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3.
4.
5.
6.
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国内外事故多发路段的识别方法 ,发现它们多数都是建立在事故的历史数据基础之上。为了发现设计和施工中的道路安全隐患 ,提出了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汽车在道路上运行 ,识别道路安全隐患和事故多发路段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沈大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为对象,首先对1994年于1995年度发生的452起交通事故的成因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就道路条件在事故发生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其次对1991至1993年三年间交通事故与交通量之间的关系、交通事故率及其趋势做了分析和评价,并与日、美高速公路事故率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本文研究了事故多发点--后盐收费口交通事故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作为交通事故易发路段,高速公路爬坡路段的交通安全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以宁杭高速公路东庐山段为例,通过对该爬坡路段2006年1月~2010年7月的交通事故资料的统计,从事故地点、事故时段、事故形态和事故车型等方面分析了爬坡路段交通事故的主要特征.研究发现:高速公路爬坡路段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要远大于下坡及其他路段;事故多发生在直坡段的中后部和竖曲线段,坡道后段的安全性更低;事故形态主要是追尾、撞护栏和撞固定物,而且重特大交通事故中追尾事故比例大;夜间的事故率和严重程度高于白天,尤其是凌晨2:00~6:00为重特大交通事故高发期;爬坡路段大货车和小客车相互干扰严重,是爬坡路段交通事故的主要车型.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公路爬坡路段交通安全的改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鉴别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事故多发路段鉴别方法。针对事故严重程度,引入路产损失与平均伤亡赔偿金作为当量事故数评定指标,对传统的当量事故数进行改进。根据改进当量事故数统计分布特征确定路段划分长度,结合累积频率法对事故多发路段进行初步鉴别。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初选的事故多发路段进行聚类分析,得出最终的事故多发路段。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对广(州)—梧(州)高速公路河口至平台段事故多发路段进行鉴别。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当量事故数,改进当量事故数更能反映事故严重程度;改进当量事故数服从负二项分布,可根据其统计分布特征得出客观的路段划分长度;采用K-Means聚类算法筛选结果优于DBSCAN算法,其筛选的事故多发路段总长度占初选结果的66.7%,该方法可为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对某高速公路事故多发段的事故数据进行分析,结合道路线形参数及运行速度等多种因素,指出驾驶人员的反应、车辆组成结构及道路线形、超高、摩擦系数、视距等外部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传统数理统计方法对交通事故的时空分析可视化效果差且多发路段识别等数据挖掘深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并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时空分析系统。为准确掌握交通事故时空分布特征和识别事故时空多发路段,在传统数理统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GIS与改进的时空密度聚类方法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进行时空可视化统计分析与事故多发路段识别;利用2016—2018年湖南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直观展示2016—2018年湖南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时空分布特征和事故多发路段。 相似文献
16.
17.
美国州际高速公路系统设置路线编号标志的目的是使道路容易识别和出行,其编号系统的命名由美国国家公路与运输协会制定。编号规则是由南向北的纵线公路采用奇数,由西向东的横线公路采用偶数。州际公路的出口编号不是按出口的顺序排列,是按该公路出口处的哩程数取整后作为该出口的编号。 相似文献
18.
超载车辆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坏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过量超载的车辆是造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开裂、凹陷、唧泥、使用寿命骤减的主要原因。以厦漳高速公路厦门路段为例,对该路段沥青路面进行路况调查、钻芯取样试验、实际交通量分析、路面各层弯拉应力、剪应力验算,并提出修补方案以及防止损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个单位一但发生一起车辆事故,就可能接二连三发生几起车辆事故……车辆事故的发生是偶然,但偶然中包含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已开始进入高速公路时代,汽车的平均车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大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道路交通事故也日渐突出。根据交通部门的统计,在我国的高速公路上引发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40%左右。在通报的车辆事故中,由于超速、超载或胎压不当而引发爆胎最终导致事故的比例也较高。因此,作为车管干部及驾驶人员,很有必要对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中的紧急情况进行分析,进而找出预防和应急措施,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及其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