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比分析了欧洲、瑞典及美国关于商用车驾驶室强度试验要求的国际法规,针对我国采用的现行欧洲法规ECE R29-02中正面摆锤撞击试验及180°滚翻顶盖准静压试验与实际车辆碰撞事故不符之处,解析了现行ECE R29-02与其修订案ECE R29-03的差异,并进一步研究分析了修订案ECE R29-03新增加的正面A柱摆锤撞击试验、驾驶室侧面摆锤20°撞击试验.  相似文献   

2.
某商用车摆锤冲击安全性CAE分析与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商用车在执行欧洲经济委员会法规<关于对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方面的车辆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29)的试验中出现的驾驶室与车架连接机构断裂的情况,建立了该商用车驾驶窜正面摆锤撞击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按ECE R29要求进行了虚拟试验.经计算分析,提出了改进悬置结构和增加吸能器2种驾驶室结构改进方案,并存仿真分析中得到了验证,为改进该商用车的被动安全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某商用车进行ECE R29法规正面摆锤冲击试验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驾驶室失效原因.并应用CAE工具分别对前悬置和近点驾驶室地板进行了结构优化.试制优化结构样件装配整车,进行了正面摆锤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前悬置支架未发生断裂现象,驾驶室与车架未发生脱离;地板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乘员生存空间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以某款商用车驾驶室为研究对象,参照ECER29的相应规定,建立了摆锤和驾驶室的有限元模型及摆锤撞击的仿真模型,对某商用车进行前摆锤碰撞模拟分析。通过对过程能量的验证证明了模型本身的正确性。对主要部件的变形及吸收能量的分析,总结出了影响碰撞结果的主要因素,对该商用车的前摆锤碰撞假人生存空间进行了定量评价,在仿真分析中验证了该商用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某满足GB 26512—2011实车试验要求的商用车驾驶室的安全性,使其达到GB 26512—2021的要求,针对该驾驶室在仿真中出现的正面撞击试验纵梁峰值力过大、A柱撞击试验吸能不足、侧面20°撞击试验压溃严重等问题,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序列二次优化(SQP)算法改进,并通过设置弯梁、填充发泡聚丙烯(EPP)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纵梁峰值力由92.3 kN降至72.4 kN,结构吸能提高36.9%,驾驶员生存空间充足,满足新标准要求,驾驶室安全性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6.
商用车驾驶室结构是汽车被动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而车顶强度是其重要的评价指标。由于商用车本身质量大、危险性高,良好的结构设计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事故中驾驶员的身体健康。本文主要针对某商用车型进行车辆顶部强度在摆锤试验台进行试验研究,试验根据GB26512-2021《商用车驾驶室保护》做出相应试验方案,根据试验结果为后续优化设计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某商用车的被动安全性,本文依据GB26512-2021建立了商用车驾驶室A柱撞击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模型中过程能量和增加质量的分析验证了本模型的有效性。对驾驶室主要吸能部件和载荷传递路径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参数分析模型,快速识别出对被动安全性能提升影响最大的部件;针对钣金件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基于结构力流分析的改进思路,即通过设计合理的力流引导结构使力流传递顺畅;通过仿真分析发现改进结构有效提升了乘员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8.
商用车ECER29法规试验中乘员生存空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某商用车驾驶室ECER29法规试验摆锤冲击过程的CAE分析,发现摆锤冲击过程中乘员的最小生存空间小于最后的生存空间.提出并实现了利用最小生存空间检验成员生存空间的数字化方法与过程.利用MADYMO伤害计算软件,基于多刚体与有限元耦合技术对冲击过程中的乘员响应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得出了膝部受力曲线.所提出的方法能准确预测乘员所受伤害.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商用车安全性,对某型商用车正面碰撞安全性进行分析。首先建立商用车驾驶室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对约束条件和加载工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驾驶室的耐撞性的仿真计算,根据ECE R29法规对该驾驶室的碰撞安全性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设备开发研究所专业从事汽车整车/零部件试验检测设备的研究与开发。自成立以来,已开发了GCM06系列汽车道路性能测试仪、汽车多功能侧倾/翻试验台、碳平衡法式汽车燃油消耗量快速测试系统、商用车驾驶室摆锤撞击系统、气制动阀类性能/耐久试验台、制动软管综合性能试验台、汽车侧面防护测试仪、汽车排档力测试仪、三维H点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