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9年4月23日,美国东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美国大西洋舰队基地码头。一艘巨大的战舰正在缓缓靠上码头,舰舷两侧、炮塔上,身着雪白海军服的水兵们列队肃立。码头上,等待已久的人们目不转晴地盯着战舰,眼里噙着泪水。从切萨皮克海湾轻轻的海浪声中,一支沉重的哀乐慢慢奏起,所有的人都垂下了头。这就是从大西洋上归来的战舰“衣阿华”号,四天前,在突如其来的炮塔爆炸事件中,47名官兵魂归大西洋……  相似文献   

2.
位于北美洲最东端的圣约翰斯是加拿大大西洋沿岸的天然良港,又是昔日大英帝国在海外的第一个殖民地纽芬兰岛的首府,北美大陆上历史悠久的一座古城。一个盛夏的中午,烈日炎炎,海风习习。我在纽芬兰省渔业部官员迪安先生的陪同下一口气登上了高耸入云的号志山。极目远望,大西洋的波涛浩渺无际,  相似文献   

3.
沈松钦 《航海》2002,(3):25-27
1982年4月2日拂晓,坐落在南纬50度、西经60度的南大西洋海面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上传来一阵清脆的枪声。随着“哗啦”、“哗啦”地扑向岸边礁石的海浪,4000名荷枪实弹的阿根廷士兵突然在岛上登陆,从睡梦中惊醒的100多名英国守岛士兵,只抵抗了几小时,就宣布无条件投降了。 消息传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从总统加尔铁里到每一个市民,都陷入一种空前亢奋的胜利情绪中。 而此时英国首府伦敦却极为震惊!撒切尔夫人亲自主持了紧急内阁会议,召见三军首脑。4月5日,白厅传来指令,一支庞大的特混舰队向  相似文献   

4.
蛙人失踪 1989年7月26日,星期三。大西洋,百慕大群岛区。这一次的入潜首次决定在夜同实施。在大西洋百慕大群岛区约1150米的海底深处,载有3名蛙人的“和平-1”号深潜器已接连工作了数个小时。他们对水下动物实施了观察,进行了可视摄像和摄影。他们的滞留时间即将结束。另一个乘员组准备替换他们  相似文献   

5.
范锦文  马华森 《航海》2002,(1):32-33
乔装打扮穿“和服” “爱塞特城”惊无险 1940年5月的一天,当英国邮轮“爱塞特城”号守望员报告,在大西洋的地平线上出现一个奇怪的桅杆时,船长起了疑心。但是半小时以后,船长又放心了,他认为那艘靠近的陌生的船,原来是8400吨的日本“香椎丸”号货轮,因而是中立的。 在它的甲板上,一个妇女推着婴孩车。近旁,几个水手懒洋洋地站在那里,他们的衬衣下摆在微风中飘拂,正象日本海员的派头。两艘船擦肩而过,没有停歇,也没有打信号。 实际上婴孩车里空空如也,这个妇女也根本不是什么妇女。甲板上都是乔装的德国水手。其余三百多名技术人员和战斗员都藏在船舱下面。这艘船实际上是用夹板做的通风设备、帆布做的烟囱和油画等伪装起来的,其实是德国武装袭击舰“大西洋”号。  相似文献   

6.
老诚 《航海》2004,(1):22-23
1998年6月11日天将破晓,在汹涌澎湃的北大西洋海面上,大卫·塞林斯驾驶着大约30英尺长的“海卡普号”赛艇,迎着变化的风向和6英尺高的巨浪艰难地前进。这艘单人操纵、横渡大西洋的赛艇,是6天前从英国的普利第斯湾出发的。 塞林斯是一位有经验的航海能手,曾经两次单人横渡大西洋,船上的高频无线电收发机由于  相似文献   

7.
叶鸣銮 《航海》2007,(1):40-41
船在意大利热那亚港装货时,得知卸货港序中一个港名:CARTAGENA。这是个好听而又陌生的港名。从英版”Catalogue of Admiralty Charts”查找到包含该港的海图,发现这个CARTAGENA“隐藏”在哥伦比亚西部一角,与巴拿马已相距不远了。在哥伦比亚跨越大西洋与太平洋的二千九百多公里海岸线上,有许许多多海港,这中文名叫卡塔赫纳的港城,从图上标记看,好像属于“小不点”。但是能到闻名遐迩的哥伦比亚来一趟,那也是极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一提起魔海,人们自然会想到大西洋上的百慕大“魔鬼三角区”。然而在南极也有一个小魔海,这个魔海虽然不象百慕大三角那么贪婪地吞噬舰船和飞机,但是它的魔力足以令许多探险家视为畏途,这就是威德尔海。威德尔海是南极洲的边缘海,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它位于南极半岛同科茨地之间,最南达南纬83°,北至南纬70°~67°,宽度在550公里以上。它因1823年英国探险家威德尔等人首先到达于此而得名。南极威德尔海的“魔力”,首先在于它流冰的巨大威力。由于南极气候寒冷,终年都在零度以下,到处  相似文献   

9.
韩国一艘名为STELLAR DAISY(以下称S轮)的大型矿砂船(VLOC),3月26日离开巴西(瓜伊巴岛Guaiba Island)前往中国,该船于首尔时间3月31日2320在大西洋上沉没!船上总共有24名海员,包括8名韩国籍以及16名菲律宾籍海员。2名菲律宾籍海员救起,剩余22名海员失踪。笔者针对该沉船事件,对船舶结构、所载货物,险情处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呼救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是一个极平常的日子,世界上没有任何惊人事件发生。具有不同情趣的人们,各自按照自己的生活信条奔波、忙碌。就在这天,分布地球各个角落的一千多名无线电爱好者,同时收到了大西洋某处发出的求救信号: “我是托尼,我是托尼,你们听到了吗?我处在风  相似文献   

11.
一六二○年,英国、荷兰和其它欧洲国家的一批宗教徒,忍受不了当时欧洲宗教的迫害,与另外一批希望寻找新生活的欧洲人和海员乘坐当时英国的一艘名五月花的轮船,于一六二○年九月十六日离英国,在辽阔浩瀚的大西洋上,与惊涛骇浪搏斗六十六天后,  相似文献   

12.
向体力极限挑战 在哥伦布完成横渡大西洋之后的第503年,一名法国中年男子作出了惊人的冒险,只身一人游泳横渡大西洋。 此人名叫吉·杜拉瑞,有许多冒险的经历。18岁时为了去英国与自己恋人见面,独自一人游泳横渡多佛海峡。39岁时,用超轻量飞机横  相似文献   

13.
在北大西洋上,一支由30艘赛艇组成的船队正扬帆竞驶,你追我赶地进行着世界上最长的海上马拉松赛——第三届维特布莱得世界环球风帆锦标赛。1981年9月,船队从英国的朴次茅斯港出发,乘着被称作“葡萄牙贸易信风”的轻快北风,沿伊比利亚半岛海岸一路直下加那利群岛(大西洋东北部);在大约七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将竭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驶完27000英里的航程,并不得不穿过一些世界上气候最恶劣  相似文献   

14.
胶东丘岭 《航海》2003,(6):19-22
一、女友葬身流沙 大西洋中有一个塞布尔岛,浅滩上那些变化无常的流沙,无情而贪婪地吞没陷入其中的人们,成为名副其实的死亡陷阱。每年8月的塞布尔岛,在夏日的早晨显得格外迷人,瑰丽的阳光,把清澈的海水涂染得一片火红。一会儿晨雾又似轻纱飘飘而来,整个浅滩变得扑朔迷离,除了偶尔凉爽的微风吹得茅草“瑟瑟”声响外,一片静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2月10日上午,在大西洋上航行的英国货轮"阿尔卡卡"号正向圭亚那的乔治敦驶去.船上的水手突然发现海面上有一只橡皮筏随波漂荡,随即货轮向救生筏靠去.筏上只有一个人,他的模样让海员们吃了一惊.他是一个满脸胡须的青年,正骄傲地挥舞着一面法国国旗.  相似文献   

16.
《游艇业》2011,(4):33-33
正是我一个西方人和一个东方人在大西洋上那段同舟共济的经历,使我懂得长途安全航行主要靠的是船员间的相互支持、融洽合作。  相似文献   

17.
1988年6月1日凌晨,北大西洋上空乌云翻滚,波涛汹涌,海面上不时掀起四英尺高的大浪。此时,40岁的戴维·赛林斯正驾驶着他那艘30英尺长的“希卡普”号帆船,迎着变幻无常的大风,艰难地行驶在海面上。6天前,他从英格兰的普利茅茨湾启航,投入了这场卡尔斯伯格杯单人横渡大西洋帆船大赛。这是世界上最艰苦的大赛之一。这位来自英格兰伊斯特本的选手,不时抹掉飞溅到眼帘上的水花,全神贯注地凝视着远方灰蒙蒙的地  相似文献   

18.
这是发生在北大西洋上的一件真人真事。一艘捕鲸船前后共捕获了25,000条鲸鱼,而另一艘船,却为被杀害的鲸鱼报仇,使“屠杀者”受到应有的惩罚。这艘捕鲸船名叫“西尔拉”号,载重683吨,装有鱼类加工和冷冻设备,还有一门捕鲸炮,能发射榴霰弹,船上42名水手也都配备了步  相似文献   

19.
每次坐车沿着西非大西洋岸行驶,总会被沙滩上一队队打鱼人所吸引。最常见的场面是拉网。二、三十个黑汉子分成两行,大都赤露脊梁,在炽烈的赤道阳光下不知疲倦地拖曳鱼网。粗粗看去,这场景  相似文献   

20.
易家康 《航海》2003,(4):29-29
从纽约到伦敦只需要54分钟,你相信吗?英国《观察家报》最近披露,美国和日本一些科学家正在筹划这一异想天开的工程,他们设想在浩瀚的大西洋中架设交通管道,在管道内铺上轨道,并设计相应的磁悬浮列车,就能够让乘客在一个小时之内跨越大西洋。他们计划在2030年实现这一宏大的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