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地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全球地铁事故不断发生,因此,分析地铁运营事故的影响因素,制定预防事故相关对策以及突发事故后的救援措施,对于改善地铁运营的安全现状,预防事故和降低事故损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日本东京地铁的防灾措施堪称典范。  相似文献   

2.
日本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与技术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轨道在日本的城市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日本各城市地铁建设的状况,论述了城市铁路、地铁、线性电机地铁,单轨轨道系统、自动导向系统、轻轨交通系统以及磁悬浮系统等不同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各自的特点与功能,并对日本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技术开发进行了探讨.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参考理念和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3.
较为系统地介绍日本直线电机地铁的发展情况,指出日本直线电机地铁具有车辆断面小、建设成本低、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振动噪声低等特点,提出在满足安全舒适性要求、提高小半径曲线通过速度、提高直线电机地铁效率、减少或避免钢轨波磨方面需要继续改进的目标,最后总结了直线电机地铁的适用条件,并展望了直线电机地铁在中国重庆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日本直线电机地铁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日本直线电机地铁从研发到实用化的发展进程。指出日本研发直线电机地铁的目的是节约地铁建设成本,其适用对象是大城市支线和地方中心城市;介绍大阪南港试验线的建设,以及最初研制的直线电机车辆的运行结果;论述在日本采用直线电机运营的各地铁线路的特点,以及日本直线电机技术进军国际市场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火灾是地铁交通的最大灾害。2003年的韩国大邱地铁火灾事故以后,日本在吸收最新理论和技术之后,制定了新标准。  相似文献   

6.
直线电机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直线电机工作原理和直线电机电动车特点,以及日本利用直线电机的地铁和常导磁悬浮交通系统发展的概况。  相似文献   

7.
日本东京营团地铁新型车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日本东京营团地铁最新0系地铁车辆的车体,转向架,控制装置,制动系统,空调装置等的设计及特点。  相似文献   

8.
日本盾构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对日本的隧道和地铁施工技术情况的考察报告,重点介绍了多面型盾构机、盾构机产品系列化、盾构技术发展的新课题,以及与盾构技术配套的高压和超高压喷射注浆技术。  相似文献   

9.
1983年在中国向日本购买三辆地铁车辆样车的基础上,于7月份签订了“北京地铁车辆用斩波装置许可证”合同,这项技术转让任务由我厂担任。两年来,经过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于1986年初组装了2台斩波装置样机,并于同年5月13日获得一次试验成功。可以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技术转让,说明我国地铁车辆的制造技术正在不断向前发展。在“地铁车辆”会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北美、欧洲和日本等国家无人驾驶地铁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大阪地铁1933年投入运营。之后,地铁不断扩建,构成了城市的主要交通网络。现在,每天大约有235万乘客利用129.9km、8条线路的地铁网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日本地铁施工方法选择所采用的环境评价方法,并结合大孤地铁的实例对明挖法与盾构法进行了环境评价和比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台湾省的地铁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近十几年来,一些城市的地铁运输体系已逐步形成,并且不断发展。省会台北的第一条地铁于1996年建成并投入运营,目前,台北地铁运输网的运营里程超过100km,并且仍然在继续修建新的地铁线,不断扩大运输路网。据2012年2月统计,台北地铁自建成投入运营以来,已运输旅客50亿人,平均每天运送160万人。  相似文献   

14.
日本地下空间的利用对我国地铁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着重介绍日本城市地下立体空间的综合利用.从地铁网络布局出发,分别阐述地铁与商业开发结合、地铁出入口设置、地铁车站平面布局、地铁换乘站建设等:针对我国众多城市大力发展地下轨道交通、重视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现状,论述日本地下空间的综合建设对我国地铁建设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东京首都圈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地铁、小截面地铁、独轨列车、AGT、LRT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特点,并分析了日本东京首都圈的轨道交通运输实绩及其作用。对轨道交通建设基金的筹措等也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自1997年6月28日地铁1号线首通段建成通车以来,广州地铁已运营了10年。10年来,我们始终把地铁运营安全看作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将乘客利益作为工作的首要出发点,同时坚持不懈地强化管理、自主创新,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进步。随着地铁行车间隔的缩短,及乘客对服务要求的提高,确保行车安全、准点已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认为,地铁各系统与设备的可靠性、运营过程的安全性,以及处理事故故障的及时性是安全正点运行最重要的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车地无线技术方案会直接影响地铁PIS的最终运行效果。随着国内城市地铁线路的不断建设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于PIS中车地无线技术方案的选择成为地铁通信系统从业人员关注的重点。本文着重介绍了当前国内地铁PIS中的车地无线技术方案,并针对PIS当前及未来业务需求、应用现状及技术原理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于PIS业务需求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北京建成第一条地铁至今,全国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南京、武汉、大连、成都、西安等27座城市修建了城市轨道交通,投入运营的线路已有1400公里.大都为地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带来了居民出行范围的扩大.出行距离增加。实践证明,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19.
BAS系统在地铁环境控制中的应用及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祖国现代化的发展,新型城市交通——地下铁道的建设方兴未艾。应用不断发展的自动化技术,对地铁机电设备尤其是环控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管理,为地铁环控设备科学、高,效的运行提供了可能,同时保障了地下环境的安全、舒适。本对广州地铁l号线车站设备监控系统(BAS系统)环控设备的自动控制方案及具体实施办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前言     
北京地铁1、2号线始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我国最早建成的地铁系统,不仅为首都北京的交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国地铁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系统日益老化,设备巳达到或超过使用寿命,尤其是没有设置必要的消防安全设施系统,北京地铁既有线路运营存在重大安全隐患。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北京地铁客流的不断加大、列车间隔逐步加密,同时按照北京市新的城市路网规划,将有多条新线开通并与地铁1、2号线相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