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背景随着汽车产业对自主品牌化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开始设计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的高品质汽车。目前国产汽车主要有3类:一是完全引进国外技术且使用国外商标的,这类为国产汽车的主流;二是引进国外成熟车型技术但使用自主品牌的;三是自主开发且使  相似文献   

2.
王莹 《上海汽车》2007,(5):10-12,17
我国汽车市场已全面进入品牌竞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显著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问题。文章结合国际国内汽车发展环境要求,针对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特点,分析得出自主品牌提升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汽车领域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汽车市场开始进入高速戍长期,其中代表着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自主品牌汽车开始崭露头角,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飞速发展,成为中国车市不可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中国车市的品牌力时代已经到来,面对大品牌占绝对主早的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尚处于弱势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应该如何应对?关键在于提升品牌力,打造强势品牌。就如何提升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力,作者从品牌定位策略、渠道构建策略以及品牌国际化策略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提升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佶 《上海汽车》2006,(1):14-16
中国车市的品牌力时代已经到来,面对大品牌占绝对主导的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尚处于弱势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应该如何应对?关键在于提升品牌力,打造强势品牌。为提升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力,文章从品牌定位策略、渠道构建策略以及品牌国际化策略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戏说汽车     
要说咱们生在中国,还真是有福气,这不,政府在STN(桑塔纳)生产了近20年后,终于又推出了这么多的好的经济型车:赛欧、夏利2000、羚羊、奇瑞……反正是多了去了,一改STH——统天下的局面。面对万花盛开的新车时,人们将如何选择。  相似文献   

6.
2005年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已达23.5%,成为按国别划分的细分市场中增长最快的;2006年前10个月,自主品牌轿车的国内市场份额已升至26.4%,按国别分首次超过日系、韩系、德系、美系、法系品牌,位居第一。以奇瑞等为代表的一批自主品牌汽车用实力说话,用数字证明中国快速增长的汽车市场绝不仅仅是用来"换技术"的,只要能果断抓住机遇,自主品牌汽车大有可为。2007年,自主品牌轿车国内市场份额这一对中国汽车工业非常关键的数字值得我们继续期待。  相似文献   

7.
8.
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充分利用外部和内部资源进行联合开发是提升自主开发能力的重要路径。阐述了汽车行业5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品牌汽车联合开发的策略,并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应不应该有自主汽车品牌?中国有没有能力研发自主汽车品牌?中国什么时候能研发出自主汽车品牌?研发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是民族情绪还是历史责任?近一个时期,围绕这一系列问题,许多人士讨论得很是热烈。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是产业进步的主要动力。入世在即,只有依靠技术创新,形成我国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才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企业技术创新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行为,具有创造性、系统性和风险性的特点,因而,针对我国国情,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应行敏捷策略、适用策略和反求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一、对日本汽车工业现状的认识与评价 1.日本汽车工业没有衰退 尽管一些媒体和某些人认为日本的汽车制造业在衰退,但是,如果从全球化的角度看,这一结论并不成立.日本汽车工业就总体而言并没有出现衰退的迹象.  相似文献   

12.
依据构建供需模型分析了我国汽车市场对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汽车的需求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归纳了我国汽车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三种主要模式.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每种模式分析了各自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13.
新产品开发的成功与失败关系企业在未来市场的竞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著名公司、企业新产品开发策略的研究与分析,对更新观念,改进对新产品开发的管理,适应市场适应用户而进行卓有成效的开发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汽车工业界关于自主品牌的讨论由来已久,是坚持走自我发展之路,还是采取拿来主义,众说纷纭。从民族感情上讲我们希望拥有自主品牌,进而发扬光大,最终成为有竞争力的品牌,这是我国汽车工业多年来的愿望。  相似文献   

16.
对于自主品牌汽车在北京车展上的表现,国内媒体给予了高度肯定。但同时在报道中多次出现“民族汽车工业”、“民族汽车企业”、“民族汽车品牌”一类字眼。  相似文献   

17.
关于建立自主品牌、形成自主开发能力问题的讨论正在业内外相关人士中进行。两种观点已经非常鲜明。 一种观点认为,创建汽车自主品牌,需要资金、技术、规模和人才等等方面的积累,因而需要时间,要“耐得住寂寞”。而另一方则认为,我国汽车工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相  相似文献   

18.
汽车产品组合策略和定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波 《重型汽车》2004,(1):23-25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增速的逐步放缓,汽车消费将趋于理性,汽车产品组合则更趋丰富、合理化,并且加入WTO后汽车市场将出现压力与潜力、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全新局面,中国汽车业对汽车营销方面的探索、分析、研究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浅析中国汽车市场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中国汽车市场,发展之初仅靠1-2个品牌很难支撑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华民族是一个传统而保守的民族,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炮声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随之而来的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史的一次契机,自此民族工业开始进行中西结合,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外合资。先天条件不足而又为了加快本国工业发展步伐,国人借鉴了“拿来主义”。现代汽车工业中国汽车市场仍需要“拿来”,发展初期市场包容乃大的特点造就了桑塔纳、捷达、富康这老三位一时间所向披靡。买方是孙子的景象使厂家尝到了“拿来”的甜头,这一拿来,就是10几年。也正是这一“拿来”,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自主品牌发展的速度,造成10几年后某单一品牌才竖起打造民族汽车品牌的大旗,难免有势单力薄之感。  相似文献   

20.
《汽车导购》2007,(7):58-65
汽车市场的火爆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欣喜地看到,自主品牌较过去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不仅仅表现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从研发设计能力、产品制造工艺、与合资品牌的竞争以及涉足海外市场等方面都让人感受到了自主品牌崛起的信心和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