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德尔福在中国的业务继续强劲成长。优异的业务表现源于德尔福持续扩大生产规模,不断提高本地研发能力,并继续秉承了德尔福一贯的"成为  相似文献   

2.
作为全球最大的先进柴油喷射系统供应商之一,德尔福公司日前表示:将继续向中国市场提供高端柴油发动机管理系统产品。尽管目前德尔福在华并没有进行柴油发动机管理系统本地化生产,但在华建立柴油发动机管理系统生产基地的计划从未终止。而且,近几年,随着德尔福业务在华的拓展,其柴油系统在国  相似文献   

3.
在德尔福汽车系统于去年末在中国正式推出汽车售后市场业务之后,本刊记者就售后市场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德尔福亚太地区售后市场总监哈里·瑞士沃(Hari Radheshwar)和德尔福中国售后市场经理杨卫华先生。  相似文献   

4.
1.中国渐成零部件出口基地 从2001年以来,德尔福在华的业务量已经由初期的9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9.2亿美元,而且这个市场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为了与中国的市场地位相适应,德尔福也在中国建立了研发中心,从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德尔福目前在中国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5亿美元,中国不仅仅是德尔福的生产基地,还是出口基地,因此,对于新产品研发的继续投入将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作为全球最大的先进柴油喷射系统供应商之一,德尔福公司日前表示:将继续向中国市场提供高端柴油发动机管理系统产品。尽管目前德尔福在华并没有进行柴油发动机管理系统本地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日前,德尔福(中国)宣布,2012年公司在中国的营业收入比201 1年增长10.8%,继续超越市场平均增长水平.同时,德尔福(中国)团队继续秉承了追求卓越的传统,在客户服务、产品质量、产品供货、协助客户进行产品开发等方面得到客户的认可,在整车客户2012年度供应商评比中,获得来自20多家客户的40多项客户大奖. 2012年,德尔福在中国继续投资于拓展本土生产研发能力,建成开工了3个新的生产基地,包括在成都和重庆设立的线束生产基地、在烟台设立的汽车空调系统生产基地,使德尔福中国在国内的营运基地增加到26个;此外,德尔福在亚太地区的第1家柴油机管理系统生产基地也于2012年11月在烟台正式破土动工.  相似文献   

7.
德诺:在过去的几年中,汽车后市场在技术方面,尤其是在柴油技术方面的变化非常大.对德尔福全球领导层来说,为德尔福中国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是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内容.此次来访中国恰巧赶上德尔福产品及服务解决方案事业部在苏州召开的一个柴油系统后市场业务经销商研讨会.在这个会上我们不仅向经销商分享了德尔福在柴油售后市场方面的策略,同时,也了解了经销商的需求.我发现实际上在中国市场的经销商需求与其它市场经销商的需求并没有很大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中国市场的发展特别快,我们需要能够适应这样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成立新的售后市场分部 制定强有力的统一品牌战略 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正致力于扩大全球售后市场业务,并于最近宣布成立一个新的分部:德尔福售后市场部。为扩大售后市场业务的销售额,并加强品牌建设,德尔福推出了新的售后市场品牌和产品包装。  相似文献   

9.
德尔福公司高层领导于2005年12月3日,在东京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再次重申德尔福对亚太区业务的长期发展战略。德尔福公司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史蒂夫·米勒表示:“德尔福的北美业务正在进行重组,此时此刻,继续我们在亚太地区业务的增长比以往更加重要。亚太地区是德尔福全球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德尔福全球总裁及首席营运官罗德尼·奥尼尔强调:德尔福认识到,要想获得成功,关键是思考上从全球着眼,行动上从当地出发,要融入到当地文化中,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外来者,来获取眼前短期的利益。今天在亚太区广泛布点,因为德尔福了解长期的投入…  相似文献   

10.
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德尔福日前宣布,2003年德尔福中国在启动研发能力、引进先进技术、加大中国采购以及获得客户认可等方面进展令人瞩目。为了确保其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德尔福中国正努力实现从单纯生产到生产、研发并重的战略性转变。 2003年德尔福在华销售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扣除公司内部销售和不控股的企业之后的合并报表收入达6.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50%。 “我们有信心保持德尔福在中国的领先地位以及快速增长的趋势。”德尔福中国总裁陈锦亚表示:“我们的客户需要在中国寻求更多的本土技术支持,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