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以某车型转向机构性能开发为背景,充分考虑该转向机构的碰撞吸能机理,并合理应用LS-DYNA软件中的相关关键字,建立了用于碰撞仿真的转向机构有限元模型。为验证该建模方法的可靠性,依据GB 11557—2011《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仿真分析了人体模块撞击转向机构的试验工况,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转向机构有限元建模方法的有效性,为转向机构的碰撞仿真提供了一种新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偏置可变形壁障碰撞(ODB)台车试验,以有效代替整车偏置碰撞试验。针对某款长安乘用车,用Madymo模拟软件,建立该车型驾驶员侧约束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仿真模型。完成与整车64 km/h的40%ODB试验的对标,模拟了HybridⅢ型50百分位假人在试验中的伤害参数。同时考虑了台车的初始固定偏转角度和台车加速度两个变量,用CAE仿真分析,确定台车车身设置最优方案与整车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头部、胸部等关键部位的伤害曲线,该台车试验方法与整车试验相似度大于80%。从而,提供了一种用台车试验代替整车偏置碰撞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1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汽车产品安全强制认证法规GB11557和ECER12《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中定义转向机构为: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柱、附件、转向轴、转向器外壳以及所有用以当转向盘受到碰撞时吸收能量的其他元件组成的整体。要求转向机构在与人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ISOFIX型儿童座椅的有限元模型,并应用HybridⅢ3岁儿童假人有限元模型,建立了ISOFIX型儿童座椅正面碰撞台车试验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了台车试验与有限元仿真的假人动态举动,头部、胸部和髋部的合成加速度波形及假人伤害值.接着用有限元模型对儿童座椅上拉带限力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假人伤害值均在法规指标值以内.上拉带限力虽使头部最大前向移动量有所增加,但仍远小于指标值,且其他伤害值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正面碰撞乘员约束系统的模型并经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敏感度较高的转向管柱配置,座椅座垫刚度和约束系统的参数对驾驶员胸部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转向管柱配置、座垫刚度和约束系统的参数都存在一个合理的数值或范围,能显著减轻对驾驶员胸部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确定了气囊展开的转向机构防伤害-胸部模型冲击试验的试验方法,并进行试验.通过分析试验得到碰撞力及加速度曲线,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加以综合.  相似文献   

7.
转向柱的安全设计: 缓冲式转向操纵机构从结构上能使转向轴和转向管柱在受到冲击后,轴向收缩并吸收冲击能量,从而有效地缓和转向盘对驾驶员的冲击,减轻其所受伤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汽车安全试验项目——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的伤害所依据的标准GB11557-2011与旧版本标准GB11557-1998在适用范围、试验要求、试验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结合实例从试验样品准备、试验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国内外汽车制造商顺利完成中国公告和CCC认证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假人主要伤害值对等效双梯形减速度曲线的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利用同时配置气囊和安全带、只配置安全气囊以及只配置安全带的3种不同正碰台车试验的MADYMO数学仿真模型,分析了等效双梯形曲线不同特征参数对假人头部HIC值、胸部3ms累积加速度以及胸部变形量等3种伤害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城市道路中驾驶员转向行为对注视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驾驶员的注视行为对其驾驶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中转向行为对驾驶员注视行为的影响,将驾驶员的注视时间、角度、搜索广度进行分析.通过试验,利用EyeLinkⅡ 型眼动仪对40名驾驶员的眼动参数及注视行为进行了测试和记录,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转向不同的方向时驾驶员的注视行为特征.采用SPSS19.0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出结论:不同的转向显著影响着驾驶员的水平、垂直搜索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