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锰粉加工工人心血管功能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 55 名锰粉加工工人和 56 名对照工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工人工作地点 Mn O2 浓度几何均值为 196 m g/m 3 (锰尘 017~22.24 m g/m 3 ),样品超标率 887% 。接触组头晕头痛、睡眠障碍、容易疲劳和记忆不良的主诉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001)。接触组和对照组的心电图异常、高血压和低舒张压检出率未见显著性差异,其心率、 P R间期、 Q R S波、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均值比较也没有显著性差异。接触组心电图异常和低舒张压的 O R分别是 1.56(95% 可信区间为 070~3.50)和 2.08(95% 可信区间为 018~23.57)。  相似文献   

2.
108例晚发性尘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680例粉尘作业工人脱尘3年后的尘肺发病情况进行研究,检出晚发性尘肺108例,检出率为6.42%。研究表明,所研究的人群具有下列特点:(1)晚发性尘肺的发病率随接尘工龄的增加而增加;(2)晚发性尘肺多发工种以金属矿工和隧道工为主;(3)不同工种的晚发性尘肺的X线影象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按1987年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福建铁路企业进行尘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管内共有尘肺病例205例,主要病种为矽肺病,主要发病工种为开挖隧道的隧道工,其次为采石作业的采石工和破碎工;尘肺合并结核率为32.20%,明显高于17.1%和19.1%的报道;尘肺病死率为42.93%,主要死因为合并肺结核,其次为慢性肺心病。提示:应加强铁路开挖隧道作业和铁路采石作业等粉尘作业点的防尘措施;应加强对尘肺患者,尤其是对尘肺并发合并症患者的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11例煤工尘肺合并肺癌患者全部男性,年龄44~60岁,接尘工龄11~40年;1例鳞腺癌,2例腺癌,8例鳞癌,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病理、X线特征,为尘肺合并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无尘肺隧道工(0期)0^+接尘工人及I期矽肺患者共138例进行了人发中微量元素Cu,Zn,Fe,Mn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0期,0^+接尘工人及I期矽肺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其微量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0^+,I期矽肺患者下降更为明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I期矽肺患者Fe/Cu比值明显降低,提示适当补充Cu,Zn,Fe,Mn微量元素,对治疗及预防矽肺可能  相似文献   

6.
对7例矽肺,1例煤尘肺全肺灌洗回收液粉尘采用X射线衍射法对其矿物学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其矿物学成分主要为SiO2,FeCO3,Fe3Or,DMg(PO3)3,β-Al(OH)3除煤尘肺SiO2 2.13%,无定型碳占73.4%外,其他矽肺灌洗回收液粉尘的结构与成分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7.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无尘肺隧道工(0期)、0+接尘工人及Ⅰ期矽肺患者共138例进行了人发中微量元素Cu、Zn、Fe、Mn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0期、0+接尘工人及Ⅰ期矽肺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其微量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0+、Ⅰ期矽肺患者下降更为明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Ⅰ期矽肺患者Fe/Cu比值明显降低。提示适当补充Cu、Zn、Fe、Mn微量元素,对治疗及预防矽肺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8.
对福州铁路分局管内3所医院1982年~1994年在用的医用诊断X线机放射防护4次普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第2~4监测周期的整机防护合格率分别比第1周期增长44.2%、130.7%、278.8%,每周期递增速度达44.2%~64.2%;机房面积合格率分别比第1周期增长15.6%,102.2%、143.7%,每周期递增速度达15.6%~74.9%;环境照射量率合格率分别比第1周期增长73.2%、159.7%、278.8%,每周期递增速度达45.8%~73.2%。  相似文献   

9.
应用灰色数列模型寿命表法对接尘工人连续工作30年,控制尘肺患病率在1%的条件下,水泥粉尘作业场所的粉尘容许浓度为16.8mg/m3。同时采用直线与曲线回归进行拟合预测,选择相关指数较优的模型对数回归,现场水泥粉尘容许浓度为24.3mg/m3。灰色数列模型、对数回归方程与实际概率单位误差分析,GM(1,1)的误差较小,拟合度较好,现场粉尘容许浓度合理严格。  相似文献   

10.
电焊工锰中毒56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自1978年以来15年间对645例电焊工健康监护及动态观察中历年诊断的电焊工锰中毒病例,其中轻度52例,重度4例,男性32例,女性24例,平均发病工龄18.6年。同时还分析了1978-1988年11年间电焊作业空气中MnO2的监测资料,浓度介于0.13-14.11mg/m■^3之间,几何均值为1.975mg/m■^3。  相似文献   

11.
在pH7.5溶液中,锰(M_n~(2+))与高碘酸钾反应生成红色高锰酸盐。根据胶体吸收行为研究水体锰的测定新方法,称主次波长光度法。通过标准和样品实验,方法检出限0.02mg/L,加标回收率92%~101.2%,精密度RSD1.6%。方法适合于痕量锰分析。  相似文献   

12.
应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试量表(MMPI)、临床记忆量表对住院诊断为慢性乙基汽油中毒患者36名、锰中毒患者25名,不接触任何毒物的工人17名进行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结果两组患者记忆力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抑郁、疑病、精神分裂、精神衰弱量表得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患者除普遍存在记忆减退外,并且具有不同程度的心身疾病,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高锰钢辙叉与钢轨的焊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高锰钢辙叉和钢轨间加入中间过渡材料进行的闪光接触焊。焊接后的高锰钢热影响区奥氏体组织未有析出晶界碳化物 ,钢轨热影响区没有马氏体组织产生。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该技术已应用在高锰钢焊接辙叉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高锰钢组合辙叉心轨的铸造工艺的研究,确定采用倾斜浇注、加放冒口和冷铁联合补缩以及改变铸件结构等措施,解决铸件存在的缺陷,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15.
自密实混凝土结构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以一定量的超细粉煤灰代替水泥,并经过配比优化可得到力学性能优异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还对优化配比后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构件受弯、受剪力学性能和工厂生产实体梁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表明,该方法成型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构件无蜂窝麻面、密实性好,具有更优越的抗裂性能和延性,构件和实梁的受弯、剪性能均与振捣成型的混凝土构件相近;试验还表明,振捣将导致自密实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的劣化。  相似文献   

16.
客运专线双线32m整孔箱梁移动模架造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温福铁路客运专线点头特大桥的地形地貌,经过多种施工技术方案的比较,采用自行研制的MZ900SB型上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原位整孔浇筑箱梁,并通过建模仿真分析,提出了上行式移动模架的提前过孔工艺,在梁体浇筑混凝土完成3—4d且达到80%强度后,通过张拉部分预应力以承受梁体自重和移动模架过孔荷载,从而实现初张拉后的提前过孔技术,从原来18d生产1孔箱梁缩短为提前过孔后的12d生产1孔箱梁,工费缩减了1/3,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7.
寒区隧道保温效果的现场观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一个寒区高原冻土隧道的长期现场观察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描述了该地区的隧道工程地质状况,提供了隧道内外的观测温度。并根据观测到的隧道围岩温度,确定了围岩最大冻结深度,以及通过分析观测数据,发现在隧道进出口安装保温门的保温效果比安装防雪棚的保温效果好,更有利于防止寒冷地区由于冻融而导致的破坏。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郑州北上行驼峰接收不到进路命令的原因,提出7024驼峰自动集中使用时间过长,动作继电器的回路电阻明显变大,对有关继电器的动作配合要求提高,指出再处理此类故障时,不但要精通电路原理,而且还要特别重视观察继电器的动作状态。  相似文献   

19.
针对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运力扩容后,对利用自动旅客输送系统(APM)来运送旅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出港混流、进港分流的运送方式。分析了进港策略中的关键问题,设计了适用于该方式的旅客进出港流程,通过增加设定车厢属性和调整的功能实现进港分流,从而适应国内和国际旅客量的变化。该运行方式已于2013年4月18日应用在首都国际机场T3D候机楼启用后的运行中。数据统计表明,该运行方式能够解决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运力扩容后的旅客运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室内大比例模型试验,研究自重作用下加筋土桥台的最大筋带拉力的变化规律。加筋土桥台最大筋带拉力作用线的上部是离面板约为墙高0.2倍左右距离的垂直顶面的直线,下部渐渐向面板靠拢,近似为一条以面板顶点为极点的对数螺旋线。最大筋带拉力上部(垂线段)较大,下部渐小。基于试验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提出最大筋带拉力与对应最大筋带拉力作用线距面板的水平距离成正比的计算模型。与其他理论及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该计算模型对最大筋带拉力的预测能有效地反映刚性面板影响,能更准确地预测实际的最大筋带拉力,其预测值与实测结果的误差只有14%,而其他理论预测值与实测结果的误差均大于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