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大庆桥为跨径60m的异型系杆拱桥,主拱横桥向反对称布置2片C50钢筋混凝土拱肋。该桥采用"先梁后拱"方案施工,即先采用满堂支架现浇系梁并张拉预应力,再在支架上现浇拱肋。在该桥施工中,先张拉吊杆再进行拱肋脱架,以改善裸拱圈在自重作用下的不利受力问题;在横梁与系梁间设置后浇带,以缓解横梁在顺桥向的受剪状态;在主梁支架拆除后再将桥面板与系梁、横梁联结,以减少桥面板参与系梁受力;吊杆采用三轮张拉方案,吊杆在拱肋脱架前进行首轮张拉,在系梁、横梁联结后进行第2轮张拉,第2轮张拉后拆除主梁支架,在桥面系施工后进行第3轮张拉;拱肋变形较大部位的吊杆先张拉,反之后张拉。该桥成桥后的结构线形与内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八里湖大桥主桥为主跨132m的三塔部分斜拉桥,主梁采用C55混凝土双箱式边主梁型式(设纵、横向预应力),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先浇筑箱梁,然后挂设斜拉索(张拉20%索力),再张拉箱梁横向预应力.为了验证施工工序的合理性,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建立16号墩两侧支架模型,模拟其施工过程,分析了横向预应力张拉和斜拉索挂设施工对支架钢管桩反力和箱梁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管桩反力和箱梁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施工工序合理.  相似文献   

3.
以郑州市郑东新区望龙西桥为例,对采用满堂支架施工的斜拉桥主梁的支架进行强度和稳定性验算,通过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 2012计算出了主梁内力重分布,支架反力也进行了重分布,给出了支架受力最不利区域,对施加横向预应力和纵向预应力后的支架重新进行稳定性验算。对张拉预应力之后不满足稳定性要求的支架,提出了解决方案,同时计算了在拆除部分支架后剩余支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非常规盖梁形式和盖梁张拉工艺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桥梁施工中,常规的盖梁承重支架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结合大芦线二期桥梁工程盖梁施工实际案例,对在软弱土体地质下的弧形底面盖梁支架方式进行了比选分析,介绍了盖梁模板体系的设计,总结了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相关工程经验可为类似的盖梁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武汉西四环汉江特大桥主桥为(77+100+360+100+77)m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拉桥,主梁为π形结构,两边为单箱双室、中间为纵横梁加桥面板结构形式。主梁0号块宽44m、长22m,采用钢管桩贝雷梁支架现浇施工。支架由底模系统、横梁(贝雷梁)、桩顶分配梁、砂筒、钢管支架组成,支架施工完后采用反力架预压钢管桩,边箱室顶板底模采用透水模板布施工。通过混凝土配合比优化,配制高耐久性、稳定性的C55高性能混凝土,并采用天泵和地泵从两个方向分层浇筑,桥面纵、横坡采用提浆整平机控制。在0号块混凝土强度成长期预张拉横向预应力,纵向预应力待1号和1′号块施工完采用连接器连接构成整束一次性张拉;预应力采用智能张拉系统张拉、智能压浆系统压浆。实践表明,该桥采用该施工技术成功克服了支架不均匀沉降,有效控制了裂纹的产生,保证了主梁0号块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6.
桥梁现浇支架的正确计算和现场实时监测是桥梁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杭埠河大桥主桥箱梁临时支架独有特点:以钻孔桩为基础、贝雷梁跨度较大,这在中国类似桥梁建设中算是一种新的支架施工技术。该文以此桥梁支架结构为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和Ansys对支架结构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了计算,验证了设计支架的安全和可行性。现场采用一种新的高精度的连通管技术建立了支架变形沉降自动化监测系统,并布置了钢弦式应变计对支架的应力进行测试,从而实现了主桥箱梁浇筑与张拉过程中支架变形和应力的实时监控。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值吻合较好,支架的变形与应力均在安全范围内,确保了桥梁结构的施工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7.
本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与飞雁式钢管混凝土柔性系杆拱组合体系,原设计边拱采用支架法施工。施工期间,遭遇百年一遇洪水且上游一木材厂大量木材堆积致支架损毁,所幸永久结构无损伤。本文结合项目工期紧迫的实际情况,提出无支架施工方案,并选择张拉临时系杆做为实施方案。临时系杆方案即在两边拱端头施加水平力以改善裸拱受力,从而满足施工永久系杆转向块及控制永久系杆线型的部分立柱、横梁,待永久系杆安装并张拉后即可按原设计要求工序施工。该方案满足设计安全要求,且避免了水中重新搭设支架,节约了工期,经济效益显著,亦值得在类似桥梁设计、施工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空腹式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受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盘江大桥主桥为(82.5+220+290+220+82.5)m的预应力混凝土空腹式连续刚构桥,其三角区下弦采用挂篮辅以扣索施工,上弦采用支撑于下弦顶面的支架现浇施工,后续梁段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为研究该桥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特性,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对临时扣索张拉及拆除、预应力张拉、后续梁段施工等工况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梁段浇筑、扣索张拉、预应力张拉的影响,上弦支架部分应力集中;三角区扣索索力变化不大,基本上随施工进度递减;中跨合龙后,支架拆除对主梁及斜腿受力影响不大,扣索拆除使主梁及斜腿应力峰值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9.
安康市城东汉江大桥主桥为(75+2×125+160+2×125+75)m多跨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梁,全桥采用先梁后拱法施工,系梁采用平衡悬臂浇筑法施工,中跨跨中33m梁段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为选择合理的现浇段支架拆除时机、边跨配重卸载时机、临时固结拆除顺序以及吊杆张拉顺序和次数等,采用MIDAS Civil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针对各种方案下的结构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跨中现浇段的支架应在张拉完全部吊杆后再拆除;边跨配重应在中跨或次边跨合龙后再卸载;应待相邻孔合龙后再拆除前一合龙孔的临时固结;应对称交替地张拉吊杆,设计张拉力较小时可一次张拉到位,设计张拉力较大时应分批张拉到位。该桥采取以上方案施工后,结构受力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0.
黄舣长江大桥位于四川省泸州市黄舣镇境内,全桥长1 223 m,引桥预制T梁施工受场地限制,采用在墩旁搭设钢管贝雷片支架进行预制,张拉后直接在盖梁上横移安装。基于无条件建设预制场的情况下,介绍利用钢管桩贝雷片支架搭设T梁预制台座并横移安装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桥梁预制梁预应力张拉采用传统的张拉设备,施工过程以人工控制为主,施工同步性差,人工操作误差大,不利于工程质量控制。智能张拉设备全程通过电子信息系统控制预应力施工,有效提高了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通过智能张拉实际运用,本文阐述了智能张拉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并通过与传统人工张拉进行对比,对其先进的工作性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杨光  刘学红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4):131-135,142,M0016
成都市红星路南延线跨府河桥梁工程采用44 m+150 m+55 m的孔跨布置的曲线梁非对称外倾拱桥。钢箱拱和钢箱梁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全部完成拼装焊接后对吊杆和系杆进行张拉,完成体系转换,拆除钢箱拱和钢梁支架,施工过程比较复杂。因此,合理的体系转换是保证支架拆除过程中和拆除后结构安全的前提,并且决定了成桥下结构的应力状态和线形状态。采用桥梁专业软件Midas/Civil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根据实际施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分析。通过施工过程中现场实际数据与理论计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综合控制方法进行施工监控,对设计初期参数进行反复的修正和调整,最终桥梁结构的线形状态和应力状态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支架现浇系杆拱桥张拉索力调整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支架现浇施工的系杆拱桥,主梁落架后结构的边界约束易于模拟计算,该阶段下利于吊杆索力的调整计算。以主梁落架后实测索力为吊杆初始索力,该阶段下设计理论索力值为吊杆调整索力,采用影响矩阵计算方法,考虑张拉过程中主梁及主拱圈应力、位移的约束条件,同时兼顾实际张拉施工张拉次数及张拉顺序的要求,完成了南昌云飞路大桥吊杆张拉索力的调整计算。张拉完成后实测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对吊杆索力调整张拉后,原索力偏差较大、全桥索力分布不均等情况大为改善,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有效性。同时,该方法可推广至其他索吊结构的索力调整计算中。  相似文献   

14.
余索 《世界桥梁》2005,(2):1-3,15
介绍了越南南西贡大道钢管混凝土拱桥水平系杆张拉施工的主要技术,包括张拉基本原则、加载顺序及张拉过程。对张拉过程进行了结构受力分析,证实了该施工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锚索张拉施工若干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大朝山和小湾电站锚索施工,对张拉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认为张拉施工中的问题主要涉及张拉设备、锚索体、锚夹具和施工工艺等,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总结施工经验,交流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6.
曹妃甸1号桥的主桥为独塔单索面钢箱叠合梁斜拉桥,主桥跨径为138m+138m.介绍了该斜拉桥钢梁的现场施工特点,制作、安装以及所采用的整体落架施工技术和工艺.叠合梁拼装支架在276m主跨范围内全跨布置,就位的成品钢梁环焊连接,现场浇筑桥面板达到强度后,二次张拉对应斜拉索,待施工支架拆除后形成成桥线形.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成自泸高速公路内自C合同段水井湾大桥施工的工程实例,浅谈预应力盖梁的施工过程,重点介绍预应力盖梁支架体系的搭设、模板安装、钢筋制作、预应力管道、预应力钢材加工及装置、砼浇筑、张拉灌浆封端、支座垫石及防震挡块和支架系统及模板的拆除等。  相似文献   

18.
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控制中的力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控制过程中的力学特性,提出并论证了主缆位移的弱相干性原理和吊杆力的相邻影响原理,即张拉吊杆对非张拉点主缆的位移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对相邻吊杆内力的影响较大,而对于远处吊杆的内力影响较小。当吊杆通过接长杆锚固在加劲梁上,并在加劲梁被张拉离开支架前这两个原理都是适用的。将这两个原理应用于浙江金华康济桥的施工控制中,仅通过3轮张拉吊杆就顺利地实现了体系转换,使主缆的线形、加劲梁的线形、索鞍的顶推量和吊杆力都达到了设计要求。文章所述原理和方法对自锚式悬索桥的施工控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正元  王安太 《公路》2007,(12):87-90
介绍浙江省丽水紫金大桥主梁0号块及19号块支架现浇、前支点挂篮悬浇、合龙段施工、斜拉索安装及张拉等方面的技术与工艺,希望能对类似桥梁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介绍甬台温高速公路三门境内雪坑山特大桥54m简支T梁支架上施工预拱度设置、纵横坡设置、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选择、临时支座的制作安装、混凝土浇注工艺和缓和段边梁张拉应力控制等关键技术,供施工同类桥梁时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