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基本情况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汽车整车工业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我国还没有像样的轿车工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更是为了发展我国自己的轿车工业,决定寻求国际合作。在“以市场换技术”的背景下,二十多年来,与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合作,在我国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随着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公司几乎也都来华投资,  相似文献   

2.
我国汽车集团进军世界500强势在必行。随着我国进入WTO日期的逼近,我国汽车工业将受到极大的挑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趋势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汽车企业就必须加快战略重组步伐,走强强联合之路。我国汽车正在打破诸侯经济的体制壁垒,按产业政策要求,争取将汽车工业企业重组眼大型汽车集团和5-6家汽车骨干企业,这就为我国汽车集团团壮大经营规模,进军世界500强创造了条件。我国汽车集团与入围世界500强的汽车公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球汽车业发生资产重组、联合兼并浪潮,现已基本形成“6+3”竞争格局。世界汽车工业现阶段的发展主流依然是高度垄断和集中,大企业、大集团(跨国公司)“唱主角”。我国汽车企业应把握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潮流,坚定“做强做大”目标。  相似文献   

4.
我国汽车橡校密封条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振 《天津汽车》2004,(5):9-14
汽车行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了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如橡胶密封件行业,过去国内密件行业几乎没有与国外密封行业相抗衡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近十几年来,提高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装备,进行技术改造,使我国汽车密封条生产制造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国内汽车密封条生产总量已基本满足国内汽车工业的需求,并开始进入国际市场。文中介绍了我国汽车橡胶密封条技术的现状,并对其材料、品种、结构、性能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车工业》2003,(1):29-29
2002年我国汽车市场呈迅猛增长态势,汽车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汽车工业企业数有所增加,按汽车产品生产较稳定、产值较大的企业进行统计,2002年汽车工业企业数为2436个,比2001年增长1.5%。其中: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为117个,改装汽车生产企业为558个,摩托车生产企业为156个,发动机生产企业为65个,配件生产企业为1540个。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但也有相对优势部分,那就是商用汽车。中重型载货汽车从生产规模、产品成本等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劳动力密集的某些改装车、专用车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农用车、微型车则更是具有中国市场特色的优势产品,这些产品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上已占据优势地位,产品档次也符合我国的消费水平,在有效保护期内,生产规模会进一步扩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因此,商用车将是中国汽车工业中相对生存能力较强的产品。但也必须看到,我国商用汽车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档次不高,不能满足用户日益提高的要求,因此,同国外大厂商进行合资或合作以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7.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汽车产业抓住发展契机,在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中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建成了一汽、上汽、东风等产能超过百万辆的大企业集团及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汽车工业制造体系,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进入了世界汽车生产大国的行列。然而,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7,(24):14-23
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突破700万辆大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新车销售市场。国内10大汽车集团共销售超过600万辆的汽车,占国内汽车销售量的近85%,显然2006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国内10大汽车集团尽情表演的舞台,而双双入围世界500强企业的上汽汽车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上汽集团)和第一汽车集团(简称:一汽集团)堪称绝对主角和明星,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下,汽车整车、整机企业数基本保持相对稳定1999年按汽车产品生产较稳定、产值较大企业进行统计,汽车工业企业数为2362个、其中,汽车整车生产企业118个.改装汽车生产企业546个.车用发动机生产企业51个,摩托车生产企业107个:汽车行业七大企业集团所属企业数占全行业企业总数的8.1%。  相似文献   

10.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04,(35):23-23
我国汽车工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余年市场经济的磨炼,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进步。汽车零部件工业已经建立了1000余家三资企业(其中不乏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组建的企业)和更多数量的民营企业,形成了相当庞大的乘用车和商用车配套和售后服务体系。除了部分高新尖端技术产品之外,国产件基本都能满足供应。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不断诞生、壮大.特别是生机勃勃的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短短的10年左右时间内.其产能、质量、品牌都有质和量的飞跃,其中的佼佼者不但在国内市场相当活跃,以相当好的性价比占有一定比例的国内市场,而且正在以很快的速度进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1.
永劲 《汽车情报》2005,(1):24-29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专用车市场也得到迅速发展,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对满足国内各种需求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专用车市场的发展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汽车工业的飞跃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据有关资料分析,2000年,我国上目录的专用车企业756家。其中有代表性的,像生产厢式汽车的企业有489家,生产罐式汽车的企业有253家。2000年,一共生产和改装了专用汽车167561辆,同比增长12.2%,2001年各类专用车的生产达到20万辆以上,同比增长2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入世后,在关税调整、投资与投资政策、汽车服务贸易体系以及零部件国产化等方面都会产生变化并对我国汽车企业产生很大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应着重培育国内市场、扩大市场需求,支持产业重组,继续实行外汇管理办法,并扶持大集团尽快形成自主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必将加快一体化的步伐。世界汽车工业及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几家寡头垄断全球汽车市场的超级企业正在形成。中国的企业必须尽快从局部“封闭市场”的格局中摆脱出来,形成一个具有世界级的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国内企业走强强联合是必由之路。应该先联合,后合资。决不能让现有企业与外国的汽车寡头们单个单个的搞合资。那样,我国的汽车工业必然分散,汽车市场必将为外国寡头们所垄断。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基本情况。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着整车工业发展起来的。随着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世界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也纷纷来华投资,在全国建立了一大批独资、合资汽车零部件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大批民营企业,充分抓住国外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凭借劳动力和人才优势,以及门类齐全的工业配套优势,进入了汽车零部件产业,使民营资本以其独特的属性迅速渗透到汽车零部件产业,并以高效的决策程序、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的运作机制,使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世界汽车工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进行了合并和重组,最终将形成几大跨国界的国际化大集团,例如大众集团、通用集团和福特集团等。中国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潜力巨大的汽车市场,世界各大汽车集团已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最先认可中国市场的大众汽车公司已在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用汽车公司立足上海,联手上汽,欲争占霸主地位;其它各大跨国公司也都有自己的战略部署。中国汽车工业只有在竞争、重组、合作和合资中才能体现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上最大的汽车跨国公司全部进入中国,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厂商纷纷来华投资建厂或与国内零部件厂进行技术合作,推动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全国50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有1200家是外商投资企业。世界最大的9家汽车跨国公司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丰田、雷诺-日产、标致-雪铁龙集团、本田、宝马都已进入中国。  相似文献   

17.
《实用汽车技术》2009,(2):47-47
我国汽车工业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循环的快速发展期。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汽车工业的国民支柱产业地位基本确立。四川汽车工业与全国一样,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断努力有了长足发展。其主要产品载货车、客车及特种专用车的配套体系也日臻完善,基本形成了载货车、整车和零部件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及销售供应等比较完善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一、世界汽车工业面临的新情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汽车市场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兴国家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成为世界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世界汽车市场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新产品推出快,市场需求对汽车安全、环保、节能的要求日益提高,企业生产能力过剩,企业生产成本上升。  相似文献   

19.
信息广角     
轻骑将汽车纳入集团销售网络新华社讯以生产摩托车为主导产业的轻骑集团近日又设新的经济增长点,把汽车纳入集团销售网络体系,并提出了到2000年汽车收入超过摩托车,并力争到2005年进入国内汽车业前十名的规划。目前,轻骑已形成年产1万辆轻型车、农用车的生产能力。规划到2000年形成5万辆汽车、农用车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汽车工业》2000,(1):10-10
1999年.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有效供给的增加,刺激了汽车需求的增长,从而使汽车工业销售额呈现较快增长,达到3114.7亿元。比1998年增长13.6%,是1990年的7.0倍,年均增长率24.2%。其中汽车生产企业销售额1660.8亿元,改装汽车生产企业销售额265.2亿元,摩托车生产企业销售额496.5亿元,配件生产企业销售额585.1亿元,分别占汽车工业销售总额的53.3%、8.5%、15.9%、18.8%汽车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