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力旋流器作为分离设备,主要是利用旋流产生的离心力对密度不同的介质进行分离,在石油工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介绍了水力旋流器的工作原理、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分析了水力旋流器在油料储运方面的主要用途和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2.
文中根据实际尺寸建立了油田投产时和扩容改造后使用的两种水力旋流管的三维模型。借助ANSYS Fluent,对比分析了两种水力旋流器的处理量和溢流比;同时计算了两种水力旋流器对颗粒直径为1~200μm油滴的脱除效率。对比分析表明,在入口压力500~550 k Pa、压差比1.5~2.0的工况范围内,新型水力旋流器大幅提高了生产水处理能力和除油效率,但溢流比也较高。分析结果可为生产水处理用的除油型水力旋流器的选型、设计、优化工作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中基于能量基本方程分析引起能量分离的原因,利用FLUENT软件选用标准k-ε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涡流管入口温度、压力以及冷气流率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入口压力越大,涡流管能量分离效应越好;入口温度对涡流管能量分离效应的影响很小;冷气流率在0.16%时涡流管的制冷效果最好,冷气流率在0.75%时涡流管制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含油废水中浮油,分散油和乳化油的处理,将重力法与聚结技术相结合,设计制作了波纹板聚结油水分离器,并对其内部构件比如入口构件、聚结构件、集油构件及出口构件进行了创造性的优化设计,改善了水力条件,强化了重力油水分离过程。其中聚结构件的优化设计和聚结材料的表面特性是提高油水分离效果的关键,直接影响到设备的除油效率。  相似文献   

5.
隧道入口内外光照强度差异大是隧道入口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在隧道入口设置减光构件,可实现隧道入口内外照度差的合理过渡,确保行车安全。文章在对国内现有隧道洞口的减光构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减光构件的类型、横截面形式和适用范围。通过设计照度测试实验,研究了驾驶员在隧道入口视觉适应的照度变化率,并结合相关隧道内照明规范,提出了隧道入口减光构件长度计算方法。利用光环境分析软件Ecotect构建了减光构件模型,进行光环境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外界环境照度为60 000 lux的条件下,驾驶员以100 km/h的速度进入隧道,隧道入口减光构件的长度至少为58 m。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空气通过螺旋型进气道在发动机进气门附近所产生空气旋流与进气门流量系数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空气是通过安装于进气道蜂窝状旋流器旋转的,流量系数是由变换旋流器速度和气门升程决定,同时导出了旋回气流通过进气门流量系数的计算公式。研究证明,在气门升程较高时旋回流的强度对流量系数影响较大,而气门升程低时旋回流的影响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城市高速公路控制策略的介绍,并分析城市高速公路主要入口匝道排队过长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有针对性的基于排队过长的入口匝道控制策略,该方法的提出能够为城市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进行入口匝道控制时,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照明节能减排考虑,文章依托某高速公路隧道,应用了一种采用自然光对隧道入口段进行照明的技术方案;通过特殊设计的采光带将自然光引入隧道入口段,并参照国际惯用的人眼视觉"适应曲线",对自然光照明亮度曲线进行模拟与拟合,使其达到了完全取消入口段加强照明的目标;为了验证方案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借助试验手段对隧道照明指标,如亮度、均匀度及亮度变化历程等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光照明方案设计指标满足工程要求;与"传统灯具照明"方案相比,该方案具有基本消除入口"黑洞效应"、增强隧道内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节能减排、简单实用、成本合理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防喘阀开启状态下的压缩机工作特性,结合压缩机防喘阀开启的机理,分析了在防喘阀开启状态下的压缩机入口流量、入口汇管流量和防喘阀开度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调节转速对压缩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防喘阀开启后,入口汇管流量和防喘阀开度随着时间有规律地波动;入口流量不变且等于防喘振流量;降低转速,防喘阀开度先增大,后减小,稳定后比初始开度小;增加转速,防喘阀开度先减小,后增大,稳定后比初始开度大。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山区公路隧道主要采用档位控制的照明控制系统,其控制智能化程度低,人为因素多,节能效果差。论文基于山区公路隧道入口照明档位控制的特点,开展了智能控制技术研究,提出了入口照明档位智能控制模型的总体架构,包括交通流预测模型、运算控制模型、调光策略与灯具匹配关系、隧道照明环境数据采集、照明输出控制模型等,基于该模型系统,通过隧道现场测试和工程实施,实现了山区公路隧道入口照明档位智能控制,为山区公路隧道照明档位模式下的智能控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目前国内发表的有关空中交通管制员胜任力的文献进行筛选、研究与综述,掌握了我国目前管制员胜任力要素的研究现状。研究综述以空中交通管制员为研究对象,以科学实践和验证为基础,逐级分析管制员胜任力指标的划分情况和高频次指标,论述文献中使用到的管制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探讨归纳国内外胜任力模型的7种构建方法,重视管制员胜任力在管制员考核与日常培训的结合使用,发挥胜任力模型在我国管制员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期尽快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统一的管制员胜任力模型。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气旋浮分离器内部的流场规律,应用流体仿真软件Fluent,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及带旋流修正k-ε湍流模型对气旋浮分离器实验室模型内部流场进行仿真研究,得到了气旋浮装置内部压力场及速度场的分布规律,通过采用皮托静压管测定分离器不同位置的切向速度并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同时通过模拟和实验得到了不同参数对分离效率的影响,优选出较理想的入口流量及分流比。  相似文献   

13.
“千方集团温馨提示,当前场馆内人数:2685人,拥挤程度:正常。” 8月7日,“2009中国(北京)国际城市交通、地铁轨道交通及市政设施展览会”开幕之际,一块树立在国展入口上方的电子显示屏滚动着这样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文中指出,催化外取热装置入口膨胀节的失效主要是因横向位移过大及蚀造成的。文中在分析膨胀节失效原因后,提出有关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大管径分馏塔顶空冷器入口管线的安全性,应用CAESAR Ⅱ软件,对其进行模型建立和数据分析。在正常操作工况及蒸汽吹扫工况下,通过调整空冷器入口管线的安装形式,对比一次应力、二次应力、管嘴受力、法兰泄漏的分析报告,可得出结论:可以通过增加管线长度、改变管道走向等方法对空冷器入口管线进行优化,增加其柔性,减少对空冷器管嘴的作用力,最终获得安全合理的安装方案。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2月3日,国家经贸委、财政部等8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这个里程碑式的文件,标志着国有企业的主辅分离工作开始进入实质阶段。铁路运输企业在经历多年的尝试和探索后,于2003年正式拉开了主辅分离的序幕。铁路主辅分离工作包括政府职能的回归、社会职能的回归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辅业改制、分离。其中无论从外部政策的清晰度、外部环境的有利度还是内部因素的复杂程度及职工的承受能力来看,最困难、  相似文献   

17.
马小玲  杨先荣 《工程科技》2002,(2):141-143,148
作为夯实技术的领导者,NPK以液压控制离心作用原理获得了性能优越的具有巨大脉冲力的液压振动夯,其巨大的激振力在粒土或粘土产生压力波,挤出空气,使夯实的土壤更加密实。  相似文献   

18.
章介绍了一种类似转筒的胀力盘在索道钢丝绳安装中的应用方法和操作要点,实践证明,采用胀力盘进行张力放索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放索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某混输海管的安全运营,通过建立混输海管多相流动模型和腐蚀模型,分析海管典型运行工况参数与设计取值,得出管道多相流动参数分布规律、腐蚀速率主要影响因素和总腐蚀情况。结果表明:海管入口立管底部压力最高;管内沿线温度总体逐渐降低,具有轻微波动;平管上坡段和入口立管段持液率较高;液体流速对该管道腐蚀速率的影响最显著;入口立管段底部腐蚀速率最大,且均大于设计取值;腐蚀速率设计取值偏小。  相似文献   

20.
用等值梁法估算有支护挡墙后的基坑主动土压力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等值梁法推导出了由支撑轴力反算主动压力系数的公式,并结合基坑工程中大量的实测轴力用该公式对墙后主动土压力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与实测土压力的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