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2006年4月12日报道,目前日本正在筹划下一代F-X战斗机项目,并考虑从波音公司研制的F-15战斗机和F/A-18E/F“超黄蜂”战斗机中进行选择。据悉日本明显倾向选购F-15制空战斗机,最后的选择将于2007年决定.但美国海军F/A-18E/F项目主管加迪斯上校目前称,波音公司不想向日本提供F-15,意欲提供F/A-18E/F。波音公司希望在2007年之前增加F/A-18E/F的订单,以确保生产线不致中断。目前,波音公司和美海军已组织了一个“超黄蜂”销售小组到日本进行相关活动。  相似文献   

2.
据俄罗斯新闻社网站2008年9月7日报道。俄罗斯海军航空部队副司令官尼古拉·库科列夫上周日表示,俄罗斯将在2016年后推出用以取代现役苏-33型海军战斗机的新型航母舰载机。  相似文献   

3.
苏-27是苏联发展的综合技术性能最高的先进战斗机.同时也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后续发展的一系列苏式重型战斗机的基础平台。苏-27问世时所代表的是苏联航空工业在战斗机设计上所达到的最高成就.通过苏-27和米格-29的发展.使苏联在战斗机技术性能上第一次站到了与西方国家比肩的位置上。性能先进、威力强大的苏-27战斗机装备苏联空军和防空军之后.在技术上和战术上都给冷战时期的西方国家带来了很大压力。而在苏联解体后.苏-27及在其基础上发展的改进型号就成了俄罗斯战斗机出口中最重要的型号。可以说.苏-27系列战斗机现在是俄罗斯航空工业的代表。  相似文献   

4.
F/A-18系列飞机是美国海军目前装备的主力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冷战期间曾与F-14、A-6共同构成了美国海军舰队的航空作战体系。F/A-18在应用范围和多用途作战能力方面是第三代战斗机最杰出的代表,但就是这样一种成功的机型,却在萌芽时期走过了九死一生的艰难道路,只是后来堪称戏剧化的转折才使其在即将走向航空博物馆的危机关头蜕变为慑人的“大黄蜂”……  相似文献   

5.
随着F/A-18E/F“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的服役,美国海军曾风光一时的F-14“雄猫”战斗机将逐步淡出“江湖”,因此伊拉克战争很可能是F-14战斗机“露脸”的最后机会。在F-14“雄猫”即将完全隐退之前,让我们从历史的深处去发掘它的点点滴滴,对其辉煌一生做出一个初步的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近期有海外报道称,出于进一步加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考虑,同时也是出于对未来中国军机市场可能出现下滑之势的担忧和急于将其闲置多年的舰载战斗机技术换成硬通货等多方面因素,俄罗斯有关方面正在向中国军方着力推介其苏-33舰载战斗机技术。2005年10月中旬,俄罗斯航空制造业巨头“苏霍伊”公司驻北京办事处总经理波戈相在接受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采访时公开表示:“苏霍伊”公司将参加下一年度的中国珠海国际航展,而且除继续推介苏-30MKK战斗机、苏-27战斗机的最新升级型号外,还将包括苏-33舰载战斗机和苏-33战斗机项目。该负贵人同时指出:“与中方开展合作不仅是从公司的层面出发,更是从两国元首倡导的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高度出发。这种战略协作高度也体现在发展军事合作和军事技术合作上……所有这些项目前景都不错,对中方来说也不陌生。我们参展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展合作”。尽管到目前为止人们尚无从获悉中国军方对上述消息的公开评论,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因此对俄罗斯苏-33舰载战斗机以及其未来市场走向的强烈兴趣。当然,人们更希望对苏-33舰载战斗机的性能、发展及更多方面有所认识和了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美国《每日防务》2006年3月2日报道,从2005年2日开始,美海军第7舰载机联队“海盗”中队的飞行员在美海军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海洋”海军航空站(Oceana NAS)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F/A-18E/F战斗机转换训练,  相似文献   

8.
苏-27是冷战期间发展的第三代战斗机中最后投入服役的机型,作为苏联时期最先进的战斗机,苏-27A,L1986服役到现在已经历了22年,在这期间,它不但是俄罗斯空军最先进的战斗机,而且还成为中国、印度和越南等国家先进战斗机的主力。  相似文献   

9.
2002年12月17日,印度空军首次接收了从俄罗斯定购的10架苏-30MKI多用途战斗机,标志着这种先进战斗机将逐步成为印度空军的主力机种。而先前购入的苏-30MK战斗机也将返回俄罗斯进行改装,以达到苏-30MKI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是苏联国力大增、美国实力不济的时代,苏联从各方面打压美国,在武器装备的发展上尤为明显。1972年初,苏联决定研制新一级航母,即1160型"山鹰"级核动力航母,作为配套工程之一的舰载战斗机研制任务很自然地落到米高扬与苏霍伊设计局的身上。当时军方分配的任务很清楚,苏霍伊设计局负责研制保护航母的舰载战斗机苏-15K,而米高扬则负责研制攻击用的舰载战斗机米格-23K。由于苏霍伊设计局的舰载战斗机要求在今后的空战中战胜美国海军的F-4"鬼怪Ⅱ"舰载战斗机,所以本文在介绍苏-15K的同时,也将其与同时期的F-4舰载战斗机加以简单对比,以展示其真实战斗力。  相似文献   

11.
《舰船科学技术》2005,27(3):66-66
雷声公司空间与机栽系统部在2005年为美国海军的“先进前视红外目标瞄准”(ATFLIR)吊舱引入了最先进的高速数据链通信技术。这种先进技术符合美海军路线图的构想,使F/A-18战斗机成为空间中的一个关键网络节点。  相似文献   

12.
研发概况以F-14、F-15、F-16和F/A-18为代表的第三代战斗机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服役后,美国开始着手发展第四代战斗机。大家知道,二战后研制的战斗机起飞重量一代比一代大,原因就是为了容纳更多的新技术设备,但大量新技术的运用无疑会增加研制的风险,而且大量新技术或新设备也需要很多的基础论证工作,所以新一代战斗机的研制周期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3.
在可能爆发的台海冲突中,解放军的空中压制能力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苏 -30MKK 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的一种多用途战斗机,在保留了原苏-30强大的对空作战能力的同时,着重加强了对地攻击能力,使其成为与美国F-15E齐名的多用途战斗机。据外刊报道,我国空军已经引进了该型战斗机,这将极大地增强我军远程对地攻击能力。苏-30MKK所具备的强大打击能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它所使用的多种先进的机载武器来实现的,因此,了解一下其机载武器的性能可从一个侧面感受苏-30MKK所具有的强大威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军的发展是中国军事力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海军航空兵的发展又是海军装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航母为平台的舰载航空兵的发展受到最大的关注。国内外对中国航空母舰和舰载机发展的热情已经持续很久,近几年已经多次出现中国海军发展舰栽机的消息,"航母上船台"和"歼-10上舰"已经被证明是假消息,但网络上新近出现的疑似苏-33的飞机图片和影象资料,又一次将中国海军舰载机的话题推向了热潮。这次关于中国海军舰载机的话题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在这次热潮中不但苏-3 3的问题被提及,而且昙花一现的苏-33UB也被多次提到,甚至有的分析文章将苏-33UB说成是为中国研制的,由此还论证出中国海军应该采用苏-33UB的设计思想等话题。  相似文献   

15.
2012年9月25日,中国改建的第一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付海军,标志着中国在航母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是,西方的军事媒体却认为,对于极度缺乏航母经验的中国海军来说,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航母是一个极为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仅仅拥有了航母半台只是拥有了进入世界航母俱乐部的“门票”,要想使其成为一座具备实战能力的海上作战平台,还需要拥有性能先进的舰载战斗机,而战斗机研制的技术难度和复杂性并不亚于航母平台本身。  相似文献   

16.
由于垂直/短距起降(STOVL)飞机能大大降低航母的设计和排水量要求,因此高性能的STOVL战斗机必将成为国际军机市场的抢手货。目前美国推出的F-35B引起了多个国家的采购兴趣.如果中国能推出性价比较高的舰载STOVL战斗机,也能在未来国际舰载机市场上占有重要一席,这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经过多年的飞速发展,中国航空工业和航空技术已经具备了研制类似雅克-141超音速STOVL战斗机的能力。STOVL飞机在设计上有其特殊性,只要从设计思想上进行一定取舍,现在的中国航空工业就很可能设计出一种能够在主要性能上对抗F-35B,兼顾隐身、远程等性能的垂直/短距战斗机。 根据STOVL战斗机的研制特点和未来战斗机的发展前景,本文对可能出现的中国未来STOVL战斗机进行一些设计细节和特点方面的猜想,希望能给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建设和海军发展的读者提供一个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7.
设在日本横须贺市的驻日美军海军司令部前不久宣布,美军已于2003年11月上旬把部署在美国本土的13架最新式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调往日本的厚木基地。该司令部官员说,因老化问题。美军已于9月24日把部署在厚木基地的全部F-14A“雄猫”战斗机撤回美国本土.并由“超级大黄蜂”代替。“超级大黄蜂”是美国最新式的舰载战斗攻击机,在美国本土也仅部署了40余架。所以,“超级大黄蜂”首次部署美国海外军事基地,自然引起了世人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8.
垂直/短距起降(STOVL)战斗机在冷战时期得到了各航空技术强国的广泛关注,西方国家和苏联都投入了很大的力量试图使这个技术实用化,即使是中国也在技术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进行过“四号工程”这样的项目。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早期发展虽然轰轰烈烈但成效却不高,实用化的战斗机只在英国和苏联得到了小规模的应用。目前,装备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国家中,除了英国(空军装备少量“鹞”式)和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AV-8B)之外,其他使用这类飞机的大都是拥有小型航母和引进“海鹞”(AB-8B)的国家。 航空技术的发展和型号研制成本的迅速提高使现代战斗机的发展更加困难,曾经开发出“鹞”式战斗机的英国目前已经失去独立发展新型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能力,前苏联在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发展中辉煌一时的雅克-141现在已经销声匿迹。具备研制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实力的国家数量在冷战后迅速萎缩,曾经的强国在技术上的衰弱衬托着美国的JSF计划更加雄心勃勃,以致在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型号和技术应用上目前出现了美国一强独大的局面。中国摸索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技术的发端是70年代的“四号工程”,80年代与西方关系的缓和也曾使“鹞”式一度接近了中国,但经济和技术上的问题最终使研制和引进的道路均未走通。 目前,海军和海军航空兵在中国国防战略中的地位正迅速增强,随着中国海军对舰载航空兵的重视和远洋海军发展的需要,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又一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前苏联解体后传出中国准备从俄罗斯引进雅克-141的消息虽然已经被证明不实,但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对中国国防的发展确实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世界航空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也使中国的航空工业无?  相似文献   

19.
浅谈舰载战斗机的降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空母舰是当今最具综合战斗力的海上平台,拥有强大的作战能力。在世界海军拥有航母的国家中,航母都是其海军核心。而对航母来说,舰载战斗机是其攻击铁拳,正是依靠舰载战斗机的强大作战能力,航母编队才能在广袤的海洋上纵横驰骋。舰载战斗机伴随航空母舰而产生、发展、日新月异,是航空母舰超级战斗力的最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0.
随着21世纪的到来,舰载机不断向高性能、多功能化发展。在9个航母的保有国之中,法国致力于“标准”F系列的开发、俄罗斯使用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的Su-33战机、美国和巴西尚未有明确的计划,其它各国家更倾向于使用F-35B/CJSF成为其舰载机的主角。为减少人员伤亡,各国也正在积极开发无人机。而在主要担负救援、反潜、掩护登陆任务的舰载直升机方面,则有用于反潜的S-70B“海鹰”系列以及用于掩护登陆CH-46E的后继型MV-22B“鱼鹰”直升机。图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