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送风口远离掘进面情况下,对掘进面空气中悬浮颗粒的排出不起作用,反而阻碍悬浮颗粒排出。爆破后暂停通风,炮烟依靠射流作用向洞外方向移动,平均移动速度0.42m/s。炮后100min,通过自然沉降及排出,隧道内悬浮颗粒减45.14%。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隧道瓦斯涌出运移规律及对无轨运输施工的影响,对渝黔铁路天坪隧道施工过程中开挖面瓦斯涌出后的运移分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考虑可能存在的瓦斯涌出极端条件并结合隧道施工实际,在特定供风条件下分别模拟隧道内无障碍物阻挡、有衬砌台车阻挡、存在运输车辆等因素对瓦斯分布的影响,通过分析特定断面及沿着隧道瓦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论如下:开挖面瓦斯涌出后隧道上部瓦斯浓度大于下部瓦斯浓度,上部瓦斯运移速度大于下部瓦斯运移速度;压风管一侧瓦斯浓度低于无压风管一侧浓度;衬砌台车和运输车辆会改变瓦斯运移场规律;建议内燃机车进巷作业时间不低于30 min。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隧道施工及管理的安全,针对隧道出碴过程风流流场的复杂性和CO浓度分布的不确定性等特征,结合某特长隧道施工实际,运用Fluent软件模拟分析隧道出碴过程洞内流场及CO浓度分布,得出了隧道出碴过程洞内通风流场的特性及CO浓度场的空间分布规律,并结合现场监测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结合应用CFK方程分析施工作业人员血液中COHb与环境中CO浓度、连续作业时间的关系,提出了合理的CO浓度限值及安全连续作业时间,为隧道安全施工及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隧道长独头掘进采用无轨运输方式出碴时,通风是施工解决的一大技术难题.结合渝怀铁路杨家坝隧道无轨运输施工独头掘进1900m施工通风的实践经验,介绍该隧道无轨运输施工通风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5.
新奥法施工隧道掘进作业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14.49mg/m■^3。各工班中以炮后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最高(41.88mg/m■^3),装碴和打眼分别为22.84mg/m■^3和6.44mg/m■^3。掘进作业全过程时间加权接尘量为12259.57mg/(m■^3.min)。其中装碴接尘量最高717.76mg/(m■^3.min)占掘进全过程总接尘量的58.50%。各产尘工序产尘量构成比也以装碴最高  相似文献   

6.
以成贵铁路白杨林隧道为研究对象,对瓦斯隧道施工压入式通风效果进行分析,利用CFD流体动力学软件,建立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不同风管出口距掌子面距离下,隧道内风速流场和瓦斯浓度的分布规律,并与现场测试数据进行对比,优化流场分布,减少瓦斯在掌子面附近积聚的现象。计算结果表明:一定风速条件下,风管末端距掌子面距离直接影响施工通风效果和掌子面瓦斯浓度分布。风管末端距离掌子面越大,稀释瓦斯效果越差,掌子面瓦斯积聚现象越严重。单侧风管通风情况下,掌子面瓦斯稳定浓度为0.07%,瓦斯浓度随风管末端距掌子面的增加而升高。根据白杨林隧道瓦斯溢出和施工通风情况,得出其风管末端距掌子面距离为13m可使瓦斯不形成聚集,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超大断面低瓦斯隧道独头施工通风的流场特征及瓦斯分布及运移规律,依托新建成自高铁长征隧道,选择压入式通风方式,采用有限体积法对隧道内各平面进行流场分析,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验证数值模拟所得出规律。结果表明:(1)通风时间10 min后,隧道内流场基本稳定,从掌子面由内到外风速减小,隧道内不同位置风速均大于0.25 m/s,满足隧道施工通风要求;(2)风流稳定后,在风管出风射流区域两侧会产生涡流区,瓦斯容易在涡流区循环流动难以排出,需对该区域进行重点监测;(3)施工通风初期,掌子面瓦斯浓度显著增大,随后风管出口正对位置瓦斯浓度很快减小,最终在远离风管一侧的墙脚容易发生瓦斯聚集,此处是施工通风重点局部加强和监测位置。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无碴轨道设计关键技术   总被引:40,自引:8,他引:32  
简述国外高速铁路无碴轨道发展概况,论述我国无碴轨道选型及关键技术。对我国高速铁路前期选用的三种结构型式无碴轨道(长枕埋入式、板式和弹性支承块式)进行室内实尺模型铺设及各项性能试验,对前两种结构型式进行桥上和隧道内试铺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无碴轨道具有线路稳定性、刚度均匀性和耐久性好、平顺性高、显著减少线路维修工作量等特点。无碴轨道结构设计的关键在于强度、横向稳定性、刚度均匀性、减振性和耐久性。为确保无碴轨道线路长期正常运营,必须严格控制桥梁及基础的变形、确保隧道基底稳固与合理设置线桥过渡段。  相似文献   

9.
长大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利用长大斜并通风解决隧道内空气污染问题.雪峰山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无轨运输,长距离独头掘进,一井多面同时施工,通过分析计算,确定了具体的通风方案,采用大直径螺旋风管和先进多级变速节能通风设备,通风效果良好,较好地解决了隧道长距离通风难题.  相似文献   

10.
德国纽伦堡——英格尔施塔特新建线的无碴轨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纽伦堡——英格尔施塔特新建线采用博格板式和 Rheda2000型无碴轨道。博格板式无碴轨道采用钢纤维混凝土预制轨道板,板下铺设水硬性混凝土支承层或混凝土底座,而在桥梁上、隧道内用混凝土底座。新建线的车站道岔区采用 Rheda2000型无碴轨道,其上部结构与有碴、无碴轨道的高速道岔相同。无碴轨道道岔与区间无碴轨道的过渡是在岔前及长岔枕后设置弹性过渡段,与区间有碴轨道的过渡是在过渡段设置两根辅助轨以增加轨道框架刚度。高速道岔区主要采用 VOSSLOH 弹性分开式扣件和 SKL12型弹条。无碴轨道结构均采用 VOSSLOH 300型扣件。德国的无碴轨道技术可供我国客运专线建设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武广客运专线桥隧相连地段混凝土简支箱形梁施工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列 《铁道工程学报》2007,(10):40-43,57
研究目的:解决武汉-广州客运专线铁路韶关-花都桥隧相连地段,整孔简支箱形梁运输不能通过隧道的问题。研究方法:针对自然条件和桥隧分布情况,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施工工期、简支箱形梁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提出了8种可行方案,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用了其中增加制存梁场、现浇整孔箱梁、后浇部分翼缘板整孔箱梁等方案,满足了工程建设的需要。研究结论:客运专线铁路桥隧相连地段简支箱形梁施工,可通过增加制存梁厂避免梁部运输过隧道、加大隧道断面、梁部现浇施工、双片式组合箱梁替代整孔箱梁、多片式箱梁替代整孔箱梁、后浇整孔箱梁部分翼缘板、修建绕避隧道的运梁便道、结合梁或大跨度混凝土桥替代混凝土整孔箱梁等多种方案综合比较后选用。  相似文献   

12.
以新建蒙华铁路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北引桥40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为背景,介绍了基于移动模架的铁路简支箱梁施工工艺。依据线路的具体布置,开发了适应于曲线段以及公铁合建段过孔的ZQMS1200上行式移动模架,并详细介绍了该移动模架的结构。从移动模架的提升、预压以及特殊工况下的过孔角度出发,对移动模架的制梁技术进行说明。该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新开发的移动模架能够保证梁体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宿州市经济发展和交通现状的研究,认为宿州市应尽早进行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前期规划研究工作。根据宿州市交通小区分布,提出宿州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基本构架,然后根据客流集散点、客运交通走廊确定线路走向,最后根据道路现状及规划制定线路敷设方式、车站布置及横断面布置。  相似文献   

14.
公路运输铁路T梁施工在近年的铁路建设项目上时有出现,运梁方式的改变对于铺轨架梁施工有较大影响。从运梁设备的选型、加固方式及喂梁方式的变化和上砟方式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以期对类似施工项目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铁路区间信号由"三显示"改造成"四显示"自动闭塞(ZPW-2000A),在施工拆旧换装新设备过程中,怎样做到换装安全正点,必须要有一套相对科学的换装开通方案.本文提出了3种区间自动闭塞信号"三改四"工程换装开通的方案,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跨区间无缝线路铺轨机组研制商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简要介绍国内外现有无缝线路铺轨机组现状 ,重点阐述进行高速铁路跨区间无缝线路铺轨机组研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有轨电车轨道采用槽型轨铺设于路面,对路面的影响小,行驶汽车不受影响,为最佳的可选方案。为此研发的移动式槽型轨闪光焊机,可在线路上连续焊接槽型轨,实现一次性铺设无缝线路。文章简要介绍移动式槽型轨闪光焊机的研制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8.
经过现场实践,尝试在高速铁路利用轨道车进行信号电缆敷设的施工技术,经过在郑西客运专线客运北环线工程中验证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对于后期及其他高速铁路信号电缆敷设施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遂渝铁路无碴轨道工程技术创新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铁道部决定建设遂渝铁路无碴轨道试验段,系统试验研究无碴轨道结构、轨道电气特性、扣件系统、路桥线下工程、100m长定尺钢轨铺设、无碴轨道施工及长期测试等关键技术,通过成区段铺设无碴轨道并进行实车试验,取得无碴轨道工程成套技术和科学数据。遂渝铁路无碴轨道试验段有目的地设计了CRST-I型平板式、框架型板式、纵连板式轨道和CRST-II型双块式无碴轨道等多种类型。试验段于2007年1月进行了实车试验,动车组试验最高速度232km/h,货物列车最高试验速度141km/h。这标志着我国铁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碴轨道试验段建设成功,并为我国客运专线无碴轨道技术再创新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通过遂渝线无砟轨道设计,解决成段铺设无砟轨道的技术难题,供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设计和施工参考。研究结果:运用先进的理念对板式轨道(包括普通板、框架板、预应力板)和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构造、材料及钢筋混凝土的裂纹进行了详细设计,并提出了解决当前无砟轨道技术难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