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浩瀚的航海史上,记载着惊喜,也记载着悲怆。从徐福、法显、鉴真、汪大渊,到鼎盛时期的郑和,构成了中国航海史的主线。在“郑和时代”,其船队之浩大、技术之精良,航线之久远世界无出其右者。郑和七下西洋,不仅开辟了航海新时代,同时也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文化、贸易等领域内的大变革。但在郑和之后,中国航海却戛然而止,让世界无数人扼腕痛惜。从此,中国远离了曾引以自豪的航海时代,也失去了对海洋的控制,接下来中国经历的是一段段耻辱的历史。2005年7月11日,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同时也被中国正式确立为“中国航海日”。航海日的确立,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航海的姿态——航海壮志去又回!  相似文献   

2.
刘少才 《中国海事》2012,(12):73-74
在人类的航海史上,总是与"探险"相伴,在漫长征服海洋的岁月中,涌现出许多名扬四海的航海探险家。其实,从有人类的时候起,沿海居民就不断地拓展征服海洋的想象空间,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由近及远,不断总结经验,只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没有文字记载.无法给后人留下有史可查的资料。人类航海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壮举,就是公元2000多年前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航海探险经历。据载,公元前13-11世纪,古代中东有一个民族,位  相似文献   

3.
航海史是人类征服海洋的英勇诗篇,它需要多种科学技术作为保证,包括提供良好的医学条件。远航的舰船,不仅要加强自身的医疗保健环境,而且还得掌握停泊和抵达的港口、岸陆的卫生状况。航海需要医学地理。郑和船队的科学记载人类远航史首举我国的郑和下西洋。郑和能屡次完成远航,  相似文献   

4.
徐炜晋 《珠江水运》2014,(12):50-52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的航海、航运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不仅表现在数量上的急骤增加,同时我国的航海事业还朝着大型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船舶间的碰撞事故也逐渐增加,特别是在雾中航行的船舶更容易发生碰撞事故。同暴风雨不同的是,雾悄悄来,对现场造成一片混乱之后,又静悄悄离开,可见,雾是航海的天敌。本文进行了大型邮轮雾中航行进出上海港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海图是舰船的眼睛,海图是大海的缩影,这是航海者对海图的形象比喻。当今,海上导航系统不断发展,有近、中、远程导航系统,空中有导航卫星网,但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还是离不开海图作业。因为海图给航海者提供了最直观的海洋平面位置和有关海洋要素。等深线是海图上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通过同值  相似文献   

6.
杨槱 《上海造船》2005,(2):31-35
今年是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下西洋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长期以来,在郑和航海和郑和宝船的学术研究方面存有不同的声音.只有认识历史真相,才能古为今用.为了求得真知和丰富学术内涵,作者针对郑和航海和郑和宝船研究发表一些个人见解,以同业界商讨.  相似文献   

7.
公元前219年,方士徐福以“求海中神山仙药”为名,取得秦始皇的信任和派遣,率领三千童男女及百工、武士远航海外,到“平原广泽”称“王”不回。对《史记》这一记载。作者曾从航海史学的研究,认定徐福确是到达日本列岛。本文则进一步从当时历史背景即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来论证徐福东渡的原因和实质并非为秦始皇去采“长生不死”药,而是他的道家思想与秦始皇在政治、文化方面的极端专制统治相悖,为避秦世,采取隐讳方法集体移民并开拓他的理想王国。本文还从航海的发展探讨徐福使用大队船舶及其航海条件与航线,提出了中国古代航海技术发展的四大历史时期,徐福航海的特点,以论证其在航海发展上的历史地位,以及从徐福东渡到郑和下西洋前后所启示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大规模的军事航海活动至迟可以追溯至周武王伐纣时八百诸侯会渡孟津,而水军(舟师)作为独立建制的兵种,应始于《春秋左传》记载的襄公二十四年"楚子为舟师以伐吴"。楚国始建舟师,其他诸侯国纷纷效仿。由于军事航海活动规模大,秩序性、纪律性和协作  相似文献   

9.
同浪高一样,海浪的频率对航海影响非常大,文中通过分析海浪磁场谱与海浪谱的关系,提出利用海浪磁场谱对海浪谱进行描述,并对海浪磁场谱在航海上的应用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洪振权 《航海》2008,(5):9-11
在上海市航海学会庆祝第四届中国航海日活动的浦江游船上,活跃着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的身影,他兴致勃勃地为青少年朋友讲解航海知识,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我们是新中国的海员……”他就是年逾八旬的洪振权先生。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洪振权先后担任上海海运局船长、指导船长、安监室主任,这位教授级高工曾获突出贡献专家殊荣,被同仁亲切地称为“洪教头”?他曾担任上海市航海学会第三、第四届理事会秘书长,为学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而今,离休后的洪老依然情系航海事业的发展,满怀热情地参与航海学会和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同学会的工作。在航海学会正式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洪老谦逊地以一位老海员、老会员的身份,应本刊之约,撰文激励学会“励精图治,同舟奋进,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1.
祖父解放前后数十年从事长江航运,我在童年就结识了《航海》,《航海》就同那黄浦江的波光,常常引发我的思绪和遐想…… 第一次向《航海》投稿是在1991年的春天,当时南浦大桥正在兴建,祖父的不少老同事纷纷从各地赶来上海一睹横空出世的大桥。当时,还是高中生的我被老船长们的热情所感染,在参观南浦大桥工地后,记下了一些我和我的同学对浦江  相似文献   

12.
丘克辉同志在《郑和下西洋的宝船考》(载《航海》一九八三年第二期)一文中,介绍了学术界、航海界对宝船尺度的不同意见,引起了我的兴趣。经查阅有关史料,我认为,《明史·郑和传》关于宝船尺度“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的记载是正确的,不能轻易否定。明代人对宝船尺度的记载并非仅见于《<瀛涯胜览>序》。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载:“今城之西北有宝船厂。永乐三年三月,命太监郑和等,行赏赐古里满刺诸国。通计官校、旗员、勇士、士民、买办、书手,共二万七千八百七十余员,名宝船,共六十三号。(笔者按:《明史》作‘六十二’。一艘之差,显为记误或  相似文献   

13.
航海是人类在海上航行,跨越海洋,由一方陆地去到另一方陆地的活动。由于人类的地理知识有限,在从前是一种冒险行为。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今天,航海也是一种风险很高的职业,危险时时相伴,尽管这样,每一条航线,都是航海前辈一海里一海里航行积累而成的。库克船长就是航海界的一位杰出代表,尽管当年他航海探险多带有殖民主义特色,但就航海本身来说,他留给后人的是宝贵的经验和资料。  相似文献   

14.
前言 航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在对船员申请培训、考试、发证中均要求具备相应的船员海上服务资历条件.各国海事当局对此均有一致的要求,并采取不同方式来记载船员的海上服务资历.  相似文献   

15.
航海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海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一是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二是体现在学生所学的航海类专业知识与航海英语的互动 ,三是体现在航海英语能力培养的课堂内外的互动。总之 ,应采用多维互动方法培养学生航海英语的综合能力 ,以增强我国船员在国际海员劳务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简要回顾国内外学习策略培训研究文献,针对国内航海英语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对82名航海专业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将学习策略培训应用于航海英语教学的实践。实践证明。学习策略能提高航海英语学习效率。是一条促进航海英语教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编辑部各位老师: 你们好! 我们航模小组订了一份《航海》杂志,组员都是《航海》的忠实读者,每收到《航海》后,大家都争相阅读。它丰富了我们的航海知识,提高了我们对航海的兴趣。六月份小组活动时,有一个同学说他已报名参加了航海夏令营活动,中学毕业后,要考航海学校,将来要当一名远洋海员,要象历史上的航海家哥伦布、麦哲  相似文献   

18.
1.独木舟:就是用一棵大树木雕刻为船。相传在原始社会时,就有这种工具了。神话传说在大禹治水时,曾在四川梓潼果尼陈山用直径一丈另二寸的大梓树制成一只独木舟。这大概是我们祖先最早制成的第一条船。2.海船:我国在夏代就可以制造航海的船了。在“竹书纪年”中有记载:“禹弟八代孙芒曾经  相似文献   

19.
孙光圻 《世界海运》2011,34(4):54-56
<正>秦汉时代是我国封建主义社会的新生与上升时期,由于生产关系的变革顺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航海事业的大发展获得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第二个“航海日”到来之际,河北航海学会也迎来了成立一周年的生日。我国是一个航海大国、海洋大国和造船大国,设立“航海日”,是我国航海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我国航海及海洋事业,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古代航海就很发达,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影响深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海事业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商船队总运力、集装箱船队总量、港口吞吐总量、造船总吨位均已处于国际前列。此外,我国的渔业航海、科学考察航海、军事航海和航海安全保障等方面在国际海事界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