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铁道车辆用座椅以往已进行了多次改进,由于要求进一步提高客服水平,并随着高龄化社会的到来,新干线路网的扩大,乘车时间延长等环境的改变,因而进一步要求提高舒适性。因此,召开了"提高铁道车辆用座椅舒适性委员会"会议,瞄准所谓"符合人体体型及人机工程学要求长时间乘坐也不疲劳的座椅"目标,进行设计、评价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地铁车辆座椅人体接触面的研究,通过对不同特征型面的地铁车辆座椅模型进行人体压力分布实验,总结并提炼出影响乘坐舒适性的曲面特征,最终根据获得较大舒适度的曲面特征提出了一套符合人体脊柱自然生理曲度的座椅曲面.通过验证,该方案能较好地提升地铁车辆座椅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3.
建立一个比较复杂的铁道车辆数学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车辆在0~50Hz范围内的动力学性能,尤其适用于乘坐舒适性的研究。利用该模型对车辆在不平顺轨道上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时域仿真,并用线路试验结果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最后,利用该模型对影响车辆乘坐舒适性的几个重要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4.
测量铁道车辆的振动,是保证车辆安全、乘坐舒适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要求. 一般来说,要评价运输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就需要综合把握包括随时间变化在内的运输车辆摇摆状况.但是,以往对运输车辆的乘坐舒适性的评价方法存在着如下问题,即仅仅求得各测量时刻车辆的加速度大小,这种评价是片面的.它没有考虑振动的其他因素,如振动的周期、振幅及两者间的相关性,也没有考虑人体受振动影响的时间,所以,难以综合评价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5.
铁道车辆半主动减振系统的设计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铁道车辆用半主动减振系统的发展。采用天棚控制策略,能够提高旅客的乘坐舒适性。介绍了系统设计和液压减振器。在设计时采用了复杂的铁道车辆三维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并得到结果。同时进行半主动减振器的原型试验,并将其响应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对半主动减振器的首次原型试验的测量结果表明,车辆舒适度指标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6.
正在铁道领域的振动现象研究中,为了车辆的高速化,提高乘坐舒适性,缓解沿线振动和噪声的影响,需要解决的课题很多。迄今,多项技术开发正在进行。另一方面,通过振动现象的有效利用,也有了铁道车辆和结构物的状态监视、异常检测等技术开发,对今后的展开充满期望。本文就铁道有关方面进行中的振动对策技术、利用振动的诊断技术做一介绍。0前言铁道车辆与地面设备(轨道和接触网等)接触运行,车辆-地面设备间相互作用,在两方都产生力的作  相似文献   

7.
现代高速列车座椅乘坐舒适性设计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我国铁路向高速化,舒适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研究了列车座椅舒适性设计的原理,分析座椅结构形式,设计出适合我国人体尺寸在第5% ~95% 分位人体尺寸之间乘坐舒适的座椅结构几何参数。  相似文献   

8.
参考已有车桥系统空间耦合振动模型,研究某市跨座式单轨交通Z206-25梁,利用fortran90软件编写程序。参考高速铁路评价方法,基于Sperling指标和车体加速度值评价车辆乘坐舒适性,研究轨道梁竖向与横向刚度的变化对车辆乘坐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轨道梁刚度对车辆乘坐舒适性影响很大,并且采用不同的评判准则,轨道梁刚度与乘坐舒适性之间的关系不同,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轨道梁的刚度限值。  相似文献   

9.
在轨道车辆实车动态测试中,运行舒适性指标对车辆性能评估至关重要.ISO 2631舒适性指标是针对人体振动舒适性分析而建立的标准,但在测试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舒适性时,ISO 2631没有对数据采集和计算参数进行明确规定.分析了时域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研究了采样频率和计算窗口时长对舒适性指标计算结果的影响.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状态下座椅的舒适性指标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窗口时长取值为8~10s较为合适,采样频率取值为512 Hz,座椅载重舒适性测试结果更接近载客时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0.
由于环保、高速化及提高能源利用率的要求,新干线车辆必须继续进行大幅度的轻量化工作。由于车辆结构措施已基本上难以满足上述要求,为进一步轻量化,采用新型原材料势在必行。在这样的背景下,经“不燃性”燃烧试验认证的镁合金挤压型材(试验序号:车材燃试15—189K)有望作为铁道车辆结构新材料予以普及。瞄准该材料在铁道车辆上的应用,日本有10家机构和企业联手,开展不燃性镁合金在铸造工艺、挤压成型、冲压加工、深冲加工、焊接工艺、表面处理等方面的研究。通过综合这些已有技术,开发铁道车辆用零件,进行性能评价(包括座椅、间隔门、行李架、窗框等4项)。本文介绍车辆用这类座椅的研发过程。  相似文献   

11.
基于加速度阻尼控制的半主动悬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半主动悬挂是改善铁道车辆振动、提高乘坐舒适度的有效对策。但由于铁道车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车辆动力学系统的精确数学模型很难获得,这限制了现代控制理论在实用化半主动悬挂中的应用;而天棚阻尼控制所需车体的绝对速度很难测量,若采用测得车体加速度积分得到车体绝对速度的方法,其传感器的误差和系统噪声会导致车体绝对速度产生误差,从而影响减振效果。基于上述原因,本文提出加速度阻尼控制方法,即采用与车体加速度成正比的振动衰减力来抑制车体振动,并对加速度阻尼控制方法稳定性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证明:与被动悬挂相比,车体振动加速度有效值和最大值在各速度级分别减少了55%~63%和53%~66%,Sperling乘坐指数也得到明显改善;且加速度阻尼控制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可见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铁道车辆的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2.
降低车体的弯曲振动地改善铁道车辆乘坐舒适非常重要,弯曲振动与车体和转向架的摇枕纵向拉杆、牵引装置及抗蛇行减振器等联结要素的特性有关。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可以对 上联结要素的特性,以及其对乘坐舒适度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减振器作为一种有效的耗能减振装置在铁道车辆上广泛应用,合理选用及调整其阻尼系数已成为提高旅客乘坐舒适度、保证运输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阻尼系数是横向减振器的重要参数,利用仿真软件ADAMS对机车车辆直线轨道运行工况下不同阻尼特性进行计算分析,选择最优的阻尼系数,对于研究横向减振器对机车车辆运行平稳性、乘坐舒适性和临界速度的提高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浅析平稳性指标和舒适度指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介绍了用于评价铁道车辆振动性能和旅客乘坐舒适性的两种方法,然后讨论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并结合3次秦沈客运专线动力学试验,给出了两种评价方法的计算结果,最后给出了两种评价方法的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15.
晃车现象普遍存在于铁道车辆中,成为影响旅客乘坐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评估铁道车辆在日常运营过程中的晃车程度,在原有评判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峰值计数的晃车评判方法。该方法以车体横向加速度为研究对象,从时域的角度统计加速度峰值分布情况,同时兼顾了不同振动频率对人体舒适性影响的差异性。以某型动车组实测振动信号为例,计算对比了2种方法在评判结果上的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峰值计数的晃车评判方法与原有横向平稳性指标在晃车评判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以有效地识别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晃车现象,并进行晃车等级的划分。文章通过动车组实测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该方法同样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速度等级的铁道车辆中。  相似文献   

16.
铁道车辆舒适性评价方法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铁道车辆舒适性评价方法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详细地介绍了相关的国际、国外标准,并且对摆式列车舒适性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正4第二代变轨距列车4.1概况第二代GCT01-200变轨距列车以日本E3系新干线列车为基础,于2002年8月由日本铁道建设公团(JRTT)委托RTRI进行开发,RTRI联合JR西日本、JR四国、JR九州、日立制作所、住友金属等企业共同开发,头车形状见图9。列车为3辆编组,全部为动车,牵引电机采用永磁电机,中间车装有启动式倾摆机构,车辆在通过曲线时可使车体向曲线内侧倾摆,仅GCT01-202号车安装了座椅,进行了包括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铁道车辆走行机构上利用反向质量换向和作用力定向能量输出,来改善铁道车辆舒适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最近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在铁道车辆方面开发的几项成果,对提高铁道车辆的运行安全性和乘坐舒适度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影响公轨合建斜拉桥跨坐式单轨列车乘坐舒适性的因素,以某公轨合建同层布置的斜拉桥为背景,根据7自由度单轨列车车辆模型和4种汽车车辆模型以及模拟得到的汽车车流模型建立了列车-汽车-桥梁耦合系统。利用基于模态叠加法原理编写的VBC2.0程序求解耦合振动方程,探讨了列车车速、列车载重、汽车车流、主梁及横梁刚度对单轨列车乘坐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车速增加,单轨列车乘坐舒适性变差,但发生车桥共振时除外;随载重增加,单轨列车乘坐舒适性变好;主梁或横梁刚度越低,单轨列车乘坐舒适性越差;主梁或横梁刚度较低时,汽车密集流和拥挤流会对单轨列车乘坐舒适性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