、托架台车倒运机构、节段支撑横梁、起重系统、湿接缝外模板、运梁车系统、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组成,其中主框架是造桥机施工荷载的承重结构.采用ANSYS建立造桥机模型,对满跨加载、导梁最大前悬臂、倒运支腿、过孔工况下造桥机受力、变形及墩旁托架受力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造桥机组成构件受力及挠度变形均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大型沥青砼摊铺机液压自动调平回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捷 《公路与汽运》2007,(1):131-133
沥青砼摊铺机是当前高等级沥青路面施工中的重要机械,其液压自动调平回路的性能对路面的平整度有着重要影响.文中简要介绍了沥青砼摊铺机自动调平回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几种大型沥青砼摊铺机的自动调平液压回路的特点,简要论述了当前沥青砼摊铺机自动调平系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21,66(7):134-138
为了研究曲线箱梁桥的受力及变形情况,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Midas/Civil分别建立某曲线箱梁桥的梁格模型,同时利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该曲线箱梁桥的单梁模型。对比分析3种建模方法下该桥的受力和变形情况,找到曲线箱梁桥的受力及变形特点;同时,通过对比验证了利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梁格模型更接近于ANSYS模型,证明了利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梁格模型以对曲线箱梁桥的内力及变形问题进行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相关公式推导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与两者协调变形的刚度矩阵,该矩阵由桩身单元的刚度矩阵与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单元刚度矩阵两者叠加而成。利用有限杆单元法求解桩身每个单元节点的位移和转角,最终求解出桩身各单元的剪力和弯矩。同时,建立了双排抗滑桩的受力模型,也利用有限杆单元法对建立的双排抗滑桩模型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12.
李宁  徐寿政 《路基工程》2021,(4):158-162
在桩土复合地基中,褥垫层起着动态调节桩土应力比的作用,决定着整个体系的承载能力。本文基于某高速公路北延线佛山段路基工程条件,运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褥垫层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从褥垫层的作用角度分析褥垫层厚度和弹性模量的参数变化对复合地基的影响。明确有限元计算目的和方法,介绍Plaxis程序,给出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过程,确定有限元计算方案,从变形和应力的角度分析褥垫层厚度和弹性模量参数变化对桩土复合地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罗鸣 《交通科技》2020,(1):36-39
U形-箱形组合连续梁计算现阶段缺乏具体的经验和理论公式,文中在杆系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分析了结构典型部位的受力情况,研究了该类桥梁在多种工况下的力学行为和受力机理。结果表明:U形-箱形组合连续梁力学特性明显区别于传统梁型,空间受力特性明显;由于横向变形导致U形梁腹板内、外侧应力存在差异,平截面假定已不适用。  相似文献   

14.
为评估某V型高强化柴油机气缸套的变形特征,考虑活塞组件的耦合作用,建立气缸套变形分析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非线性求解方法对气缸套热-机耦合工况下结构变形进行求解,获得气缸套工作状态下的结构变形量,并充分说明在气缸套结构变形分析中考虑活塞组件耦合效应的重要性。分析了缸套结构纵向及不同高度截面变形特点,结果表明,缸盖螺栓预紧载荷和活塞侧向作用力对缸套缸口和活塞上止点处的截面变形影响较大,气缸套中下部截面变形相对较小,主要以椭圆变形为主。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金属主簧-复合材料副簧的变形机理并快速预测其复合刚度,综合应用板弹簧设计理论、复合材料层合板理论及有限差分法建立了金属主簧-复合材料副簧复合刚度的理论计算模型,并编写了相应的MATLAB计算程序。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某金属主簧-复合材料副簧总成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刚度特性进行有限元模拟。有限元模拟刚度与理论计算刚度之间的误差低于3%,从而验证了理论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建立的理论计算模型不但阐明了金属主簧-复合材料副簧的变形机理,而且适宜编程计算,能准确快速地预测金属主簧-复合材料副簧的复合刚度,这对复合材料板簧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孙刚  陈磊 《路基工程》2014,(3):125-128
采用PLAXIS大型有限元计算程序,对成都某高楼深基坑分步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变形、受力及周边地表的沉降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出了分步开挖各个阶段围护桩的变形、预应力锚索的锚固力及周边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较为吻合;有限元分析能较好地预测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变形规律和周边地表沉降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7.
杭州地铁1号线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变形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杭州地铁1号线火车东站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变形超过设计值的情况,对连续墙变形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较为接近,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通过现场调查结合有限元分析认为,支撑架设不及时、降水不到位、基坑周边堆载是造成连续墙变形急剧增大的主要原因;探讨了上述因素对连续墙变形的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变形,监测表明变形渐趋稳定,基坑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18.
针对FSEC赛事规则以及动力系统的需求,文章设计一种FSEC赛车电池箱体。在CATIA中建立电池箱体有限元模型,通过使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其进行急加速、急减速、转弯、耐久等工况分析,得到电池箱体的变形云图、应力云图和疲劳交变应力云图,明确了最大应力值以及最大变形位置,为后续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方向。利用ANSYS软件进行仿真驱动研发,极大提高了设计效率,促进了大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桩土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无界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用有限元—无界元的方法计算桩—土耦合体系的应力和变形。为了模拟实际受力状态 ,在桩与土相接触的界面上设置了一种有厚度的接触面单元 ,它可以与土体的弹塑性模型相衔接 ,能合理地反映接触面及其邻近区域剪切破坏带中的变形性状。计算结果与现场观测数据吻合较好 ,说明在桩的负摩擦分析中考虑土的弹塑性特性及接触面单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固有应变有限元法,通过一次弹性有限元计算,即可得到整个焊接结构件的残余应力及变形。同时,针对汽车纵梁部分直线段模型进行焊接变形分析,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较准确地预测了某汽车车架纵梁的焊接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