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衬砌裂缝及渗漏水是寒区隧道最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隧道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结合山西省某隧道病害情况,分析了隧道衬砌裂缝和渗漏水原因,提出了裂缝凿槽注浆补强、W钢带加固和U形槽导流等处治措施,为寒区隧道病害处治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波法和地质雷达法对隧道二衬裂缝进行综合检测,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通过对浅层裂缝和深层裂缝这2种典型裂缝情况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结合可以较好地分析二衬裂缝深度及背后的缺陷情况,能够对比分析深层裂缝是否贯通隧道二衬,以及裂缝对应的隧道衬砌背后是否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3.
针对隧道衬砌表面不均匀光照、渗水和噪声等强视觉干扰,设计了基于图像分块的隧道衬砌裂缝检测算法;根据中国西部地区的地理特征和隧道衬砌的外观病害,研制开发出一种快速、自动化的非接触式智能隧道结构物外观检测系统; 以非均匀光照下隧道图像数据集为研究对象,在图像分块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隧道裂缝特征提取的图像识别算法;研究了电子元件产生的噪声,并分析和总结了隧道衬砌的灾害特征;根据裂缝特征和分辨率将图像矩阵划分为适当数量的区域块,根据区域块的灰度特征将原始图像划分为目标背景区、目标病害区、病害背景区和其他区域,通过最大类间方差法和局部阈值法分割得到了隧道裂缝的粗图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粗图像裂缝特征提取;对原始图像的每个区域块进行了对比度受限的自适应直方图均衡操作和局部阈值分割,得到了细节图像;将细节图像和粗图像的重叠区域设为理想裂缝二值化图像;结合隧道结构物外观检测系统对不同方向的裂缝图像进行了二值化试验,并通过隧道裂缝定位和投影法得到了隧道衬砌图像中裂缝的位置信息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对隧道裂缝识别的准确值、召回率和F值可分别达90.34%、98.78%和94.37%,既可以保证隧道裂缝的完整性,也可以在非均匀光照下最大程度地保留目标裂缝的细节,可用于处理一般灰度图像的二值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士兵  张建 《交通标准化》2011,(22):168-172
介绍隧道衬砌裂缝的类型和成因,并结合某公路隧道的工程实例,详细论述隧道裂缝成因的推论、检测方案的确定、检测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的全过程,对确定隧道裂缝成因的调查、检测、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研究带裂缝隧道衬砌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及裂缝处治技术,基于隧道衬砌裂缝调查结果,利用综合判定法对带裂缝隧道衬砌段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评价,同时利用刚度退化理论对带裂缝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系数进行了验算,在此基础上,采用埋管注浆法和"钢拱架+注浆锚杆"法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安全性的带裂缝隧道衬砌段进行了处治。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判定法融合了各单指标评价体系,使其对带裂缝衬砌安全性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利用刚度退化理论对带裂缝隧道衬砌安全系数验算结果与安全性评价结果基本吻合,二者共同为带裂缝隧道衬砌的处治提供了理论依据;采用埋管注浆法和"钢拱架+注浆锚杆"法对不同隧道段有针对性的进行处治,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隧道衬砌裂缝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一直制约着公路、铁路工程等领域的重要因素,一些隧道交付使用不久或者还没使用就出现了裂缝,还有些隧道在通车多年以后还会陆续出现裂缝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对隧道的正常运营,以及正常的维护和安全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每年花费在这些裂缝的维修费用数以亿计,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浪费。在实际的设计以及施工和监理之中,对于隧道裂缝的预防都是十分重视的,工程施工的措施也是很严密的,对于工程的管理方面也很精细,但是隧道衬砌裂缝还是无法避免,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南京地铁隧道裂缝整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隧道结构裂缝是地铁运营及养护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结合南京地铁隧道结构裂缝的整治经验,对隧道结构不同性质不同渗漏部位的渗水裂缝的施工处治方案进行探讨,为以后地铁隧道工程裂缝的整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8.
由于地质、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原因,运营中的隧道常常出现一系列的病害,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隧道衬砌裂缝,严重影响了隧道的交通运营安全。以重庆八一、向阳隧道的病害治理工程为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隧道衬砌裂缝受力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衬砌裂缝的存在导致衬砌应力集中,严重时甚至影响隧道结构的稳定性;裂缝深度越大,隧道结构位移、应力越大,裂缝尖端的应力集中现象越明显,最终应力达到材料的强度极限,从而导致隧道的失稳破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道路交通建设的大量投入,公路隧道的数量和里程增长迅速,在使用养护调查中发现:隧道二次衬裂缝病害已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隧道二衬混凝土裂缝会对结构体的受力、防排水、外观等方面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所以必须对裂缝有客观、全面的认识,对它的形成原因加以准确分析,同时应从设计和施工等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裂缝的产生,从而降低二衬混凝土裂缝对隧道的影响。文中针对此原因提出裂缝的预防与治理方法,对隧道衬砌裂缝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裂缝是运营期隧道衬砌结构的主要病害。为了有效地开展衬砌裂缝的预防及修复工作,首先使用人工检测和自动化检测两种方法,对浙江48座隧道的衬砌裂缝病害进行了调查,并结合文献查阅,统计了境内外109条含有裂缝的隧道实例。随后,运用K-S检验方法,分析了衬砌裂缝各种特征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隧道衬砌裂损影响衬砌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并易引起渗漏水病害、基床病害和复合型病害等隧道病害,降低衬砌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基于衬砌裂损的力学机理分析,将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发展过程分为6个阶段,给出每个阶段的状态描述,并针对引起衬砌裂损的隧道衬砌厚度不足及衬砌背后空洞两个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分别利用隧道衬砌的拉、剪应力集中系数进行计算,明确不同围岩条件下隧道衬砌厚度不足或衬砌背后空洞等因素与衬砌内部应力集中程度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进一步建立依据隧道衬砌检测结果进行隧道衬砌状态评估的评估体系提供了量化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隧道围岩分类方法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隧道围岩的分类是指导隧道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文中从隧道围岩分类的发展历史对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未来隧道围岩分类方法发展的方向是由定性为主转为定量为主,从单指标向多指标分类.  相似文献   

13.
九仙山公路隧道运营期间出现渗漏水现象,严重影响隧道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恶化行车环境,并给维修管养带来困难。针对隧道渗漏水病害特征,采用半圆管引排、高压注浆止水等综合整治方案,取得良好的工程效果,为类似隧道病害治理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王斌 《交通标准化》2010,(7):189-192
按“新奥法”施工的河北张石高速黑石岭隧道全长7590m,为上、下行分离的双洞单行双车道,属于长大岩石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开挖施工采用IDTS3850爆破振动仪对隧道爆破振动进行监测,通过对结果的回归分析,结合工程实际,提出爆破振动波衰减经验数学模型。同时,结合该隧道开挖爆破施工提出爆破振动控制技术措施,以确保隧道开挖洞室、初期支护、二衬、相邻隧道等已有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该研究对指导隧道工程开挖爆破施工和保证已有工程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边滩隧道病害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观测和调查,对其发展状况、变化规律、分布特点、危害程度以及不同病害的产生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病害整治方法,尤其对于隧道衬砌裂损和隧道渗漏水这两种常见病害的整治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6.
公路施工现场污水处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公路施工现场设置污水净化处理设施的必要性;结合西汉高速公路2#隧道施工现场实例,提出了采用多级沉淀池沉淀的方法进行污水净化处理的施工方案;介绍该施工方案的污水净化设备、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分析公路施工现场设置污水净化处理设施的必要性;结合西汉高速公路2#隧道施工现场实例,提出了采用多级沉淀池沉淀的方法进行污水净化处理的施工方案;介绍该施工方案的污水净化设备、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田东隧道是大断面公路隧道,其出口段地形复杂、地质软弱、地下水丰富,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台阶法辅以洞内外注浆加固止水措施,开挖效果较好,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提高了施工质量,保护了周边山体和环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国际和国内的货运需求均呈现快速增长的形势,对传统货运交通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与客运交通规划相比,货运交通规划具有不少鲜明的特点,专门针对货运交通规划的分析工具也很少。为此,在分析了基于车辆和基于货物两类货运交通规划方法的流程和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货物的货运交通规划方法更有优势。通过示例,探讨了如何运用CubeCargo软件开展基于货物的货运交通规划,实现货运发生和吸引、货运分布、货运方式划分、货运交通分配的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20.
张恒 《轨道交通》2010,(2):62-65
随着我国采用掘进隧道的方法开发地下空间的技术已经建立并不断完善,在保障和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安全等管理过程中,由于掘进隧道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对于进度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拥有一款能够将管理规范化的盾构协同保障系统成为当前盾构企业的当务之急。上海盾构协同保障系统通过对盾构及相关业务管理的业务过程模型研究,建立协同保障系统的全局数据模型。进而实现整个系统。论文从盾构协同保障管理出发,结合当前国内外的先进管理模式,分析、设计和实现了上海盾构协同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