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检查调整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为了使离合器结合牢固,在离合器分离轴承和分离杠杆内端面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此间隙反映在踏板上也就是离合器的自由行程。离合器在使用中由于离合器摩擦片的磨损,压盘位移,使自由行程变化,离合器出现打滑。在使用中每次一级保养,即车运行4000公里时,调整一次在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为35~41mm。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目前重型载货汽车上广泛应用的离合器液压操纵气助力装置的特点;分析了离合器操纵中间结构与踏板力及踏板行程之间的关系,并将其转化为理论计算式;进行了液压操纵气助力装置的离合器踏板行程及踏板力计算.实例验证表明,文中设计方法具有一定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正>一、故障现象:发动机怠速运转时,离合器踏板虽已踩到底,但挂档困难,变速齿轮有撞击声。勉强挂上挡后,尚未放松离合器踏板,汽车已行驶或熄火。二、检查:拆下离合器底盖,将变速器挂入空挡,将离合器踩到底。然后,用起子拨动从动盘。如果能轻松拨转,说明离合器分离良好;如果拨不动,说明离合器分离不彻底。三、排除:1.检查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是否过大,并调整。2.检查分离杠杆高度是否一致、是否过低。在车下拨动分离拨叉,使分离  相似文献   

4.
佟君 《汽车维修》2006,(5):13-13
离合器打滑的故障现象为车辆起步困难,行驶无力,重载上坡时动力不足。引起离合器打滑的主要原因有:离合器踏板无自由行程或行程过小;从动盘磨损、硬化,铆钉头露出或摩擦片上沾有油污;离合器压盘弹簧过软或折断:分离杠杆调整螺钉调整不当。  相似文献   

5.
在大型汽车中,为了使驾驶员操纵轻便,绝大多数车型都采用了如图l所示的油控气离合器助力装置。有许多驾驶员反映,在踏下离合器踏板时,踏板有反弹现象。在一些维修资料上介绍这种助力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时,都只提到自由行程阶段和助力缸工作后的随动阶段,但却忽略了这两个阶段过渡  相似文献   

6.
柯友才  朱焱 《汽车运用》2009,(10):48-48
一、分离杠杆中部破裂使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故障现象:一辆东风EQ1091型汽车,行驶中突然出现变速器挂挡发响、换挡困难、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故障。故障检查:检查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行程符合技术要求;将分离杠杆高度调低,踩下离合器踏板,拨动从动盘,从动盘能够自由转动,但摇转发动机时,一只分离杠杆支撑柱与分离叉刮碰,  相似文献   

7.
针对气压助力液压式离合器操纵机构,建立其数学模型,研究各个杠杆角度变化带来的位移、受力的变化,以及杠杆和活塞推杆之间的关系;设定踏板杠杆和分离杠杆的最佳位置,精确计算踏板力和踏板行程。  相似文献   

8.
对于一定的离合器系统,离合踏板力取决于离合器分离轴承的输出力及操纵机构的杠杆比,加大杠杆比会降低踏板力但会增加踏板行程[1]。随着日益拥堵的交通环境,踏板力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对离合操纵的轻便性,进而影响到整车的舒适性。本文结合我司带CSC离合液压分离系统,阐述通过取消离合主泵回位弹簧降低离合踏板力。  相似文献   

9.
轻型汽车在使用膜片弹簧式离合器时,其传统的操纵机构主要由主缸、踏板总成、工作缸、分离叉、分离轴承及套筒等组成,其中操纵主缸与制动主缸和助力器装在共同的支架上并置于驾驶室内,而工作缸则固定于离合器壳的前端面;分离轴承的外圈固定在分离套筒上,通过分离叉一起可在变速器第一轴上移动。当踩下离合器踏板时,踏板力通过操纵主缸的推杆使活塞移动并产生油压,经工作缸传至分离叉,推动分离轴承套筒向前触及膜片弹簧的分离指,使离合器分离。松开踏板时,离合器又恢复到接合状态。  相似文献   

10.
《客车技术》2005,(2):50-50
汽车离合器助力器是汽车安全性的关键部件。当踏下离合器踏板时,从离合器主缸压出的液压油通过油管进入助力器的内腔,使液压缸内的液压活塞向前推进,带动助力器推杆,使离合器分离。在离合器助力器上有气压助力装置。这一装置控制着压缩空气源,其作用在于当驾驶员操纵离合器时,利用压缩空气来增加输出力,从而减轻驾驶员的操纵力。气压助力装置中有助力活塞、助力推杆和回位弹簧,其中助力推杆顶压于液压活塞上。  相似文献   

11.
《客车技术》2005,(1):i002-i002
汽车离合器助力器是汽车安全性的关键部件。当踏下离合器踏板时,从离合器主缸压出的液压油通过油管进入助力器的内腔,使液压缸内的液压活塞向前推进,带动助力器推杆,使离合器分离。在离合器助力器上有气压助力装置。这一装置控制着压缩空气源,其作用在于当驾驶员操纵离合器时,利用压缩空气来增加输出力,从而减轻驾驶员的操纵力。气压助力装置中有助力活塞、助力推杆和回位弹簧,其中助力推杆顶压于液压活塞上。  相似文献   

12.
2.离合器操纵机构的维修 离合器操纵机构包括从离合器踏板开始,通过液压传动系统,到离合器分离轴承的一整套机械液压操纵机构.离合器踏板为自动调节吊挂式踏板,并且带有助力回位装置,离合器踏板机构是独立工作的,液压系统的液压油储油罐是与制动系统的液压油共用的;离合器分离机构为内含式分离机构,装有常接式随动转动自动调整分离轴承.离合器操纵系统维修比较简单,但是如果维修液压系统,要涉及到制动系统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混合动力车自动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传递转矩建模,以应用于某款混合动力客车的膜片弹簧离合器为研究对象,建立膜片弹簧弹性特性计算模型,测试离合器盖和从动盘的载荷变形特性。综合考虑从动盘、离合器盖和膜片弹簧变形对离合器工作的影响,分析离合器膜片弹簧各加载点的静力学变形耦合关系,推导膜片弹簧离合器分离指行程与零部件变形关系的解析表达式,提出以分离行程为输入、以压紧力/分离力为输出的离合器操纵特性静力学计算模型。以离合器滑摩速度和滑摩温度为试验因素,以离合器摩擦片摩擦因数为试验目标,设计二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在离合器综合试验台上进行摩擦片摩擦因数的测试,并通过计算分析得到摩擦因数回归模型。综合压紧力操纵模型和摩擦因数模型,提出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计算模型。最后通过离合器台架试验,对离合器传递转矩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台架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摩擦因数回归模型拟合良好,置信度达到99%;建立的离合器传递转矩模型在大转速差范围误差较大,在小转速差范围计算精度较高,其能够有效预测离合器的传递转矩。  相似文献   

14.
正离合器分离轴承是离合器操纵机构上一个比较重要的零件,由于分离轴承的安装位置,决定了分离轴承的拆装非常麻烦,工作量很大。所以搞清楚离合器分离轴承的工作原理,正确合理地使用离合器,对延长离合器的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分离轴承在车上的作用离合器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装置和操纵机构四部分组成。操纵机构是使离合器分离,而后又使之柔和结合的一套机构。它起始于离合器踏板,终止于飞轮壳内的分离轴承。分离轴承压装在分离轴承套筒上,分离轴承套筒松套在变速器第一轴上,通过回位弹簧使分离轴承和套筒与分离杠杆  相似文献   

15.
在为用户排忧解难维修东风汽车服务中,曾遇到过好几例更换离合器总成后引起的故障,经我们检查发现故障都是一些质量低劣的地方产品所引起。这里介绍一例这样的故障,以资引起各用户的注意。一辆东风EQ1090型汽车来我站检修离合器故障,现象是;当发动机低速运转时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正常,而当发动机加速运转到一定转速时踏板自由行程消失。据此我们检查曲轴轴向间隙正常,分离杠杆压紧弹簧弹力良好。只好拆下离合器检查,未发现离合器总成各部有什么异常,装复调正后故障依旧。据用户反应,离合器总成在个体店更换总成后出现上述故障,在那里反复检修,更换过几个新离合器总成都未解决问题。鉴此我  相似文献   

16.
<正>离合器操纵部分常见故障与原因该类故障有:离合器踏板过软、离合器踏板过硬、离合器踏板发跳等。其原因为: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调整不当、液压系统内缺少助力液或助力油过脏、液压系统内有空气、液压管路漏油或漏气、液压系统离合器总泵和离合器助力泵损坏、储气筒内无气或气压过低、储气筒至离合器助力泵之间管路松脱或断裂等。  相似文献   

17.
〔题1〕就液压操纵的离合器,从下列 B中选择恰当的条款填入 A 文()中,答案以代号记入。〔A〕如果离合器从动盘磨擦衬片磨损,由于压盘向(a)侧移动,使分离杠杆的内端抬起,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b)。一旦磨损严重,由于分离杠杆与(c)触及,即使不踩下离合器也和踩下时的状态相同,离合器(d)。为了防止这种现象,(e)分离油缸柱塞杆的长度,使离合器踏板保持一定  相似文献   

18.
离合器烧蚀的原因东风系列柴油车离合器操纵机构采用液压远距离操纵、气压伺服助力的形式。当踩下离合器踏板时,推动总泵推杆,压下总泵.从总泵压出的液压油通过管接头进入助力器内腔,助力器产生助力,推动离合器分离叉轴旋转。  相似文献   

19.
某单位的一辆解放CA1091型载货汽车,在使用中出现离合器分离不彻底现象,经检查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和分离杠杆高度,均未发现异常,通过加大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也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该车使用双片离合器从动盘摩擦片(钢片总成)和中间主动盘、压盘各一块。按检排分离不彻底故障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恽小平 《汽车运用》2011,(12):48-49
故障现象:一辆斯太尔1491型载货汽车,发动机进行大修后。离合器就不能正常工作,不是踩踏板很费力.就是因分离不彻底而影响换挡。对有关部件进行加油润滑,并调整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甚至调整分离杠杆的高度.都不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