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地源热泵空调技术节能环保的优异特性及铁路上海南站公寓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工程实践,分析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展现地源热泵空调技术取代传统制冷、取暖方式,有效解决传统制冷、供暖方式带来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展望地源热泵空调技术在铁路行业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介绍广州地铁4号线车辆空调系统的主要特点、技术参数、控制方式,并介绍空调机组、通风系统等的主要结构。  相似文献   

3.
基于能源梯级利用的理念,结合地铁空调水系统对冷源需求不同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能源梯级利用地铁空调水系统形式。以某地铁空调系统工程为例,通过与常规地铁空调水系统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了能源梯级利用空调水系统的节能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铁四院新建生产科研综合楼的空调系统设计,重点叙述空调冷热源方式、变风量低温送风系统等方面的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5.
本文全面论述了火车站候车室空调系统新风处理中各种处理方式的特点。重点对新风换气机在火车站候车室空调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指出新风换气机应用于火车站候车室空调系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新风供应方式。  相似文献   

6.
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以节能、占地小、控制灵活等特点多用于中小型建筑,地铁车站空调的冷量规模和空气末端的数量具备采用直接蒸发空调机组的条件,针对该系统应用于地铁车站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地铁车站特点,对冷却水系统进行优化整合,提出整体配置方案,从空气处理过程、制冷压缩循环、系统运营成本、土建和设备初投资等方面与常规空调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指出了其存在的缺点和局限性;在设计中应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判断是否采用该系统。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作为一种运行节能、投资节省的空调方式,可以为地铁工程空调系统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结合换乘车站空调系统设计,介绍做好换乘站空调系统设计要点,即结合换乘线路实施间隔、车站布置方式、各时期冷负荷的分布等要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
徐传汉 《都市快轨交通》2010,23(4):81--83,94
从空调冷水机组的运行原理和特性出发,分析与探讨如何改造空调冷却水管路系统,以实现室外温度较低条件下空调冷水机组的正常运行,摸索科学合理、简单易行的空调冷水机组的运行方式,并将其应用到北京地铁6号线工程的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现有典型车站候车大厅空调系统机房设置方式的分析,提出机房、风柱一体化送风单元的概念。从占用面积、节能、初投资、运行费用等几方面给出其与现有空调系统机房设置形式的对比,并尝试论述与建筑合理结合的方式及适用范围,得出机房、风柱一体化单元的可行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储能式四模块现代有轨电车采用间歇式供电方式,储能电源连续工作时间长,充放电电流较大,散热问题突出。为有效解决其散热问题,在传统轨道交通空调系统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文章对变频、高压直流、空调系统减重、高效率微通道换热器、废排风二次利用及新风量调节等高效能技术进行了研究及应用,有效提高了储能式四模块现代有轨电车空调系统的能效比,降低了空调系统及整车能耗。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铁车站内通风空调系统设备负荷特点和控制要求,对常用的几种配电方式进行详细分析和对比。经综合比较表明:地上车站采用不设通风空调电控室,通风空调设备由降压变电所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地下车站采用在通风空调机房附近设置通风空调电控室,进行集中配电,通风空调电控室集配电、控制为一体的配电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全国地铁建设蓬勃发展,但地铁暖通空调设计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计算体系,造成地铁暖通设计水平参差不齐的粗放型现状。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与一般民用建筑的空调系统有所不同,其空气处理过程及室内参数的确定也有其自身特点。以深圳地铁11号线碧海站为例,对空气处理过程进行系统梳理,论述地下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空气处理过程的确定方法;采用循环迭代的方式确定空气状态参数、风量计算及确定空调的风量及冷量。  相似文献   

13.
现有轨道车辆空调为整体式结构,需要配合风道才能实现车内空气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存在车厢内部噪声大、温度场不均匀、舒适性差的问题。文章阐述了采用变频多联空调系统的方式来实现轨道车辆内部温/湿度的控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变频多联空调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噪声低、温度均匀、舒适性好的优势,可解决传统车辆空调系统存在的各类问题,为轨道车辆内部的温度控制提供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上海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的部分通信和信号机房频繁出现温度过高现象,部分供电机房出现风管凝露滴水情况,引起设备故障。考虑到上海轨道交通各条线路车站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之间存在不同的设计方式,而影响通风空调系统末端温度的因素较多,基于现场调查及测试,对地铁车站设备用房通风空调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指出改善设备用房末端空调的效果,需要设计、建设、运营三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武汉地铁3号线列车空调系统采用中顶孔板与侧送风口相结合的送风方式,通过实车测试分析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的方式,分析了这种新型送风方式下车厢内的热舒适环境。测试结果表明:在距车厢地板高度0.5 m、1.2 m、1.7 m截面处的风速在0.35 m/s左右,车厢内任意两点处的温差小于3℃,车厢内环境满足列车空调系统设计规范。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列车空调系统采用中顶孔板与侧送风口相结合的送风方式,乘客的热舒适性较好,能够有效解决格栅送风方式中乘客吹风感的问题,提高了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6.
分层空调是高大空间建筑典型的气流组织方式。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Airpak对新武汉火车站候车厅的分层空调夏季气流分布特性进行模拟分析,预测了3个送风角度下候车厅的速度场、温度场以及热舒适度分布情况,为分层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罗宏洲 《科技交流》2003,33(2):151-153
本介绍了地铁通风空调的重要性,简述了自然通风的原理、特点和在地铁中的应用实例,指出自然通风在地铁通风空调系统中是一种值得推荐的通风方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特点以及地面设置冷却塔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在北京某地铁车站中采用一种新型的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新型蒸发冷凝型冷媒直接膨胀式通风空调系统。介绍新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布置方式,从土建投资、设备初投资及运行维护费用等方面进行全寿命周期技术经济分析。在投入运营后的空调季进行第三方的对比测试,检测结果显示,新系统的电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SCOP达到5.51,远大于传统的螺杆式冷水机组的系统形式,在节能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在地铁车站冷源系统的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地铁车站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方案,分析了车站应用全空气空调系统、空气-水空调系统与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等三种模式的热工性能。以广州地铁某车站工程为例,模拟计算了三种空调系统的全年能耗。结果表明,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相比常规空调系统的节能率达24.37%,是值得推广的一种车站空调系统模式。  相似文献   

20.
1主要技术性能 采用新型空气-水系统的通风空调系统方式,能满足地下车站公共区的内部空气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