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菁 《综合运输》2005,(5):80-8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交通面临着严峻的局势。当前,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将城市交通规划更好地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之中?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干峙先生。城市交通模式:从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入手记者: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交通拥堵也成为困扰政府和百姓的难题。您是如何…  相似文献   

2.
张菁 《综合运输》2011,(12):73-77
<正>城市交通是一个复杂系统,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必须科学制定近远期交通规划,这些都应该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下展开,规划正在越来越多地对一个城市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该如何更好地结合?汽车时代又将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产生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2011年岁末,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先生。  相似文献   

3.
张菁  张娟 《综合运输》2007,(2):70-74
<正>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症结何在?未来我国大城市如何面对交通拥堵的挑战“?地铁是缓解大城市交通拥挤的必由之路”。中国工程院施仲衡院士如是说。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国家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资源环境压力,根据《交通运输“二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组织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作为交通运输部的智囊机构,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从2010年年底交通运输部与深圳市发起共建公交都市时起,就已经开始调研公交都市相关事宜。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他参与的课题是“公交都市的建设目标与评价体系研究”,他就当前的一些热门话题回答了本刊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5.
<正>经过3年9个月的建设,首都机场扩建工程于2007年12月25日通过了民航总局组织的行业验收。扩建后的首都机场有何功能与特色?与城市交通如何衔接?带着这些问题《,综合运输》记者新年前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总设计师朱静远女士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6.
沈培钧  张菁 《综合运输》2004,(11):24-29
严陆光,中国科学院院士,磁浮技术的坚定支持者之一,五次致信朱镕基总理、两次致信温家宝总理,建议在京沪高速铁路项目采用磁悬浮技术。为什么他会如此倾心倡导磁浮技术的应用?他对科技创新以及我国未来交通运输科技的发展有怎样的建议与设想?金秋十月,《综合运输》记者来到位于北京中关村严陆光院士的寓所,对他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7.
<正>在"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理念的指引下,北京城市交通发展迎来了转变的契机。北京的交通之困能否由此得到改善?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在北京专访了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教授。  相似文献   

8.
潘琪 《综合运输》2010,(7):85-89
<正>汽车化社会带来的诸如交通阻塞和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日趋恶化,各大城市纷纷采取供、需两方面共同管理的技术和方法来改善交通问题。旨在借助现代化科技改善交通状况的智能化交通正在逐步形成。智能交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如何?在改善我国城市交通拥挤方面发挥了哪些积极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吉林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发中心主任杨兆升教授。  相似文献   

9.
潘琪 《综合运输》2011,(2):83-86
<正>城市交通是综合运输体系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交通拥堵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何从经济理论上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如何完善我国综合运输体系?新年伊始,本刊记者就上述问题专访了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欧国立教授。  相似文献   

10.
甄小燕 《综合运输》2011,(11):83-87
<正>随着我国城镇化、机动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口和车辆,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大城市表现得尤其明显。如何提高公共交通运营服务水平和效率以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就此问题,本刊记者日前专访了威立雅交通巴黎地铁公司亚太区总裁居骐迈(Daniel Cukierman)先生。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国城市交通走向何方?这是中科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何祚麻先生在不久前召开的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就此问题所作的发言。据我所知,就中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在全国政协会议上进行专题发言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它足以反映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实际上,此题并不是一个很新鲜的问题,建国之始就有答案,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一直是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基本政策与方针。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方面基本上是  相似文献   

12.
张菁 《综合运输》2005,(3):28-30
“在某种意义上,新技术往往是为速度而生的”。中国高速列车“中华之星”的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刘友梅院士如是说。2005年“两会”期间,本刊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先生。当记者问到刘友梅委员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上准备了哪些提案时,他拿出了三份提案,分别是《关于加大对民族工业自主品牌保护力度的建议案》、《关于整合政府产业技术发展管理职能的建议案》和《关于推进轨道交通机车车辆产业合并重组的建议案》,主要涉及如何发展壮大民族工业自主品牌,产业技术特别是交通技术如何加快发展、提高竞争力等方面的内容。关…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大量的生产资料向大城市聚集,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我国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随着大城市交通问题的不断突出,近两年我国大城市普遍面临什么交通难题?城市轨道交通该如何建设以利于充分发挥其功效?就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日前专访了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毛保华教授。  相似文献   

14.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否可通过科学手段来找到突破口?新成立"全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防治中心"主要工作是什么?带着种种疑问,记者采访了科技部973项目"大城市交通拥堵瓶颈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课题负责人之一的毛保华教授.  相似文献   

15.
王毅 《综合运输》2007,(3):22-24
<正>随着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的提出,《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出台以及农村公路建设的深入开展,可以预计的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公路交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高速公路如何在综合运输体系框架内更好地发挥作用?如何做好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工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在京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张元方委员。  相似文献   

16.
<正>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水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运力和运量成倍增长,在对外开放和管理、理念、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完成水运工程技术开发和科研项目共1200余项,数百项技术成果达到或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如何保障水运工程建设质量?在交通运输规划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和水运工程专家、原交通部技术顾问刘济舟先生。  相似文献   

17.
张菁  王毅 《综合运输》2006,(1):84-88
聚集了宏观经济、交通运输等领域37位知名专家和权威人士的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存2005年10月成立。在这些专家中,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上德荣先生作为交通运输界惟一的专家代表而引人关注。作为研究综合运输和物流的资深专家,他对“十一五”交通发展和完善我国综合运输体系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本刊记者如约干2005年12月27日来到王会长的办公室对他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8.
<正>湖南大学校长钟志华从课题基本情况、前期调研、拟定研究思路、后期工作安排的角度,与《交通建设与管理》杂志社记者进行了交流。他对课题研究背景、内容、工作进度安排、研究思路进行了介绍,对"城市交通"、"干线运输"、"运载工具"调研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工作做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我国当前城市交通领域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研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节能减排政策进行理论分析,结合我国现行的城市节能减排体系与具体实践进行探讨,指出目前城市交通节能减排所出现的问题,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减排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 招商局集团作为一家“老字号”的国有企业,享誉海内外,有太多的人知道“招商局”这个名字。而招商局的掌门人——秦晓也许并不为众人所熟知,本刊记者最近在北京对秦晓先生进行了专访。在事先拟好的几十个有关招商局和秦晓先生本人的问题中他只回答了有关招商局集团发展的问题,而对有关他本人的一些问题却不愿过多谈及。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这位招商局的掌门人,记者只好在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