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6月8日,“2011中国小姐大赛”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大赛主办单位宣布,以加强两岸四地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四地和谐发展为主题,充分展现中国青年女性“美丽、和谐、爱心”之美的2011中国小姐大赛正式全面启动。“中国小姐大赛”是由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和中国爱心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一项国家级公益赛事。  相似文献   

2.
台湾观光协会香港办事处主任王春宝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表示,虽然受金融海啸影响,但今年到台湾旅游的中港澳三地游客,将有突破性进展,100万人次。他强调,两岸三通后,中港澳台四地已事实上形成一个经济体的态势,故两岸四地要加强旅游业方面的合作,实行互惠互补。  相似文献   

3.
金蓓蕾 《经济导报》2007,(36):34-36
沪台金融界业者认为,两岸金融业可合作的事很多,但由於当前的政治因素,合作却非常少。如何突破两岸金融合作的政治障碍?专家认为,可否借鉴欧盟的做法,在两岸和港澳形成一个金融共同体,四地都有自己的金融监管,监管的标准要趋同,这样四地的金融企业可以互相介入对方做业务,逐渐形成大中华金融市场和共同市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黄定光 《经济导报》2010,(27):37-37
上月底的6月30日,两岸签署酝酿多时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有意见认为香港作为两岸的桥梁角色将因此而逐渐消失,亦有评论指有助拆除两岸经济藩篱,打造两岸四地在内的大中华经济发展圈。概括而言是有危亦有机.重要是我们如何去掌握当前形势,为未来作好部署,继续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由中国公路学会、台湾中华道路协会、香港公路学会、澳门工程师学会联合创办的第四届两岸四地公路交通发展论坛,2015年11月26日至28日在澳门举行。两岸四地公路交通发展论坛,从2012年开始,由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两岸四地的中国公路学会、台湾中华道路协会、香港公路学会、澳门工程师学会联合主办。首届两岸四地公路交通发展论坛于2012年10月24日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第二届两岸四地公路交通发展论坛于2013年11月5日在台北市举行;第  相似文献   

6.
周忠菲 《经济导报》2010,(1):108-111
2009年7月.中国商务部台港澳司发布的统计显示.大陆与台湾的两岸贸易额为50.3亿美元,同比下降55.5%。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表示,大陆和台湾经济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经济界也认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是造成两岸贸易额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周忠菲 《经济导报》2010,(15):41-44
30年来,两岸经贸关系在符合双方相互利益的基础上,快速而稳定地发展。时至今日,两岸经贸关系已成为世界贸易格局中的重大议题。出现众多国家与地区关注两岸经贸,积极准备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作出分析与反应这样一种充满活力的局面。两岸经贸关系已经提升到与两岸四地经济合作,与东亚地区经济繁荣密切相关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车时代》2014,(7):172-172
凝聚华夏力量,激战两岸赛道。6月10日,汇集大陆及港澳台两岸四地赛车精英的首届华夏赛车全明星大奖赛(简称:华夏杯)正式在京公布其2014年赛程,中国体育总局主任韦迪、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副主席万和平、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峰等嘉宾出席了赛事新闻发布会,并为赛事指定用车绅宝D70揭幕。  相似文献   

9.
2014年11月3~5日,由香港公路学会、中国公路学会、中华道路协会、澳门工程师学会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两岸四地公路交通发展论坛”在香港举办,此届论坛以“交通及基建的规划、实施和新发展”为主题,来自两岸四地的180多名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交通运输部冯正霖副部长、原交通运输部黄镇东部长、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陈茂波局长等官员出席了论坛。由省公路学会陈冠雄理事长等7人组成的广东代表团参加了此届论坛。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一方面是世界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全球化受到激烈冲击。另一方面,两岸关系进入大三通时代,两岸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和机制化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国共论坛)已於去年72月20~21日在上海举行。这次论坛与前三届论坛在国际背景方面的最大不同,就是延续一年多的美元信贷危机.最终演化成全球经济危机。由於危机已经波及到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如果将两岸贸易作为一个整体,则2005年两岸贸易总额达到1.8万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贸易体,2006年合计将达2.2万亿美元。如果将两岸经济整合成一个整体,中华经济将无可限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的经贸交流从1979年开始,至今已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其间经历了从单一的商品贸易到台商大陆投资和贸易并举,从小额投资到大规模投资,从小额贸易到大规模贸易的过程。近30年来,两岸经贸交流从无到有飞速发展,1979年两岸贸易额仅为0.77亿美元,而到2007年,两岸贸易额已达到1.245亿美元,增长超过1616倍,年均增长3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盛九元 《经济导报》2010,(1):104-107
2009年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发展阶段,从2008年下半年起,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两岸经贸关系发展面临较为严峻的局面,出现贸易冲击。  相似文献   

14.
将持续六个月之久的上海世界博览会终於在黄浦江两岸拉开了帷幕。两年前.随着奥运帷幕的拉开,北京成功地把自己古老而现代的倩影呈现在世人面前,两年後.上海世博会能否给国人乃至世界带来同样的惊喜?逭值得人们的期待。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05,(3):92-92
为均衡黄浦江两岸交通流量,上海今年将进一步加快黄浦江越江工程建设,年内有四条越江隧道同时建设。  相似文献   

16.
于占波 《运输车辆》2010,(11):132-133
樟树市位于江西省中部,鄱阳湖平原南缘,跨赣江中游两岸。自古就是"四会要冲,八省通衢"的水陆交通要津,清宜、清高公路、105国道、昌樟高速公路相互衔接.赣粤高速与沪瑞高速公路在境内昌傅镇交汇。有“中国药都”之称的樟树区域经济特色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朱磊 《经济导报》2009,(33):41-42
推进两岸关系要遵循“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基本思路,但值得注意的是.相对容易,分歧较小的两岸经济议题是否能够顺利推进?如果两岸经济关系不能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何来“先易后难”呢?  相似文献   

18.
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顺利,是次论坛达成九项“共同建议”,大陆方面宣布了十项惠台措施。这十项措施体现了大陆有关部门对於扩大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影响的坚强决心,也体现了对保障和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真心实意。  相似文献   

19.
一年一次的两岸交流活动举行至今已是第四届,与四年前相比,两岸合作的氛围愈加浓厚,同胞情谊愈加深切,收获也更大。今天的地球越来越小,而中华的影响力却越来越大,两岸携手并进,就一定会形成势不可挡之力。在两岸开放之初,看到一批企业转道大陆生产自行车,留守于台湾的企业随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不断深化,贸易增长加快,两岸贸易依存度持续提高,显示出两岸产品互补性强,贸易关系日趋密切的特点。两岸农业合作取得较大进展,农业合作向集约化、规范化和产业化发展,并得到大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然而.随着大陆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大陆的经营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台商在大陆经营发展面临成本增加和利润下滑的挑战,台资企业也进入了由纯粹代工制造向研发创新和创立品牌的转折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